纽约时报编者按:文革爆发5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点,让许多的注意力重新聚焦那个山雨欲来的年代,而10年之后文革的收场,却没有得到同样多的关注。那是中国大震荡的一年,以毛泽东捍卫其革命路线开始,以他的逝世告终。
今天的人们大概了解那一年发生了些什么,然而40年前,中国民众和外国记者却无法确知,伴随着文革的终结,中国将会怎样。“1976年的中国”特辑透过《纽约时报》的视角,回望那段历史。
八月二十日于香港——和过去发生自然灾害、飞机失事和沉船事故的情况一样,中国几乎没有公开有关唐山地区遭受破坏或人员伤亡的任何具体信息,只表示“损失极其严重”。不过,一些被困在唐山的日本、法国和丹麦游客说那里被夷为了平地。
北京到底为何不愿让民众知晓灾难的真实程度,这是一个谜。不过,他们倒是大力宣传了救灾行动。卫星图像大概能让华盛顿和莫斯科对地面发生的情况有相当准确的估计。
或许这只是极权国家的领导人处理信息的方式,喜欢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加以控制。比如,中国民众从来没有被告知,为何自1971年之后毛主席再没有公开露面,中国媒体也从来不曾发布有关新任国务院总理华国锋背景的任何信息。
除了华国锋的直系亲属和一些高层官员,很少有中国人能清楚地了解,这个想必会接替毛主席职位的人究竟是怎样的。大家不知道他的教育状况、入党历史,甚至不知道他的婚姻状况。地震发生后,中国拒绝接受任何国际援助,甚至包括来自红字会的援助。这一决策的动机又一次让外国人士备感困惑。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似乎是,北京想把这次灾难作为眼下这场反右政治运动中的教训,想向人们强调自力更生的重要性。那是毛泽东思想中最重要的品德之一。前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就一直被指责在经济规划中引进太多外国技术,忽略了自力更生。今年春天,他在反右运动中遭到打击。
“和其他所有自然灾害一样,地震本身是件坏事,”中共党报《人民日报》本周发表的一篇文章写道。“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可以让我们学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拒绝外援之举源于一种古老的传统:中国人的种族中心主义。中国的国名就有“中央之国”的意思。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George III)曾希望得到在北京派驻使节的许可。中国人当时对这种惯例一无所知,清朝的皇帝傲慢地拒绝了他的请求,并对英国送到中国都城的礼物颇为不屑。
“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清帝在给乔治三世的信中写道。“尔国王此次齐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义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
上月和本周的地震不管有多严重,似乎都没能给个人之间的争斗和意识形态争论画上句号。今年以来,这些纷争都让北京深受其害。
《人民日报》上周的一篇社论警告称,有必要对党的一些领导人提高警惕,说他们想要以早前的地震灾害为借口,叫停反右运动,以推行实用主义政策的方式加速灾后重建工作。这些领导人的名字未被点出。
“解放以来的历史事实证明,”社论称,“党内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总是妄图利用自然灾害造成的暂时困难,扭转革命方向,复辟资本主义。”
昨天,该报把当前的局面与1958年大跃进失败后的三年“自然灾害”相提并论——当时,食品短缺和混乱的交通让许许多多的人深受其害。该报称,当年,为了恢复生产,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推出了一系列实用主义政策。
这些措施包括:针对农民,进一步发挥带有私人色彩的农村自由市场的作用;针对工人,实行物质激励。“现在最重要的是粮食问题,”邓小平曾这样说道,“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几年后,毛主席发起了文化大革命,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打击此类让他深恶痛绝的政策。他认为它们和保持中国革命纯洁性的需要相抵触。今年的运动便是以这种路线上的分歧为核心,一拨人支持毛泽东,认为该把意识形态放在经济增长之上,另一拨人主张采取更为实用的解决方案。
目前尚不清楚,在这场争论中,华国锋总理倾向于哪一方。当前的一些文章似乎表明,争论还在继续。
除了灾后重建问题,最近的两场地震,以及过去15个月以来分别在西南省份云南、东北省份辽宁发生的另外两场地震,还给中国领导人制造了一个特殊的难题,而类似的因素并不会影响美国的政策制定者。
在中国传统的宇宙论当中,地震可能预示着当权者已经失去“天命”,是时候改朝换代了。
当然了,在共产党人看来,这纯粹是迷信思想。但本周,《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了一篇与清华大学政治学习活动有关的文章,其中暗示一些中国人或许仍然有这种观念。清华大学算是毛泽东支持者的一个根据地。
文章称,“邓小平这个孔老二的信徒,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天命论”者。六十年代初期,他被自然灾害吓破了胆,伙同刘少奇散布了大量的悲观主义谬论。”
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批判天命论时援引了王安石的话。王安石是11世纪的一位意志坚强的学者和官员,他曾经写道:“天地与人,了不相关,薄食震摇(日月蚀与地震——译注),皆有常数,不足畏忌。”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