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美国之音|新华社批“慢就业” 与人民日报打擂台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进入十月,各高校的校园招聘陆续升温。有数据显示,预计明年我国将有1000万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不过,现在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有一部分人似乎并不着急就业,而是选择暂时游历、陪父母、了解市场等,成为“慢就业一族”。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就有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认为“慢就业”体现出大学生就业理念更加成熟;而《新华社》今天则发表评论认为,“慢就业”本质上是掩耳盗铃。

其实,在国外,“慢就业”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外大学有“间隔年”的传统,即大学生毕业后不着急找工作,而是用一年的时间各处游历、做志愿者等,从而丰富阅历、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并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人生规划。显然,这样的“慢就业”就不是浪费时间,有了长期的思考和经验准备,一旦入职往往也适应得快,就业质量比较高。

“慢就业”在国内还是新鲜事,因不合传统,家庭和公众接受的程度较低。另外,第三方评估机构麦可思经过调查也指出,“慢就业”中既有对未来有所规划、打算创业的,也有对前途一片茫然,懒于就业,啃老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辨证地看待这一现象,对“啃老”做法坚决反对,而对为追求就业高质量的“慢”则应给予理解、包容和支持。

关于这个话题,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做出了分析点评:

苏海南:所谓“慢就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既不马上就业也不继续深造,而是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伴父母或者做创业考察来慢慢考虑和安排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中国,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而且现在还在发展之中。主要是中产阶层及以上阶层的这些人家的子弟在大学毕业后“慢就业”的现象在逐步增加,他们更多的是追求个人人生自由自在的体现。

在我们的大学毕业生里面出现“慢就业”现象,这应该说是我们国家就业方式的一种新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就业的目标、方式、渠道、结果以及就业前的个人和家庭环境条件都具有单一性或者趋同性。那么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的发展完善,就业的目标、方式、渠道、结果变得更加的多样性,人们就业前的环境条件也拉开了差距、在这个背景下,现在就具备了出现“慢就业”这种现象的条件。

关于“慢就业”,我个人分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选择“慢就业”,还有一种是被动“慢就业”。有些人是基于个人的能力或者家庭条件等等,他现在暂时选择不到就业的岗位,但又不想随随便便到一个非常低端的岗位去,而打算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再去寻找就业的机会。这可以从上海的调查数据中得到验证,也就是没有就业或者说是处于“慢就业”的主要是财经类、文化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为多数,因此我觉得现在被动“慢就业者”可能相对多一点,主动“慢就业者”可能相对少一点。

那么,怎么看待“慢就业”?我的观点是,不能简单的下一个优、劣的结论,而应该理性的看待它。首先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看,这种就业方式已经出现多年,而且还在进一步发展。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这种“慢就业”的方式有它的客观必然性,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否定它。但同时我们也不要过高的去吹嘘它。特别是我们的大学生在是否选择“慢就业”的环节一定要理性。

我认为,是否要“慢就业”,应该根据个人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定。一方面,你个人和家庭有这种经济能力可以你暂缓就业,而且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那么你想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做一个审慎的、仔细的思考和安排,那么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果你有条件,但是没这个需求,那你没必要选择“慢就业”。而如果你既无条件也没有需求,那当然不能选择“慢就业”,而是应该赶快去就业,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慢就业”的毕业生中,还有一部分是在进行创业考察,那么考察的结果可能就转变为创业了,当然也可能考察结果不太理想,那就还是去就业了。

对于大学生创业,我想特别提一下,就是一定要“三要”。第一要有创业的意愿,第二要有创业的能力,第三要有创业的条件。在这个前提下,选择最适合自己又符合市场需求的领域去创业。切勿跟风创业,别人创什么咱们也创什么,那是立不住的,最后还是会失业。相比较而言,“慢就业”就更不能跟风。

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慢就业”这种现象,它有它的客观必然性。作为大学毕业生,还是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意愿出发,该马上就业的就就业,具备条件又有意愿的也不妨尝试一下“慢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