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一音顷夏(即《新京报》报道中的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周韵)的微博原文以图片形式发布,由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整理成文字版。 豆瓣原文链接
背景阅读:
@一音顷夏:《新京报》关于冯钢的报道(或者说叫宣传)出来了,虽说对我的原意没有引用错误,但是避重就轻删减实在太多太多。在这里放一下我回答的原文,大家可以自行对照比较。图一是我收到的访谈问题列表(许多问题颇值得玩味),图二到图九是我的原始回答(为了微博阅读加粗了一些重点)。图九里还有一点本来想写在微博里的感想,不过貌似触发限流了。
写答案的过程中得到了@老晴表妹 @大鲵种玉米 和许多小伙伴的鼓舞。鞠躬。你们都是希望和光。
In solidarity. With love.
1. 你第一次看到冯钢关于推免的那条微博是什么时候?当时什么感觉?
四年前,我在微博上第一次看到冯钢教授那条关于推免的微博——当时我、以及我所认识或知道的若干同样从事社会学研究、关注性别平等的学生、学者、行动者,就已经立刻在微博上向冯钢教授指出了这条微博是性别歧视言论。很遗憾,当时冯钢教授并未就这些提醒、批评、建议,和我们展开有建设性的对话。冯钢教授的微博是性别歧视言论,没有什么有争议的。冯钢教授原文是:“昨天面试免试推荐的研究生,居然5女1男,性别比例失调,结果前三名还都是女的。根据以往经验,女生读研后继续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读研期间也少有专心学问的,大多混个文凭准备就业,免推生就这样走路了3个名额,正常考试的名额就只剩2个了,真为那些有心走学术之路的考生担心啊。”【有截图】
五女一男、前三名都是女生——六分之五大于二分之ー、姑且算是“性別比例失調”。然而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女生人数更多,表现更好,拿走了全部的推免名额,是一件“成问题”的、令冯钢教授遗憾不满的事情?冯钢教授给出的解释是,“根据以往经验,女生读研后继续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读研期间也少有专心学问的,大多混个文凭准备就业。”那么,这里又有几个问题:首先,冯钢教授说女生走科研道路十不足一,读书期间无心学术,多数是混文凭了事一这样的现象,在男生中不存在吗?还是说,只要是男生读了社会学硕士,就一定都会选择继续深造、在读硕士期间就一定都比女生更潜心向学?没有任何有力证据表明,冯钢教授提出“无心科研、混文凭”的问题是女生独有,那么将这些问题与女性性别挂钩,就是一种性别歧视。
退一万步说,哪怕暂且承认了冯钢教授的观察,我还要问:在当年推研前三名女生尚未开始硕士阶段学习的情况下,根据冯钢教授这些所谓“过往经验”,就能够得出这三名女生新生,一定也是“混文凭”之人、一定也会在读研期间“无心科研”这样的结论吗?对于这三位当年的新生,冯钢教授先入为主地,对她们尚未开始的学术道路、对她们的求学动机和学术潜能做出了偏见性的判断,将她们通过选拔优秀获得的推研名额认定为对“真心有志学术学生”名额的挤占。而冯钢教授作出这种判断,基于的仅仅就是这三位当年新生的性别——仅仅基于性别,就作出偏见性判断,这简直可以算是教科书一般的性别歧视了。
微博最后一句,冯钢教授说,“真为那些有心走学术之路的考生担心”——既然冯钢教授已经认为女生读硕是无心学术混文凭了事,那么口中这些所谓“真心向学的学生”自然是不包括女生的了——冯钢教授仅仅基于自己ー个人、极其有限的观察,就草率地将这种观察推而广之,放大成一个性别是否不混文凭、真心向学,隐含地表达出只有男生才是“真正有心走学术之路”的人这样的意思——在某个方面(比如这里的学术追求)上,将一个性别视为比另一个性别更低一等,这又是堪比定义一般的性别歧视了。
如今,冯钢教授坚持称,自己只是在批判硕士研究生推免制度一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追问“读硕后工作,就是比读硕后读博更不应该的选项吗”;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培养学生学术兴趣、引导学生“真心向学”过程中,院系、教授本身具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单单说,对推免选拔制度的批评,压根没有任何必要和性别挂钩。如果冯钢教授对推免制度的批判,立足点和原因在于“在现有制度下,更多选拔出的是女生不是男生”——那么这种对推免制度的批评本身,就是带着性别歧视的批评。
事实上,女性因为面对着种种来自社会、文化、家庭的压力,因为学术圈长期以来的“男性主导”和性别偏见,在学术道路上往往面对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然而即便有着这些压力和挑战,仍然有大量优秀的女性学者在追求和创造知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冯钢教授作为一个身处知名院校社会学系、掌握着大量学术资源的教授,如果真心在乎的是学科学术的发展、在乎的是不分性别所有学生的学术道路是否顺利,那么冯钢教授应该思考和批判的,是如何建立ー个更性別平等、能够让女性充分发展的学术空间;冯钢教授应该做的,是作为导师和教授,不分性别、一视同仁地给自己的女性学生提供充足而严格的学术训练、教导、支持——而不是在微博上因为“推研前三名都是女生”,在这三位女生压根没有开始硕士学习之路时,大发牢骚满腹委屈。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冯钢教授就研究生推免发表的性别歧视言论之所以极其成问题、需要被认真严肃对待,因为这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个人言论问题。作为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当冯钢教授公开发表了这样的性别歧视言论后,我们不得不追问: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冯钢教授是否有、有多大招生权力?冯钢教授的性别偏见是否会影响招生决策?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冯钢教授是否能不分性别,平等地对待、教导、考核、评价所有学生?一个存在着冯钢教授的知名社会学系,是否能够为每一个女生都提供性别平等的学术空间和充足完善的训练机会?
2. 什么时候看到冯钢和网友开骂?
微博作为一个公开的话语空间,一个人过去的言论被注意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说我自己,也不时发现四五年前的微博有了新的点赞、转发、评论。这一次,仅仅谈我所观察到的,是冯钢教授公开在自己的微博,以“挂人”的方式回复了网友新的反对意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冯钢教授不仅说出了更多诸如“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女生的自我宽慰”【有截图】这样赤裸裸性别歧视的话,冯钢教授也说出了诸如“没屌不是你的错,但也没必要忌妒嘛”“你不就惦着这二两肉吗”【有截图】这样充满侮辱极其猥琐的话——正是这些极致的歧视、偏见、下流、粗鄙,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反对、批评、讨论。
3. 最让你感到不适的是最初的那条微博还是他后来骂战中的言论?如果是后者,你觉得最让你不适的是他的哪句话?
无论是冯钢教授四年前的性别歧视微博,以及当时冯钢教授对批评意见采取的回避态度,还是四年后冯钢教授对反对意见的回应辱骂、以及从这些回应辱骂中体现出的冯钢教授似乎跨越四年没有任何改善的性别歧视观念——同样作为社会学学者,这些统统让我感到极其失望和遗憾。
四年前说女生少有专心向学大多混文凭了事,四年后说“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四年如一日,公然宣扬性别歧视观点,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学学者该有的作为;面对反对声音,辱骂反对者不过是“忌妒没屌”“惦记(胯下)二两肉”,如此的粗鄙和侮辱,不是一个合格的为人师表者该有作为;面对各种批评和反驳,四年来采取的态度不是“回避”就是“开骂”甚至还在后续中以近乎阴谋论的方式将自己包装成被欺负的受害者,从头至尾没有任何自我反思、不参与任何有建设性的对话,不是一个合格的治学求真者该有的作为。
而正如我前面回答的,冯钢教授作为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这样的作为,这让人不得不进一步追问,冯钢教授是否能公平地选拔、对待、考核、评价所有女性学生,有冯钢教授存在的浙大社会学系是否能够给每一个女性学生都提供平等友好的学术空间和充足严格的训练机会?
4. 冯钢这条微博四年前就曾被围攻,他觉得时隔四年重新被网友翻出是女权组织有组织、有预谋的,这让他想到了曾经历的文革,进而产生过激言论。你怎么看?
首先,您在这个问题中,将四年前对冯钢教授性别歧视微博的批评定义成“围攻”——这是一个极其不公允、不妥当的说法。四年前,我也提出了对冯钢教授微博的批评。四年前冯钢教授微博的性别歧视言论,引起广发批评,这些针对歧视性言论的抗议和批评,归根结底,是对性别歧视和不公正,正当且合理的反抗。不仅是冯钢教授的性别歧视微博言论,对任何性别歧视言行,只有从发声抗议开始,才能引起对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关注、才能促进对学术界和整个社会性别权力结构的批判和反思,才能推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向着更性别平等的方向去。在性别歧视的错误言论面前,一个社会里如果不能形成反对声音的浪潮,这才是畸形的社会——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针对冯钢教授性别歧视言论的批评、抗议、反思,都不应该被污名化为“围攻”。
与之相似的,冯钢教授将这些针对他性别歧视言论的合理批评抗议,污蔑为“文革批斗”,试图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并借此开脱他本人对反对者发出的那些粗鄙、侮辱、乱扣大帽子的骂声,这样的行为同样是站不住脚的。此外,冯钢教授将四年后的批评,以近乎阴谋论的方式,定性成“女权组织有组织、有预谋”的行为——冯钢教授,说这样的话,可是要讲证据的。请问冯钢教授:您说的“女权组织”,是哪个女权组织?您说的“有组织、有预谋”,请问谁是组织者、谁是预谋者?
5. 这件事本可以有双方对话的机会,你觉得为什么后来直接发展成一场口水战?前者的意义可能要远高于后者,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了?
您这个问题,说这件事,由“双方对话”“直接发展成了一场口水战”,这同样是一个偏颇的讲法。抛开四年前的情况姑且不说,就说四年之后:这一次,试图和冯钢教授对话的声音从来不少。仅仅只谈我看到的,就有李思磐老师一篇批评冯钢教授性别歧视言论的文章、就有由若干社会科学青年学生学者牵头,写给冯钢教授的一封言辞恳切的联名信。我所认识的诸多青年学生学者、女权行动派人士,都在微博等平台上,提出了对冯钢教授性别歧视言论的批评——这些严谨审慎、充满反思性的文章与批评,都是在一次次试图开启针对性别平等议题,有建设性的对话和讨论,而不是为了引发口水战。这些严谨审慎、充满反思性的文章与批评,也的确开启了许多有意义的对话和讨论——即便冯钢教授没有参与其中。
相反,正如我前面回答中提到的,四年之后这一次,面对这些针对性别歧视言论的批评,在我看到的范围内,冯钢教授采取的态度,是不惮以最粗鄙侮辱的言语,向反对者开骂——虽然冯钢教授刪光了微博,但是送些骂声都被以截图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并且,冯钢教授在这个过程中,继续重复各种性别歧视言论(“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生的地盘”);冯钢教授采取的态度,不是与提出各种批评的诸多学生、学者、网友交流,而是将这些批评,以近乎阴谋论的方式,一股脑而毫无证据地定性成“女权组织有组织、有预谋”“文革式”的迫害。那么,如果您问我,为什么没有实现双方对话——答案不言而喻。
6. 冯钢认为他最初的那条微博只是在陈述事实,不涉及性别歧视。这能说服你吗?
不仅是冯钢教授,很多支持冯钢教授的声音,采取的逻辑都是,“只不过是说了女生不爱听的社会事实大实话而已,说性别歧视上纲上线。”冯钢教授这条微博,为什么构成性别歧视,我之前已经回答得很清楚了。值得再次强调的是,冯钢教授所说的,女生读研更用心不纯、读研后更缺后续的学术追求——这只不过是他根据自己一个人的观察,得出的一个个人经验,远算不得是普遍意义上的“社会事实”。作为一个社会学学者,冯钢教授应当清楚,社会学研究者最基本的素养之ー。就是不进行草率的过度普遍化——将来源于一个人的经验观察,不加质疑地推广为一种普世的“社会事实”。
冯钢教授的经验来源,是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自己到目前为止,只培养出一位女博士。这里,我想指出ー点“学生读研期同是否能专心学问、是否能培养出学术兴趣、在读完硕士之后是否仍有继续读博士的热情,这其中导师的作用和影响至关重要、不可忽视。好的导师,应当能够发掘出学生的学术潜质、激发出学生的学术动力。冯钢教授一位在读的女硕士生,前几日在微博上为冯钢教授辩护时说,冯钢教授对女生“更优待”。为了证明这种“优待”,该生继续举例说,如果自己没读书,冯钢教授不过是喝酒时哈哈一笑,说一句“某某很聪明、就是不读书”,并继续带着该生吃饭喝酒,而如果是男生,则会被冯钢教授严厉训斥:“你读了么?你根本就没读书。”【有截图】
——那么,冯钢教授沒有带出如愿数量的女博士生,是否应该自我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对男生女生一视同仁、是否为男生女生提供了一样充分而严格的学术训练和培养?冯钢教授是否该自我反思,没有带出如愿数量的女博士,未必是因为女生“学术之心不纯、混个文凭了事”,而恰恰是自己在培养女硕士生时,首先就降低标准“放了水”、压根沒有充分尽到师者授业解惑的责任?此外,借此机会,浙江大学和社会学系是否也应该反思自身的学科培养模式:如果本系有教授在学术训练上区别对待自己的男女学生,那么社会学系是否真的为本系的每一个女性学生都提供充足的学术训练机会和发展空间?
冯钢教授所坚信的“社会事实”,不过是一个自我实现预言:教授出于认为女生做不好、不适合、不愿意做学术的预设性别偏见,在培养女学生时降低标准放松要求,于是女学生果然相对表现更差,正好再次证明了教授预设的“女生不属于学术圈”的性别偏见,并且教授不断把这种性别偏见继续带到下面一个个、尚未开始硕士阶段学习的新生身上。
最后,在眼下的社会环境下,毋庸置疑的社会事实是:女生的学术之路往往更加艰难、女性要面对各和根植于性別偏见中的阻碍。从小开始,女生就经常被灌输“女生逻辑思维弱、长大了就没后劲”之类的性别歧视性观念。许多专业领域被天经地义地视为“男性的领域”。女生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到了一定年龄就要结婚生育”的社会规训压力。有不少教授就曾公开表态,出于自以为的所谓“为女生好”的心态,不招没有结婚的女性读博【有截图】、或者在自己的女学生读博士时,建议她将时间精力更多花在生活和家庭、而不是学木追求之上【有載圏】。而在结了婚、有了孩子之后,我们的社会文化里赞美“贤妻良母”,女性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照顾家庭的责任。在流行文化里,“女博士”是一个常常被取笑、被妖魔化的概念。在这样的情況下,一个女人,人小到大、在求学之路的每一步,都面对着各式各样的性别偏见压力。
冯钢教授是社会学系教授,而社会学的核心,正包括对社会问题、社会结构的批判性反思。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学系,应该敏锐意识到并积极反思的“社会现实”,是这些根植于社会结构、文化、家庭中的性别偏见对女性学术追求造成的束缚。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学系,应该努力促进的是一个对女性友好、性别平等的学术环境和空间。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学家,应该做的,不是在这样的社会事实面前双上一摊,顺流而下;更不是将“社会事实”,作为自己性别歧视言行的挡箭牌。相应的,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学系,应该做的,不是纵容本系教授在任何问题上的性别歧视言论、不是纵容本系教授在学术培养上对男女生的区别对待。
7. 冯钢的一些学生近期也开始为他辩护,你也跟其中一位有过一些讨论,你能理解他们站出来为冯钢说话的行为吗?
冯钢教授的一些在读学生为他辩护,虽然辩护时的言论有颇多值得商椎、不敢苟同之处,然而毕竟是自己的导师,出于“护师心切”的心理等种种原因,这样的辩护行为本身,我充分理解。我与其中一位学生有过对话,在我看来,作为同是学习研究社会学的青年学生和学者,只有对话讨论,才能共同进步。当然,除了有为冯钢教授辩护的在读学生,也有许多在读学生,是对冯钢教授的性別歧视言论十分不满的。仅仅就我了解的情况,有些学生在勇敢地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抗议和不满之后,颇受到了一些来自学校、同学的压力【有截图】——所以,我不仅能够充分理解一些在读学生的辩护,我更能够充分理解一些在读学生的沉默。
8. 此前也有学生发联名信要求冯钢道歉,删除前的版本你没有签名。你怎么看待这种联名要求道歉的行为?萧瀚认为这是一种“霸权”,你的观点是?
在我看到这封联名信的第一时间,我就在自己的所有社交平台转发并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支持。在我看来,这封由诸多社会科学青年学生、学者写作联署的信,严谨审慎,有理有据,探讨了结构性、制度性性别偏见下女性面临的学术困境、一字一句间都能看到青年学生学者们试图与和冯钢教授开展建设性讨论的意愿。【有截图】很可惜,我在微博转发这封信,转发了四次,被删除了四次;之后不久,这封信在豆瓣、微信公众号,也被全部刪除销声匿迹了。
有些人将联名信形容成学生“逼迫”冯钢教授道歉、欺负甚至迫害冯钢教授:这是一种极其不公允的“拉偏架”评价。正如我已经反复强调的,冯钢教授就研究生推免问题发表了性别歧视言论、公开宣称“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不仅仅只是他个人言论的问题,作为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当冯钢教授公开发表了这样的言论之后,我们不得不追问:冯钢教授的性别偏见是否影响了招生决策和浙大社会学系的硕博录取?冯钢教授是否能不分性别,平等地对待、教导、考核、评价每一位女生?一个有教授公开宣称“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的社会学系,是否能提供一个性别平等、能够让每一个女性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和训练的学术空间?
事实上,就以美国社会学界为例,学者以及学术共同体(比如美国社会学学会)以联名发表公开信的方式表达立场,是被普遍接受的做法。当冯钢教授,以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的身份,就研究生推免制度公开发表性别歧视言论后,青年学生学者的联名信,是一个恰当、正常的反应。
蕭瀚虽然已经刪除了相关微博言论,然而将联署信形容成“霸权”,真可谓是拉偏架了。一些尚在读书的青年学生、事业初始的青年学者,写了一封恳切的信,行文间对冯钢教授言必称“您”,反思探讨学术界性别平等现状,这样一封信,在各个平台被一删再删最终销声匿迹。一个知名大学社会学系的正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宣扬性别歧视观点四年来立场不动摇、公开表示“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对持反对意见的网友以极其下流的语言进行辱骂,如此之后,尚且有媒体愿意继续为他提供专访的话语平台。在这样的舆论生态下,孰强孰弱,谁能“霸权”了谁,一目了然。
9. 在你眼中,冯钢是一个怎样的人?(希望论断有论据支撑。)
在这次讨论中,我的所有批评只有两个立足点。第一、抗议冯钢教授的一系列性别歧视言论。第二、基于冯钢教授的言论,我请求冯钢教授供职的社会学系,关注本系是否给所有女生提供了性别平等的学术环境和合格充足的学术培养。虽然说,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面镜子,然而冯钢教授私德为人如何,我既无法评判,也与本次讨论无关。即便冯钢教授私德为人一百分,也不能抹煞他一系列言论性别歧视的本质。
10. 就你的观察,中国学术界性别歧视现象严重吗?美国呢?(可以只谈社会学界)
2015年,王立銘、汤富酬、董一格、除晓雪等学者发布了一份《国内学术机构性别问题调查》。之后的分析报告指出,在学术机构职业金字塔中,女性的流失极其严重。学术界不同层面上都存在着性别偏见和歧视。在个体师生层面,导师、特別是男性导师中,存在看显著的性別偏好,在受访的女生们看来,来自导师的性别偏见是学术机构内性别歧视的首要源头。在制度层面,现行的国家、科研、学术机构政策规定里均存在着不利于女性职业发展的条款。比如,国家政策层面规定的女性研究者退休年龄早于男性,人为缩短了女性的学术科研职业生涯;科研政策制定时、科研机构考核中,在设置考核时间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女性生育、哺乳的特殊情況和需求;在机构招聘中存在着对男性候选人的偏好、和为女性候选人设置人为障碍的情况。
这些报告的结果,在我自己目前正在进行的访谈研究中、也一一得到了支撑佐证。而这些调查研究结果,一再证明,女性的学术道路更加艰难、学术界存在大量女性人员流失——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像冯钢教授断言的那样,因为女生本身大多无心学术、只求混文凭了事。而是整个学术界的制度和政策设定,从结构上说,就不能保证女性同等的发展空间。除此以外,这些年来,大学男性教授性骚扰、侵犯女学生的事件屡见不鲜,更是造就了恶劣的学术环境和影响。
固然,任何一个社会,只要性别平等没有完全实现,就会存在性别歧视现象。然而中国社会学界和美国社会学界的区别在于:美国一个类似于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院系,它的教授,几乎没有可能发表冯钢教授这样的性别歧视言论,并跨越四年、拒不道歉、毫无后果。拿我毕业的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做这样的假想:我个人可以想象,如果哪位我系老师说了和冯钢教授一样的话,首先,我系的在读学生和校友会立刻抗议、并且不会有“这是性别歧视还是社会事实大实话”的争议,我系和学校也几乎完全不可能会对提出抗议的在读学生们进行打压。其次、社会学系、研究生院、哈佛大学会出面表态,谴责教授的歧视言论。并且在谴责之外,学校会组织委员会,调查该教授和社会学系是否在录取、评估、考核、教学中,存在性别歧视行为。如果教授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行为,哪怕是终身教授,也极有可能被要求停止教学、甚至辞退。第三,在整个社会学界,大量学者和学生都会加入发声的浪潮,对该教授的歧视言论提出抗议和批评;学术共同体(美国社会学学会)也极有可能发声表态,谴责 这位教授的性别歧视言论。
而冯钢教授公开发表性别歧视言论之后,目前在我的观察里,上面说的这些几乎全部都没有出现:在青年学生学者的公开信之外、在网络上一些出自义愤和公心的批评之外,有的是来自各方为冯钢教授言论的各角度直接辩护与“小骂大帮忙”、是对抗议性别歧视者的污名化和打压、是来自社会学学界的极其普遍的、振聋发聩的沉默。
11. 要改善学术界性别歧视的状况,你认为最需要从哪方面努力?
谈如何改善学术界性别歧视现状,无法脱离整个社会的性别不平等现状进行讨论——改变性别观念偏见、促进性别平等政策、推动社会性别平等发展,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然而正是因为长期、艰难、才更需要从现在、从毎ー小步开始做起。前面,我已经反复强调了女性因为家庭、社会、文化、结构中的性别偏见,走学术道路要格外面临的困难。下面的几点粗浅的建议,并不完备。
首先,任何一个导师,在对待女性学生时,你眼中应该看到的,是一个成长中的青年学者。不因为性别而区别对待学生、为男女生提供同样的学术训练和发展机会,是合格的教育者最基本责任。有些男教授,觉得自己“不招没结婚的女生读博士”是为了学生好;有些男教授公开称,自己的女学生谈学术时,会对她说“别废话、赶快找男朋友、结婚、生孩子”,并还自以为做了件好事——这些行为,都是在将女性一点点从学术的世界中挤压排除出去;这些“自以为我为你好”的行为,都是在用无形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告诉女学生,“属于你的不是学术追求,而只有婚姻家庭”。
其次,相应的,同样从个人层面上说,许多研究都表明,在女性的成长发展中,女性榜样的力量十分重要。对于改善学术界性别不平等现状,已经相对成功的女性学者,应当对晚辈,起到榜样的作用、提供支持的力量。
第三,大学和科研机构应该对什么是校园环境下、学术科研工作中的性别不平等有基本的敏 感,并且制定对应的政策措施。就我所了解的情况,美国大学教授和研究者入职时,通常需要完成一个特别的培训(Title IX Training),这个培训,旨在教研究者和教育者学会识别校园内的各种性别权力不平等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滋生的性侵犯骚扰歧视行为,以创建更性别平等友好的校园环境。
第四,正如前面已经讲到的,各个层面的政策设置,从招聘、选拔、考核,都应该向着更性别平等的方向靠拢。比如招聘——无论是在招聘时明确只要男生或是同等条件下暗暗偏好男生,还是在招聘中明确单独询问女生的婚育计划并以此作为是否录用的考量,都应该是在政策和实践中被杜绝的行为。同时,我们需要更性别平等的家庭政策、特别是产假政策——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否在学术界,生育对于职业的代价,都是更多由女性承担。
第五,促进学术界和整个社会的性别平等,一系列性别文化观念都需要变化。比如,从初级教育开始,教育者就应该明确,没有什么学科是只有男性才能学好、女生学习没有后劲的。比如,不用婚姻、生育定义女性的存在意义——女性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结婚、生育、做个贤妻良母上。推动社会文化观念的改变,道阻且长,而每一次为性别平等的发声和抗争、都是在这条路上向前迈出ー歩。然面遗憾的是,我们眼下的舆论环境,时常是在打压、污名化这些为性别平等的抗争。在许多时候,抗议性别歧视,被视为“玻璃心、过度敏感”;争取性别平等,被视为“只要权利不要义务、过度愤怒”——这里我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女性的义务?对压迫性的男权制度的反抗、对男性结构性特权的批判,被视为“搞男女对立”。甚至是一些本身就是研究社会学的学者,都在反复用极其性别本质主义的话语一再强调男女两性的所谓“本质区别”、并以此所谓“本质区别”为借口,挤压着女性在许多领域的发展空间。
学术界和整个社会的性别不平等,归根结底,并不是因为女性“天生能力更弱”或是“后天不够努力”,而是一套有着悠久历史根源的制度性、结构性压迫机制,限制着女性的发展。推动学术界和全社会的性别平等,固然有许多微观、个人层面的小事可以做,然而最后的落脚点,终究需要政策层面的结构性的改变。
12. 在美国,如果一名教授像冯钢这样发表过激言论,会有什么后果?
见10.
13. 冯钢在接受《每日人物》的专访时,说他不可能道歉,那么你觉得这件事最好的解决方式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件事最好的解决模式,有以下几步:首先,我希望冯钢教授无论最后是否道歉,都带着开放的态度和自我反思的精神,参与对话和讨论。其次,我请求浙江大学社会学系能够审视院系的录取和培养模式,特别关注在招生、考核、评价、教学过程中,是否一视同仁地对待了所有男女学生、是否是在用同一标准培养男女学生、是否给所有男女学生提供了同样充足的学术训练和培养机会、是否营造了一个性别平等的学术环境。社会学的核心回題之ー、就是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而性别问题从来都是社会学学科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社会学是一门自身带有强烈批判性和反思性的学科——所以第三步,我恳请我们的社会学学界能够借此契机反思:为什么在一些社会学研究者中,性别歧视观念仍然大行其道——此时此刻,我盼望看到我们能共同拿出社会学家批判反思的精神、实证研究的素养,审慎严谨地关注学校、字界、社会等各个层面上,各种形式性别歧视的现状。并且,在真正意识到性别不平等现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后,利用社会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开始帮助推进学术机构、学科、国家层面性别平等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不过,既然冯钢教授已经坚定不动摇地表示了“十辈子不道歉”,那么上述的第一步,恐怕是难以实现了。即便如此,我真切地盼望这后面几步,有朝一日,可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实现。
14. 对学界和大众来说,此次事件有什么意义?
在一所正在努力建设一流大学的院校里,一位社会学系教授,能够公开发表性别歧视言论,并把这一立场坚持了四年之久。四年之后,面对反对声音,该教授不仅继续宣扬“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生的地盘”等性别歧视言论,还对反对者采取极端粗鄙的辱骂、毫无证据扣大帽子、近似于阴谋论的污名化。而即便如此,仍然有的是给该教授性别歧视言论的各角度辩护、有的是对抗议性别歧视、争取性别平等者的打压。针对教授的性别歧视言论,一些年轻的学生学者联名写就的一封探讨学术界性别不平等,言辞恳切的公开信不仅被销声匿迹,还被扣上“霸权”的高帽;发表性别歧视言论、侮辱性言论的教授,却仍然有被专访的话语平台。如果问我这件事发展到这里,对学界和大众有什么意义,我觉得,它再一次让我们看到:性别歧视存在程度之深之广、性别歧视言论至今大有市场、对性别平等的追求任重道远。
一点未完的感想
冯钢的言论就是性别歧视——不是什么“社会事实就是如此、他不过说了大实话”可以洗白的(图二 里的答案论述得很清楚了);冯钢四年一贯的性别歧视言行(包括由他的女学生自己讲出来的,冯钢对男女学生的区别对待培养),也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人的个人言行问题——一个有这样一个教授存在多年的社会学系,不得不让人继续追问:这样的系,是否能在录取、考核、培养、评价时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否能够给每一个女学生都提供充足的学术训练机会和性别平等的环境?
青年学生学者的公开信不是“霸权”——且不说学者公开信本就是一个普遍接受的做法,就说四年如一日的性别歧视者/名校正教授有媒体平台被专访叫嚣十辈子不道歉,青年学生字者措辞谨慎的公开信在各个地方被一轮一轮删了又删——请问在这种舆论生态下,到底谁能“霸权”了谁?而冯钢及其众多支持者们自己骂出的那些极端下流、猥琐、粗鄙的话——微博虽然刪了,但你们放心,都有截图留着。
中国学术界和整个社会的性别不平等,不是“女人天生不够聪明厉害”或是“女人后天不够专心努力”的问题。中国学木界和整个社会、也远远没到“政治正确已经矫柱过正”“哪里需要女权主义女人都要上天了”的地步(最新的《全球性别差距报告》都跌到100名了)。中国学术界和整个社会,若还想要实现性别平等,靠的也不是“女人你自己自强不息不然怪得了谁”就行的。
男性在这个社会中有没有困难?当然有。但是男性无法回避否认自身性别的结构性特权。
女权主义者追求的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这不是来自男人的恩赐:这些平等和权利,我们生而为人,本身就是我们的。所以,在追求权利和平等的过程中,我们不需要“姿态优雅好看/没有攻击性/能守护玻璃心”——我们不需要献媚取悦这个男权制度好等着谁大发善心。女性争取平等、自由、权利的反抗和斗争,从来不是摇尾乞怜——性别平等也不是对“女人乖乖顺从听话”的奖赏。
无论女权主义者被如何污名化,我都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过去所做的一切,也不过就是在网上说几句话,远远不够。而成长过程中的年轻心急傲慢,观点不完全相同时也曾误伤过一些友军,这些年不断反思中渐渐意识到battle有大有小,需要pick the right fight,在此道歉。未来希望自己更勇敢、做更多事。如果你是一个男人——没错,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