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在该校120周年校庆演讲中读错字,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时评人长平认为,林建华校长不仅替习近平背黑锅,而且发言和道歉中充满了政治洗脑话语。
相关阅读:
中国数字空间|北大校庆
中国数字空间|高校性侵
小皇帝不好好读书,老师怎么办呢?找一个伴读来代他受责。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描述过这一宫廷古制。”记得有一次我蹦蹦跳跳地走进书房,就听见陈老师对坐得好好的毓崇说:’看你何其轻佻!'”我猜想,假如伴读的孩子刚好也调皮起来,一定正中老师下怀,惩罚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变本加厉了。
溥仪被称为中国末代皇帝。看来事实并非如此,至少伴读代皇帝受过这一类古制保留下来了。
5月4日,北大校长林建华在该校浓墨重彩的120周年校庆演讲中,将”立鸿鹄志”的”鹄”读成了”浩”音,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林校长发表道歉信,却又因在信中强调”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引发更大争议。
“鸿鹄”这类容易读错的字音练习,是中国初中语文的重点之一,因此也成为常识。尽管如此,犯下初生中常识错误,也并非十恶不赦,为什么网民不依不饶呢?
比读错字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作为一位知名大学校长、拥有各种头衔的科学家,竟然对人类进步的基本驱动力”焦虑与质疑”如此无知。这方面的讨论,网络上已经出现不少好文章。我在这里想要补充中国大陆网络无法讨论的一个方面:尽管林校长该受责骂,但是实质上他是代皇帝受过。
“成王有过,则挞伯禽”
林校长的道歉信中,把自己文字功底差的原因归咎于”文革”。很多网民不买账,但可能这是信中唯一值得肯定的地方:为了求得体谅,他无法对”文革”文过饰非。很有可能,他会为这一”错误”向组织检讨。他生命的黄金年华在邓小平时代度过。通过宫廷政变上台的邓小平团队,必须要否定”文革”来证明自己篡党夺权的合法性。我上小学调皮捣蛋给老师写检讨书,必定要写的一句话是”‘四人帮’的流毒还没有肃清”。林建华这一代知识分子,也深陷于这种调性。
习近平让这代人最不能适应的地方,就是强调”前后三十年”的一致性,不能用后者否定前者。习近平本人多次回忆”文革”,他基本上没有抱怨”闹革命”、”上山下乡”耽误了自己读书。恰恰相反,”文革”经历不仅让他有机会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练就了”扛200斤麦子,走十里山路不换肩”的体魄,还让他在那个黄土高原的山沟里饱读世界名著,成了”背书单之王”。
伟人也要犯错误,而且要反复犯初中生的错误。习近平一边报着书单,一边留下”通商宽衣”、”岿然不动”、”萨格尔王”、”顺差逆差”等笑料。他的每一个笑话,都比林校长的”鸿鹄志”更好玩。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的好友李锐,前不久在重病中接受了采访,也许是他今生最后一次公开谈话,反复感慨”我没想到他(习近平)这么没文化”。
但是,敢于公开嘲笑皇上的人不多。憋着笑劲儿的人们,整天扛着个铁锹到处找坑,都想偷偷挖个大坑猛笑一阵填上。没想到,好心的林校长主动给全国人民挖了这么一个大坑,大家为什么不尽情享受呢?
政治洗脑话语
有人不屑地说,这只是一种情绪发泄,嘲笑错别字适可而止,紧紧揪住不放有什么意义呢?在言论自由的社会,人们会利用自由去讨论更有价值的话题。这就好比对关在黑屋子的人们说,你们哼哼唧唧、吵吵闹闹、拼命地想在墙上钻一个小洞有什么意义呢?你们难道不知道,我们在墙外的人最喜欢安静、优雅的生活,我们更在乎广阔的蓝天,对你们斤斤计较的那一丝缝隙里透进的光线不屑一顾好吗?
更重要的是,人们嘲笑的不仅仅是几个错别字,也不仅仅是对”焦虑与质疑”的无知。林建华校长真的不理解”焦虑”,在化学科研中真的跟研究习近平思想一样不用”质疑”吗?”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实际上是维稳话语,它跟于丹说雾霾来了用心灵净化的维稳鸡汤一样,是政治洗脑术。
林校长的发言和道歉信,是整体思想钳制一部分,充斥在各种细节里。”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谁要求他完美了?同样的逻辑,人们要求一点基本的人权和自由,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
溥仪在回忆录中说,伴读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并非人人可为,但也并非人人乐意。”实际上,皇弟溥杰是受不到这个的,倒楣的是毓崇”。有意思的是,”毓崇的成绩最坏”,”他的低劣成绩,可以说是职业原因造成的”。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