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底下原没有什么新鲜事。
一不小心,几则不得体的广告又堂而皇之进入了公共空间。
二胎怎样避免生女儿?
性暗示+物化
物化女性+ 明示不平等的性别社会关系
把女性作为男性欲望的对象
商品化女性
固化女性在家庭里的刻板形象
强化性别关系里的暴力和占有
视女性婚姻状况为女性价值评判的必要条件之一。
是沉渣泛起还是该补的课终究要补? 商家求利,能引起关注就是成功,被口诛笔伐就是大大的成功。毕竟市场上也没有“最政治正确”的奖金好发。在竞标创意过程当中,靠无下限操作来捏醒昏昏欲睡客户之注意力,其实也是职业表现力的一种。另一方面,广告业要成为体面的行业,多少要行为得体。有些太露骨的广告,会被认为是faux pas,冒失了。
广告公司在“客户的昏昏欲睡”和“社会的群情激愤”这两种深渊之间走钢丝。
广告公司是靠体察民情吃饭的,最知道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什么。
战争中的广告,警告军人们不要随意勾搭女性,染上性病就不能保家卫国了。
50年代的美国,它们宣扬“好太太”就是女性生活的全部。
PEP 早餐给太太们做家务的充足精力,干家务让女人性感。
在70年代,它们宣扬女人的性魅力来源于知道自己的位置。
女人和性是永远的灵感源泉。
卖鞋靠它
卖二手车靠它,
卖电子游戏机还是靠它,
卖烟:把烟吹到她脸上,她就跟随你到天涯海角。
卖地产:迷人的老房子,摩登扩建
每一次,都激起女权团体的抗议,成为新的社会议题。上面“老少配”的地产广告被撤掉了。
这幅英国布里斯托“城市狐狸”出租车公司的广告,“如果我看起来性感,你就该叫出租车啦”,被该市社会团体“女性之声”抗议“贬损女性,性别歧视,体重歧视,年龄歧视”后,全面下架。
就是在这样的拔河比赛里,广告业切身感受到了这个群体愤怒值多少钱,而有些风险也逐渐高涨,超过了“或许可以一冒”的那条线。
更重要的是,大众开始探讨那些隐晦而不可说的话题。女性主义研究,性别研究也因此累计起更多的子弹。
2012年,英国女人劳拉贝兹做了一个网站,开始了“日常性别歧视项目”,收集全球女性所遭受到的歧视和骚扰。(https://everydaysexism.com/),每个人都可以去分享今天份的不爽。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收到了一个男性生殖器照片;
一位坐轮椅的女士被别人评论:如果有人强奸你你就算走运了;
一位老太太被她去世先生的好友骚扰。
一位访问员因为好心陪同一个70岁老先生回到住处,并帮他扶着门,老先生说:我其实就是觉得你从背后看很赞;
劳拉本人因为做这个网站收到了很多短信威胁要强奸她。她根本不认识的男人,因为她给女性的抗议提供了平台,威胁要干掉她。
五年来,劳拉贝兹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是,各种不同形式的不平等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必须要能扛住那些对“小题大做,捕风捉影”的嘲讽,因为正是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小型歧视和偏见,一点点地把女性的二等公民身份变得最日常不过,悄悄为办公室性别歧视,性暴力打开了门。
我们从手机上看到“滴滴司机案”,看到“深圳房客强暴案”。明明是专车司机性骚扰女乘客,被写成开好车就能睡到在夜店喝得醉醺醺的极品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