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朋友传过来的一个帖子,让我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我之所以将其作为一个故事,是因为我也不知道这个事情的真伪。但之所以要谈谈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因为它合乎逻辑,也就是说这个事情按照逻辑是可能存在的,只不过会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而已。

对于其中最后一句话,即这种事情即将大面积发生,为了都住一些人的嘴,更是为了这篇文章能够发出来,我们就将其理解为在某种范围内不同程度发生就是了。因为这是照片,剪掉一段也不合适,望审查者理解。

很多朋友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养老的问题。这可以见之于我写的《从一段玩笑的话说说未来的养老问题》《注意,我们现在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问题》《真正的大国重器是小民琐事》等文章,以及有关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等一系列文章。

在当中的一篇文章中,我写了这样一段在某个场合说的多少有点玩笑的话:

现在六十左右的人,如果能熬20年,也许就能熬50年。什么意思?就是说,随着医疗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20年中,对生命威胁最大的那些疾病,如脑血管、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应该基本上解决得差不多了。也就是说,现在六十左右的人,如果这20年能够活过来,那些疾病对他的生命威胁就不大了。接着再活个30年,活到一百一二,就很希望了。

但是,人的身体进化是缓慢的。特别是,我们现在吃的是有毒食品,呼吸的是肮脏的空气,喝的是污染的水。你是能活一百一二,但可能到八九十岁,很多人就老年痴呆了。那时候将会是什么情景?大街小巷,一群群晃晃悠悠的都是傻呵呵的老头老太太。可以想象一下,那时候中国养老的问题得有多大。

这时候,坐在我身边的一位朋友说,孙老师,你这么一说,这个问题还真的很可怕。假如我将来活到一百二,我儿子不也快一百了吗?我孙子也七十多了。谁来养我呢?

上面这个故事,从一个实例诠释了今后的养老问题。只不过,我那段话是从老年人的角度说的,这个例子是从他们子女的角度说的。

说的什么呢?

第一,什么是中产阶层。近些年的一些调查或统计数字告诉我们,中国中产阶层的数量在大幅度增加,按照通常的说法,现在可以列入中产阶层的大约有将近三亿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有着一份不错的收入。如这两口子,每月28000元的工资,应当说不少了,远远超过城市中一般白领的工资水平。我看到这个数字的第一感觉就是:嗯,比我工资高。

第二,这个看起来还算光鲜的中产阶层,其实非常脆弱。写到这,我本来想说,正常的情况下还可以,一遇到点特殊情况就会陷入困境。但仔细一想,这是一个错误的习惯性的说法,真实的情况是,恰恰可能是那些通常的情况就会使他们脆弱不堪。因为我们过去实行的计划生育特别是城市的一孩化政策,造就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结构,而这个社会结构非常脆弱。

第三,中产阶层的状况在这几年尤其不乐观。现在相当一部分中产阶层面对的是:财富缩水,债务加重,物价上涨,消费降级。在2015年的股灾中,中产阶层遭受重创。自2015年底开始的这一轮房价的疯涨,不但耗干了很多城市家庭的积蓄,而且家庭债务迅速上升。而到了今年,P2P暴雷、股市的跌跌不休,人民币的贬值,物价的上涨,一齐向中产阶层袭来。在这种情况下,消费降级已经成了许多人的选择。一位朋友和我说,在他所在的地方,原来人均消费百元左右的饭馆很多,但现在仍能坚持下来的,多是沙县小吃这一类的小吃店。

第四,养老与育儿间的艰难抉择。上面在那个例子中讲到的那对夫妻,已经是45左右,孩子已经是在读高一。我估计他们应该是没有要二胎的打算。但那些更年轻的中产阶层,生育特别是生育二胎,可能是一个更沉重的负担。过去有一句话,叫上有老下有小,说的是中年人面临的一种困境。而今天或未来的中产阶层,有可能会想兼顾也无力兼顾。

第五,我们再设想一下,假如这对夫妻,前些年的收入比较好,现在除了自己住的房子之外,还有两套小房子,也就是很多人艳羡的多房户了。现在,双方三位难以自理的老人投奔子女而来,不用另外租房子了,但需雇用两个保姆。这样,负担似乎会轻一些,但房产税很快要来了。按照有关方面流露的设想,三套房无疑是重点征收的对象,而且很可能实行累进式的重税。如果是这样,作为子女的这年轻两口将会面临一种什么样的境况?

我们知道,中产阶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我多次讲,现在是中国消费升级从而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种种原因,作为消费升级主体的中产阶层的消费能力实际上已经处于枯竭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中产阶层的未来会如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