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声音”项目启动,试图通过公众筹款,来支持一个非虚构创作计划的运行。

取名“声音”,便是想与这个不断消声的时代“呼应”。

对于创作者和媒体平台来说,这都是一个艰难的时期,资讯市场竞争激烈,大家纷纷抢夺注意力,删文封号愈发常态化,传播变成一场“猫鼠游戏”,也内耗得令人沮丧。此外,还有一直以来的软肋:缺钱。

“声音”的构想很纯粹,希望抛开市场和审查的限制,完全以质量和社会价值来评估作品,予以创作者足够的自由度和一定的资金、指导性支持。

 

当然,这是基于创作的角度去谈论“声音”的意义,对于普通社会大众来说,“声音”的意义又在哪里,人们真的需要它吗?

 

这个问题,恐怕只能交给时间来回答了。

“声音”能做到的,相当有限。在项目发起之时,我们对“声音”的意义阐述,就是为历史留下一个“今天的存照”。

 

一年过去了,下面的十篇作品,是2017年至2018年“声音”留下的存照:

1.新建村:一键删除

2.火灾半年后,被驱逐的磨刀客又回到北京六环外

3.实名举报北航教授,受害者们如何推动一场中国版#MeToo

4.新一代访民李宁:用直播twitter和微博记录八年上访路

5.9000瓶污水背后,陕北乡村的魔幻现实

6.“女声”被消音的100天:没有什么比做activist更令人振奋

6.向死而生:那些自杀热线背后的幸存者

7.告别陶崇园,真相还有多远?

8.合法收养却沦为“黑户”,弃婴陶陶的艰难上学路

9.半年拆掉50余所民办学校,河南周口怎么了?

10.川震十年,“我们的娃娃”还在等一个答案

 添加小编微信号,获取以上十篇作品合集

 

 

 

 

 

新一期“声音”的筹款活动已经开始,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筹款所得将用于稿件创作与推广、非虚构写作课程。

扫码立刻支持

 

中国数字空间|404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