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祝振强 | 评论(0) | 标签:时事观点

今天新华社发出了这样一则新闻稿:《中国领导人出访礼宾改革新规 不再组织机场迎送》,4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离京赴美,开始了今年首次出访之行。当地时间12日11时,胡锦涛主席乘坐的专机抵达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人们注意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机场没有出现欢迎队伍和欢迎横幅。这是我国领导人出访礼宾改革的新举措。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言:根据胡锦涛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经中央同意,为进一步推进出访礼宾改革,今后我国领导人出访时,将简化驻外使领馆组织迎送活动相关安排。胡锦涛主席这次出访率先实行新的礼宾安排,在抵达和离开往访国时,不再组织当地华侨华人、留学生等到机场迎送。

据说,自从开放以来,中国的礼宾工作已经进步不小,比如,1978年秋天开始,为外宾访华举行欢迎仪式的地点由机场改至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不再组织群众夹道欢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般不再举行答谢宴会或答谢招待会;1991年开始,中国领导人出访的离、返京送迎仪式从机场改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3年开始,中国领导人出访离、返京,不再举行送迎仪式。

我们由上面的列举不难看出,繁文冗节的迎来送往礼仪、仪式,总体上而言,还是处于逐步被削减、被缩小状态的,只是这样的步伐太小、动作太慢。这种外表仪式、形式、制造多于内容、实在、真实的礼仪、仪式,多属冷战时期形成的、出于塑造领导人、拔高领导人、个人崇拜领导人需要而施行的劳民伤财、拙劣愚蠢之举,体现的是领导人的虚荣、虚伪、不自信以及狐疑——没有宣誓、没有欢迎、没有隆重、没有万岁万万岁,可能就意味着反对、谋反、策反、造反,故上面严格察言观色,下面谨慎万无一失,双方认真演戏、认真入戏、认真造假、认真履行君臣职责,由此而形成了至今还时常可闻、可见的各级别、各种类的“会场上传来雷鸣般的掌声”、“举手表决一致通过”以及领导人、被欢迎人“神采奕奕”、“与大家一一握手”、“合影留念”的特有格局。

在提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民主政治、公民社会以及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今天,逐步取消不适合上述理念的言语、行为,以至于让这些陈年旧货消遁出人们的视野,应该是个可期待、值得期待的目标。唯此,能有漂亮的理念与外在起码形式的表里如一。很难说一个万民齐呼、掌声破顶、破大会堂的社会,算得上是个公民社会、理性社会、现代社会,很难说领导人的讲话,“此处有掌声”的上下默契不是在直接鼓励、怂恿造假,很难说见到领导算是一辈子的荣耀、一辈子的纪念日、彩旗飞舞红旗飘飘山呼万岁、准万岁的社会,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觉醒以及民主、自由,亦很难说这样的社会,能是一个和谐、理想的社会。

以制造掌声、制造欢迎、制造激动、制造仪式为外表的政治运作,其实根本不可能存在民主以及个体的真实意愿表达,体现出的亦为本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臣民、等级观念。我在爷爷面前是孙子,我在孙子面前就是爷爷。我在男人面前时女人,我在女人面前就是非人。我俯首帖耳、当牛做马地伺候了老佛爷,我就要变本加厉、变态狂谬地收取回报。如此层层压迫、层层做戏、层层造假、层层变态,带来的是永远的小媳妇熬公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人做人事、见鬼说鬼事的社会心态以及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破坏、造反冲动。所谓的周期律,其实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政治、社会之中,建立在外在的形式与深层的内容臭味相投的互动中。

应该说,胡锦涛主席借着出访之机,取消了有劳华侨、留学生的欢迎仪式,是个莫大的进步,也是发出的一个重要的信号——外在的虚伪、虚假、造假、无意义的礼仪、仪式乃至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应该是有收敛、节制、局部取消的必要了。

祝振强的最新更新:
  • 国资委副主任对国企高管高薪“困惑”什么? / 2010-04-11 21:57 / 评论数(2)
  • 中国作家距离自我毁灭还有多远? / 2010-04-10 11:40 / 评论数(16)
  • 迟迟不公布名单是否也算一项“奇迹”? / 2010-04-07 22:35 / 评论数(6)
  • 矿难救援且慢演变成一部大片的直播秀 / 2010-04-05 20:44 / 评论数(8)
  • 武汉对地沟油何以要打掉牙咽肚里? / 2010-04-05 11:49 / 评论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