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刘强 二水

众所周知,西安,高校数量全国第五、211大学数量第二,是名副其实的“校友富集城市”。

2017年底,西安正式启动“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活动。据悉,截至目前,西安已成功举办11场校友回归专场活动,签约275个项目,总投资达16198.07亿元,项目涉及金融、新能源、新材料、军民融合、环保、生物医药及教育文化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其中关联硬科技“八路军”领域项目47个,校地合作项目39个。

利用西安的“校友能量”招商引资引智引岗,长远地讲,是为城市发展蓄能;迫切地讲,是为目前已突破1000万的城市人口“买单”的方式之一。那么,这些动辄千亿的巨额签约数字,落地进度如何?所签约的项目真的都落实了么?

校友经济的万亿“成绩单”

16198亿,这是官方最新公布的“校友”投资总额。

从2017年底至2019年初,西安成功举办了11场“梦回长安”签约活动,进入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共11所高校成功举办了专场活动。

有细心的坊友根据媒体高调公开报道的数据,算了一笔细账:

从2017年12月22日西安交大校友回归日签约1200亿起,截至2018年12月22日陕西师范大学校友回归日签约仪式止,西安11所大学校友签约投资总额达19251.35亿元(官方最终公布1.6万亿元)。

其中,单校最低是陕西师范大学的162亿元,最高的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4015亿元。投资额超千亿的大学有8所,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超过3000亿(如下表所示)。

这些大学校友回归日签约场面和数字,西安各大媒体都有重点报道。

这样大的一块“校友蛋糕”,就算是在全国其他几个烹饪“校友经济”的城市面前,西安也是相当惊艳(参见下表)。

如果单从西安的校友签约数字上来看,确实是“此处应该有掌声”。

近万名校友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回归母校、回报西安,为大西安的蓄水池注足了“活水”!“校友经济”也因此成为西安招商引资引智破开的一条“学路”,大西安开发的一块“富矿”。

一方面,柳传志、冯仑等一批知名校友,回归西安,谈合作、促项目、话未来、谋发展,赚足了全国媒体、商人、创业者、才子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校友经济催生的西部创新港、翱翔小镇等一批优秀项目确实已成为“校地合作”的美好结晶。有专家这样总结“校友经济”:让校友创富得利、让母校荣光得名、让城市发展复兴,实现三者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共赢。

未来的“蛋糕”香甜诱人,校友资源之丰厚,签约数字之巨额,似乎能使西安分分钟能实现“西部最强”。

那么,能有效利用么?

西安市民人均获益16万?

2018年,西安GDP为8394亿元,位居全国20强。

那么,校友在2018年签约超1.6万亿元规模的投资,在该年度到底落实了多少?之于这座城市的实际GDP,起到了什么作用?

虽然,官方至今未能及时、精确公布“校友签约”的落实情况,也未能自信公布之于2018年GDP的“有效贡献”情况,但不妨管窥、对比其他城市。

武汉拥有89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逾百万。2017年以来,武汉市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即“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全力推进校友经济的发展。从2017年5月到11月,仅半年时间,武汉“校友”合力烹饪出了1.3万亿的“大蛋糕”。

这里有两个微妙背景:

2017年,武汉市招商引资签约金额达2.58万亿元人民币,校友项目签约金额1.3万亿元,占武汉市招商引资总额50.4%。全市常住人口1089.29万人,人均将获“校友蛋糕”进12万元。这是理论值。

而当年武汉的GDP为:1万3410亿元,人均GDP为12万4560元。这是实际值。

西安2017年底正式启动“校友经济”,2018年全面发力,官方最终公布“校友”共签约超1.6万亿投资总额(根据媒体陆续公开报道的各校签约数据,共计1.9万亿元。官方未解释为何数据有出入,本文暂采用官方公布的最终数据)。2018年全市人口接近1000万,人均将获校友投资仅16万元。这是对当年“校友经济”全效利用后的理论值。

而实际情况是,2018年西安全市招商引资2.45万亿,“校友经济”占到65%以上贡献率。GDP为8394亿元,人均GDP约为8万余元。

在相近的人口数量之下,在启动“校友经济”的同等条件之下,在相近的招商引资总额之下:西安校友经济的贡献比武汉高出至少15个百分点,但实际人均GDP远远小于武汉。

换言之,如果从“数字”出发,来西安捧场的“校友阵容”远远比砸给武汉的“豪华”,对于招商引资的“数字贡献”,也是西安更给力。但实际效果,在“人均”二字上遇到了暧昧的“梗”。

可以大胆地说,实际利用的“签约数字”远远低于武汉。

难怪对此事颇有跟踪的坊友给208坊写信:落实的校友项目、实际利用的签约数字,能到20%么?

谨防“数字游戏”

1997年,著名学者吕世杰教授首先提出“校友经济”这一概念,近年来,西安、武汉、成都、南京、上海等地围绕校友开展了一系列推动校友经济发展的活动,吸引校友资智回归,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发展”转变,各城市间争夺人才、资本等资源愈演愈烈,校友经济也因此正在成为新的风口,更是“校友+学校+城市”融合发展的纽带。

“校友经济”的蛋糕规模,也瞬时成为城市逼格和地方政绩的一种具体表现。在你追我赶的排名面前,欢呼着一山还比一山高的“数字”,一浪比一浪高的掌声,在围观之后,却难以公开、及时、透明测算实际利用额度。

毕竟,华丽丽的场面之中,受众却总是健忘的,持续跟踪的只是极少数的有心人,最后也会被再次刷新的数字淹没成“沉默者”。

对此,入驻208坊的经济学者表示:经调研,虽然签约数据美好,但目前高校项目落地进展较慢,只有部分项目成功落地,大部分项目还在对接中。校友回归活动确实在短期内吸引了大量项目,但也确实存在项目临时拼凑、摊派等问题。

另一方面,项目实施过程涉及城市各个区县,审批程序、部门协调等阻碍了项目快速落地;各个区县的发展规划、规模、需求等方面与项目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不匹配,也给项目落地带来困难;另外,各区县服务校友回归项目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影响企业积极性,不利于项目落地。

除了落地难的客观因素,也不排除一些歪曲的政绩观也给“签约数字”注水。

据入驻208坊的行政管理学者介绍,在他的走访调研中,“假签约”、“重复签约”、“包装签约”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西部有个招商会为拼凑签约成果,让各个经济部门到全国各地招商,不管项目最后能否落地,先把企业邀请到再说,第一要参会,第二要签约。

一位参与招商的工作人员说,为了完成“邀商”任务,就到兄弟省市找对口单位求援,请人家出面组织企业参展,尽量能“签约”。对方有此类需求,当地也会全力配合。真有项目还好办,多数没有干货,或者落不了地,双方只好“表演”签约。

“有的项目只有几千万,却在签约上包装成几个亿,联合招商,但是在土地等数字上面做一些工作。反正就是数字好看。”学者透露说。

“校友经济”需要实打实的项目对接,真金白银的投入,踏实认真的落地工作,才能变“有效经济”。

中央一再强调,力戒形式主义,严禁弄虚作假。诚然,时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这个时候,不妨对“签约数字”定期大检查,看看哪些在推进,需要什么助力?哪些遇到困难,需要怎样对接?哪些确实抓铁留痕,又有哪些只是为了“好看”而作出的“数字游戏”。

总之,莫让“校友经济”,变“忽悠经济”!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208坊”)

所有〡陕电侠〡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