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编者按:9月25日,”诺贝尔替代奖”(又称”正确生活方式奖”)揭晓,中国律师郭建梅因多年来为女性争取权益而获此项大奖,但其获奖的消息并未引起中国媒体的关注。有关她获奖的微信文章不断被删除。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郭建梅称,获奖会是双刃剑。

自1980年以来,斯德哥尔摩的组织者每年都表彰那些积极致力于消除污染,核威胁,侵犯人权和剥削少数民族行径的活动人士。”诺贝尔替代奖”又称 “正确生活方式奖”,该奖项基金会每年都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个提名建议。然后由评审团选出获奖者,并在每年的12月举行颁奖仪式。

迄今为止,已经有70个国家的174人被授予”正确生活方式奖”。今年的获奖人来自西撒哈拉、中国、瑞典和巴西。他们都致力于争取正义和自决权以及更美好未来的斗争。评委会称:”我们向四位务实的远见卓识者表示敬意,他们努力带动众多的民众捍卫其基本权利,并为地球上宜居的未来而奋斗。”

德国之声专访郭建梅《获奖会是双刃剑

专访郭建梅:获奖会是双刃剑


德国之声:郭建梅女士,首先要祝贺您今天获得”正确生活方式奖”,也就是常说的”替代诺贝尔奖”!

郭建梅:谢谢,我也刚知道这个消息不久!我收到消息后当然非常高兴,感谢评奖委员会把这个重要、光荣的奖项颁发给我。作为一名公益律师,这是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励,是对我们在中国妇女人权事业奋斗二十五年的理解和认可。来自远方的这份荣誉让我感到温暖和鼓舞,同时也让我们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这是对约7亿中国女性人权事业的期盼和重托,中国的女性权益在国际社会上受到了高度重视及关注。

虽然这个奖是一个西方的基金会颁发的,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国情,但是各国民众对于民主、自由的理念却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这个奖是国外颁发给我的,让我百感交集。我受到了来自远方的鼓励和认可,却不是来自自己身边。不过,这毕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公益律师事业的认可,所以我主要的感想还是感谢。

2005年,郭建梅与几名女童合影

德国之声:认可来自国际社会,却不是来自自己国家。那么您觉得20多年的公益律师生涯中,面对的最大困难究竟是什么?最大的成就又是什么?

郭建梅:我们在中国率先开展了公益律师事业来保障人权,并且带动了一批各个领域的公益律师组织的建立,要知道25年前,中国几乎没有公益诉讼这样的概念。我们还通过调研、游说、诉讼、立法倡导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法治层面上推动性别平等、保护女性权益的理念。二十多年来,我们帮助了许多权益受侵害的中国女性,她们之前缺乏维权途径、缺乏权利意识,但是在我们的帮助下,非但许多个案中的女性保护了自己权益,也影响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促使大家的法律维权意识提高。

现在,从事公益律师事业的不止我们的事务所,还有许多同行。虽然有些公益律师已经不再干了,但是他们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仅限于个案层面。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实际的立法执法工作都因为公益律师的工作发生了不少改变。虽然,我们公益律师现在没有前几年那么活跃了,我们的工作空间也没有以往那么宽阔了,道路越走越窄,但是我们依然坚守理念和工作,通过层出不穷的个案来影响立法、改变社会观念。

德国之声:您说到活动空间越来越狭小。具体到您自己,比如2010年您在北大的一个公益机构被关闭,2016年,您的众泽妇女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也因政治层面的压力而不得不歇业。您遇到的最大阻碍,是不是这种来自政府层面的压力?

郭建梅:应该是吧。这当然有许多因素。公益律师这个职业在中国是非常艰难的,我称其为”应为而不能为”。所谓”应为”,是因为这太有意义了,尽管中国GDP总量全球第二,但是依然是一个贫困人口、遭遇侵权人口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公益法律援助事业在中国非常重要。”不能为”,则是中国对公益律师的激励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反而还有许多压力。这个职业还能存在,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至于压力,既有来自政治、司法方面的,也有来自基金方面的,还有社会本身对公益律师这个职业的误解。当然政治方面的压力是最首要的。

德国之声:这次获奖,您觉得是否会在实际操作中对中国的公益女性维权事业有所推动?还是说,这反而会导致政治压力进一步加大?毕竟,几年前,您的”众泽”被关闭时,一大原因就是官方认为您的团队接受了境外资金,担心境外势力操纵。

郭建梅:这个问题,现在还很难说。我想,这可能是双刃剑,还可能是弊大于利。但是我依然非常欣喜能够获奖,因为这是对中国公益律师事业整体的国际认可。具体来说,”弊”在于,这种认可来自国际而非国内,这是让人非常尴尬的状态。”利”则在于,毕竟这是一个国际上比较重要的奖项,国内很多(政府)部门的一些有理念的人士,可能会因为这个奖而对我们另眼相看,觉得我们的机构能得到国际认可,一定很出色。当然,到底是哪种状况,现在还很难说。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在中国网络上,有关郭建梅获奖的文章和信息不断被删除下面的文章《女律师郭建梅获得诺贝尔替代奖》已被微信删除。
前几天中国女律师郭建梅获得诺贝尔替代奖,如此荣誉,却在国内没溅起一点水花。距离新闻发出,已过去了13天,关注的人仍屈指可数。诺贝尔替代奖,很多人可能还不太了解。这个奖还叫做“诺贝尔环境奖”或者“正确生活方式”奖,创立于1980年,专门奖励在环境和生态保护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家。
每年会有4位获奖者,今年中国女律师郭建梅就荣获其中之一。到今天为止,全世界70个国家中,只有174个人获奖。而郭建梅,绝对配得起这个至高无上的殊荣。2014年,中国有一份官方数据,第一次揭示了一个长期被掩盖的问题——每4个中国家庭中,就有1个存在男人打妻子的家暴现象。两年后,在北京通过了一项打击家庭暴力的法律。而这,就是郭建梅和维护妇女权利的活动人士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郭建梅坚持24年在做的一件事——维护女性权利和性别平等。

她一路孤军奋战。
01.她是中国第一个公益律师
1960年3月,郭建梅出生在河南滑县的一个村子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她从小就看了太多普通家庭中男尊女卑的事儿。
她的姥姥,因为只生下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就被她姥爷休掉了。
她的奶奶,一辈子恐惧爷爷,担着馍去卖馍的路上,又渴又饿也不敢吃怕爷爷打她,硬生生地饿死在了卖馍的路上。
她的家庭情况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这些经历,极大的冲击了当时还只是个孩子的郭建梅,她不懂,为什么女人生活得就不如男人?可能是带着这股拗劲儿,她硬是从人口大省河南的小村子里考进了北京大学法学系。毕业后,她的工作就没离开过妇女法律。1992年,她参与起草了《中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还做了很多妇女权益相关的努力和研究。她太想为中国女性做点什么了。所以,当1995年9月,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NGO论坛上,听到一句“Women’s rights are human rights(妇女权即人权)”的时候,她就愣住了。那是她第一次听说“公益律师”,“NGO(非政府组织)”这样的词,也是那一刻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那时的女性,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一眼望去,太多太多的弱势群体迫切的需要法律援助,要做这件事已经时不我待了。《盲山》这部电影,大家一定还印象深刻。
只说一个镜头:春梅被卖到了山沟里,用好不容易换来的50块钱,逃跑到了镇子上,搭上了公交车。眼看着要成功离开这个魔窟,但是买了她的“丈夫”追到了公交车上,一车的司机、乘客,眼睁睁得看着她被一群男人拉回了拖拉机,而无动于衷。这就是真实事件改编,在当时也引起了非常强烈的社会共鸣。但是由于条件的不成熟,人才的匮乏,尽管国内律师制度是建立了,实际上没人愿意试水,真正做这行的人又少之又少。所以当郭建梅站出来说,“我要做!”时所有人都认为她疯了。她亦义无反顾,辞去了安稳的工作,成为了第一位全职提供法律援助的公益律师。
02.“说我傻,我认了”
到现在,她还记得接手的第一个案子。
委托人是从徐州来的,看到她的第一眼,郭建梅就愣住了:这个妇女一只眼睛流着脓,身上破破烂烂,浑身散发着恶臭的味道,看到郭建梅就大哭不止。原来她的儿子意外死亡,尸检时发现三根手指没了,这死亡绝对有问题,但是没人愿意处理这个案子。祸不单行,她又在上访的路上被车撞,走投无路找到了郭建梅。郭建梅接了这个案子。带她去见法官的时候,法官非常不屑“你是找不到案源了吗?怎么给这种人代理?”但郭建梅说:这才是我做律师的意义。她说,因为看到她们实在太苦了。这种弱者的权益才真的应该被保护,否则法律难容。还记得2012年底,有这样一个案子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议。四川资中受家暴妇女李彦杀夫,当时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李彦死刑。根据李彦所说,她的生活就是被烟头烫,被砍掉手指,挨打更是家常便饭,妇联不管,打110也没用,她实在受不了了。有一次被打完后,疼得心慌。一把抢过丈夫刚放下的火药枪枪管,就打在了丈夫后脑勺,在两个人僵持的过程中,又打了他两下…当时郭建梅和她的团队就认为,李彦罪不至死。如果判她死刑了,受家暴的妇女恐怕会迎来更惨烈的处境。最后在他们的努力下,将死刑改成了无期徒刑。经她手的,还有很多12-13岁的少女被绑架强奸案,但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这类犯罪的最高量刑也相对较低,她就努力用各种途径让公众知道这类犯罪的严重性,并坚决要求废除被害幼女的污名化。
这对社会女性来说,真的太重要了。但,另一方面也有很残酷的现实。
那就是在她接手的近5600个案件中,成功率不过一半。
未来的路,道阻且长。
03.她更配得上今天的荣誉
她经历了太多不公平。
从小因出身被嘲讽,当公益律师被翻白眼,不理解。但她就这么一根筋的坚持。
终究也换回了公平。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2007年获得了“全球女性领导者”奖章;2010年获法国西蒙·德·波伏娃女权奖,同年被中国正义网评为“中国十大正义人物”;2011年获“国际妇女勇气奖”;除了这有名有号的荣誉,更支持她坚持这项事业的原因还来自每一场官司之后,她都会收到当事人的感激涕零。
可能有时候的回报只有一捧路边的野花,或者几颗用布包着刚煮好的鸡蛋,再或者,仅仅是那一张布满愁容,双眼呆滞麻木的脸上,终于绽放出的笑容。就是这些简单的回报,让她觉得知足了,值得了。她愿意为了这份幸福感,继续投身于这个世界。
哪怕她的成功,没人愿意喝彩。获奖的新闻,无人理睬。
那对于她来说,不是损失。她已经够成功了。上热搜并不是她坚持援助妇女的力量来源。不是她的成功不足以上热搜,是今天的热搜配不上她的名字。
CDS档案 | 郭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