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成了新的八股——近年来打开报刊,几乎处处可见“权威”、“专家”,而且要找他们也无须劳神,他们一定在文末处张开大嘴,一付“丞相在此恭候已久,不服请吃闷棍”的派头,尤其是我们的一些年轻记者,几乎“言必称专家”,一篇短短的消息也要“专家云”,“权威曰”,已经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境地,我以为这是非常愚蠢的倾向。

对专家必须尊重甚至倚重,但绝对不是依赖和滥用。

首先,就新闻本体而言,新闻有那么多的体裁和功能,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必须请“钟馗”来“轧一脚”的,办报,要尊重读者的阅读期待,大部分的消息类新闻,读者期待的是清楚明了的事实展示,比如寒潮什么时候影响上海,外滩隧道什么时候通车等,一般用不着过多的专家摆理、剖析。毕竟,消息的主体,是用事实说话。有些消息因为加了过多的专家、权威的观点,而使消息不姓“消”,改姓“评”了,而且体量也像经过“粮食扩大机”处理一样,泡得很大,何苦来。

当然,有的消息也有“解惑”的功能,但毕竟篇幅有限,专家意见应该点到为止,不宜展开。

真正需要专家权威出场的,应该是一些疑窦重重的、背景事实比较复杂的解释性的深度报道,特别涉及到一些专业领域,需要专业性很强的解读,我们的确在这样的场合需要专家的解释,但是问题恰恰出在这里。

笔者因为常年在深度报道的一线工作,因而得以常常听到专家们对一些年轻记者的抱怨。

综合专家们的抱怨,谈书法而不知道“锥划沙”、“屋漏痕”;谈佛教而不知道“大乘”、“小乘”和慧能;谈经济而不知道“格雷欣定律”;谈地理的不知道“大气效应”和“重力异常”……

“这些小囡来干什么”?“我们之间怎么接得上端口”?专家们的疑问与其说是抱怨,还不如是担忧:这样的新闻能够做到位吗?做不到位,岂不是误人视听吗?

事实上,我们发现,如此拼掇出来的解释性报道只能是蹩脚的“番茄炒蛋”——记者的叙述和专家的叙述不能水乳交融,就像番茄归番茄,鸡蛋归鸡蛋,茄汁没能渗透鸡蛋,读起来“满纸外行话,救命靠补丁”——专家最终只是一张被用来吓懵读者的大补丁罢了。

距我们最近的一次“汉字简化方案”也是专家们推出来的,但是实践证明谬误多多,元旦和圆蛋合用一个“元旦”,展字简化成“尸”下“一”横,结果被收回;10年前搞过“夏时制”,也是专家们导演的。一些“专家”照搬某些外国做法,认为夏季天亮得早,只要把时钟往前拨一个小时,就可以“极大地节约能源”。于是颁令全国实行。折腾了两年,所谓“极大地节约能源”并不明显,倒是给交通、通信等等涉及国民生活的事业造成很大紊乱,结果下令停止。

如果说,类似的失误尚无主观故意,那么某些专家为利益驱动而误国误民的行为就更需要我们警惕了。

前些年,巨能钙含有双氧水事件东窗事发,舆论哗然。又不知有多少父母要为他们的儿女吃了无数巨能钙发愁了。就像80年代蜂王浆大行其道后,不久就有女孩子喝多了而长出胡子(当时民间盛传蜂王浆里含激素)。而这些好东东全都是“专家”推荐给人民群众的。巨能钙的广告词就言之凿凿地告诉大家:“8位博士、48位科学家、100项科学实践、10年呕心沥血,终于研究出一种产品——那就是巨能钙。”——人们不禁要问:这“8位博士、48位科学家”都姓甚名谁?他们所做的“100项科学实践”就是加入双氧水吗?

问题是,有的保健品可以“每天还你一个新太太”;有的减肥药“想瘦那里抹那里”;有些补肾药“谁用谁知道”;有的好到“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更有甚者,有一种冲剂居然敢夸下海口,让人类至今尚未攻克的世界性难题——大小“三阳”也能转阴,所有这些牛皮都是谁在帮他们吹?

又是“专家”。可见不少专家不但是“水货”,即令“非水货”专家,其道德勇气和专业良知也都是值得拷问的。

这样的“专家”,我们也“不可一日无此君”吗?

很显然,笔者并非反对在新闻报道中引用专家的观点,而是主张不要不经自己的消化理解而滥用专家观点,“言必称专家”,其实是自己业务水准烂的表现,因为所谓“大小三阳都能转阴”的神话是很难蒙倒一个资深记者的。

“小记者扛大梁”,积极性要肯定,但是决不能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记者扛专家”,容易做专家的尾巴,但错不在记者,而是我们用人不当。

无庸置疑,记者,特别是深度报道记者,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积累,需要修养,更需要优秀前辈的“传、帮、带”,所谓“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七年”大概太长了,但是三四年的修炼是怎么也不能再少的了,我因而是一直主张“保持条线稳态”的,一个记者“跑线”多年的最佳结果,决不是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而是成为专家的知音和朋友。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