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梦雨    来源:尖椒部落

“封闭与流动:疫情下的中国家政工”的第一篇投稿选登来自梦雨。知道梦雨早早从北京回老家,准备做手术;也知道她和农村生活关系一直是纠结的。看到稿子的名字,《写给我即将见面的姐妹们》,有点惊喜。我想起这位“来自家政工内部的小记者”身上一直有的品质:当事情起变化的时候,她总会想着群体里的其他人。

在尽量给大家一个安宁的印象的同时,内心杂乱且充满挣脱束缚的欲望——这是我的第一读后感。这,会不会是一个在接下来其他文章里持续浮现的特质?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次征文特约写作指导 静远

我即将见面的姐妹们:
此刻,是不是有些姐妹们已经在上班了;有些回到了工作地点却还在隔离期间,和雇主们协商何时上班的时间;而有些应该还在老家,过着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吃了睡,睡了吃”的“特殊生活”吧?
是的,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节日。在雇主家里度日如年,终于熬完了这一年的我,费尽心思地买到了回家的票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早点回来,去医院看看我由于工作拖延了很久的妇科病,同时把女儿的婚事定下来,再好好地陪陪老妈妈。当回到家,一切刚刚展开,我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时,封城、封区、封村、封锁交通工具……不断升级,让我们和外界脱离。
最初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新名词是腊月二十八的晚上,忙完了一天的活,临睡前看见了消息,才知道这种陌生的病情已经在武汉特别严重。因为没有看之前的有关消息,也没仔细看其中的利害关系,想想武汉离得那么远,又有大量的救治和防范,应该没有什么大碍的吧?就没有当一回事。直到腊月二十九早上起来打开手机,看到武汉封城的消息,这才知道了事态的严重。
之后,每天早上起来看见新闻上说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天天在增多,自己的心情也由漫不经心变得沉重:慌乱、惧怕、焦虑不安,各种感受都涌上心头。

打扫后的厨房(本文照片均由作者提供)

我想去看我妈,想去陪着她,可是村口被封死了,谁也不让出去,我只好做罢。不过也赶紧打电话给她,让她别出门。
“我都八十五了,不怕,死了更好!”
“唉,妈呀,您死了是好,可您没见上我,您死了我们都没法去埋葬您啊!”
“是吗?有这么严重吗?”
“是的啊妈,这可是传染最严重的最快的瘟疫啊,您千万别出门了,就好好待家里吧,等疫情过了,我再来看您,好吗?”
我好说歹说,又让哥姐再次打电话给妈妈,这才稳住了老妈。我理解她此刻的心情,出门在外一年没见面的女儿,她怎能不想见到呢?近在咫尺,却不能够和我在一起,她心里肯定不好受。而做为女儿的我,何尝不是这样的心情呢?
是的,我今年回来的早,是因为女儿的婚事。唉!说起这门婚事,我原先打算先订了婚,来年春节再办婚礼,毕竟女儿的年纪还小,我也还没见过未来的女婿。结果女儿婆家人说,来年是女婿的本命年,不能结婚,再说两个孩子在一起已经一年多了,各方面也都挺合得来。我看女婿的人品也不错,女儿也很满意,所以最终经不住女儿婆家全体人的再三垦求,犹犹豫豫地在腊月二十六给女儿办了婚礼,在短时间内成全了这段姻缘。
那时还没有听见有疫情的消息传来,现在想想,我这件事情还是办好了,在这个特殊时期里,让两个已经相爱相恋的年轻人在一起度过这特殊的日子,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也许和你们一样,我忙完女儿的事情后,又接着忙着置办年货。农村人规矩礼数多,我们家有老人,每年来家给老人拜年的亲戚朋友自然很多,相对应年货就得多置办一些。就在我忙完一切,准备和亲人们过一个团圆年时,才知道疫情已经严重到人和人不能接触的地步了。

村子里

说到这里,我觉得很有必要叮嘱一下:
如果你已经在工作岗位上,那么你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出门戴口罩,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如果可能的话一定要戴上一次性手套,勤消毒勤洗手,外出回来的衣服也要换掉。大城市里人多空气又不好,我们这些没有任何劳务保障的家政服务人员,千万千万要爱护自己啊!
在家里待岗的姐妹们,你们不要着急去上班,去之前一定要和雇主协商好,要谈好去了能不能给自己一个安全隔离的地方,能不能保证解决你的一日三餐,能不能保障隔离期间的工资照发,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解决,那你可以在自己的所在地办好外出证明,做好一切防护措施(隔离口罩、消毒液、洗手液、一次性手套等),就可以去你上班的地方。
如果没有做好这些事情,那么你也不要着急了,就待在家里吧,放松心情,该吃吃该喝喝,听听音乐跳跳舞,看看有益的书,学着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可以陪家人追追剧,就当给自己一个疗养的机会。
看到新闻里那些不分昼夜在一线治病救人的医生护士,他们大多数人没有休假,被调到发病率最多的地方,每天在病毒感染几率最大的环境里工作,有的人连亲人们的面都没有见,就被传染病毒甚至失去生命。我相信姐妹们和我一样,看到这些消息,心里肯定非常难受。

村子里

说到生命,我这段时间其实有了一些极端的想法。不瞒你们说,有些时候我甚至想喊:我不怕疫情感染我,我怕的是丈夫对我的虐待。
真的,家庭的保守让我窒息,是这次疫情带来的禁足,让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家庭带给我的创伤——这样的生活我过够了!
他每天什么事都不干(也不敢要求他干什么),我把活干了他就挑刺,我做的每件事情他都看不上,不但不让我解释,还用各种方式骂我。看啥啥不顺眼,吃饭嫌不合口味。我不理他吧,他说我蔑视他这个“一家之主” ,作为女人想要“翻天”。一旦没借口了就开始污蔑我,说“是不是大城市里待久了,私底下有‘相好的’了。”如果我和他争辩吧,他脏话连篇连带着娘家人一起骂。张口闭口“把你外嫖客日下的(这是最恶毒的骂人话,意思野种)……”你说气人不?
让人更伤心的是亲人们的观念。刚回到家,脑袋还因为列车的颠簸而懵懵懂懂的,身体还没有摆脱长途跋涉的困倦,他们就把一大堆事情早早放在那里等着你:“你终于回来了,赶紧把这个干了,赶紧把那个干了……”“这都是女人干的活……”
当你还不适应这一年多没见的环境时,他们会说“心野了,连自己的家都不熟悉了”;当你感觉委屈了想要争辩时,周围的人会说:“你都一年没有回来了,忍忍吧!”“经常在外面,回来了就好好的。” “男人都是脾气大,女人就得忍受!人老祖辈不都是这样的吗?谁让你经常不回来陪他?”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就会感到很悲哀。其实我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身体和心理上已感觉在走下坡路,回到家里,好想能得到呵护和照料,却总是事与愿违。
在村里,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快手、抖音上面的声音,大家扎堆打牌、喝酒、闲聊,口罩也没见人戴。在家里,我想看书写点儿东西,来找我聊天的女人说我“成城里人了看不起她们”,笑话我想当作家。在他们的眼里,我显得格格不入。婆婆说:“作为女人,不做针线活,看书干啥呢?”“都老了还写东西看书,有什么用啊?干点正经的吧!”

村子里

我气不过啊!是的,我是家政工,在外面伺候人,受人指挥,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别人无法想象的事情。从早到晚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全身心地用在了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就为了能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可是回到家里,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还不算,还要继续伺候人。
更重要的是:不能干别的,不能想别的。他们的逻辑是:你就是伺候人的,这就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我还想干别的,那就出格了,就是和正常人不一样了。这种状况,甚至没有因为我经济独立而改变。每年交给家里的钱一分不少,还要忍受他们说我“不务正业”!
天天的谩骂和白眼,让我感觉人生已无半点乐趣,活着已经到了尽头。这要搁往年,我早出去挣钱去了,何必这样天天受他无端的窝囊气呢?我不止一次感到,身处大城市的我们,虽然受气、受人指挥,但是却能挣到钱啊。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已经得心应手,适应了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却很难融入自己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老家生活了。
可是说到回到城市,我又开始五味杂陈、惶恐不安起来:那种整天操心压抑的生活,以及疫情后很可能低迷的行业前景,都让我感到无处藏身,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样走下去?
疫情当前,在家里待着心情杂乱,絮絮叨叨地说了这么多掏心窝的话,我想你们也有很多想要倾诉的吧?好久没有见到你们了,好怀念和你们在一起度过的那些让我开心的时光啊!希望能早点见到你们!最后祝我们都远离疫情、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一切都好!
拥抱!

爱你们的梦雨
2月13日

这是今天的“燎干”:“燎干”是我们农村每年正月二十三都做的赶瘟神的仪式。大家点燃火堆,寓意把一年的晦气都驱散,平平安安又一年。

关于征文
疫情之下,封闭的病毒和流动的刚需似乎在这个特殊的生死时刻显得矛盾重重,作为中国最基层的劳动女性,她们如何安放自己的焦虑与不安?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联合尖椒部落发起“封闭与流动:疫情下的中国家政工”图文视频征集活动,听家政工姐妹讲述自己的故事。
征文详情:
《封闭与流动:疫情下的中国家政工|家政姐妹作品征集》

请尊重原创,保护版权

本文为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及尖椒部落合作原创作品。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本段文字:转载自家政工服务平台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及中国女工权益与生活资讯平台尖椒部落(jianjiaobuluo.com)。并保留以下作者信息:

CDS档案 | 女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