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质量检验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建议,将“一生饮奶计划”纳入国家战略,实现国家学生饮用奶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覆盖,同时建议将跨境电商税率与一般贸易税率等同,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

来自伊利的李翠枝代表这番话,引起了很大争议。尤其是“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的提议,让网友们感到不可思议:居然不让中国人喝外国奶了,这不是要搞垄断吗?

得承认,“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不等于取消进口,但此举将给进口婴儿奶粉进入中国市场,制造很大障碍。根据相关规定,纳入跨境电商清单的商品,进口手续较为简便,税费享有一定优惠,可以让消费者买到日期更新鲜,价格更便宜的商品。

而婴幼儿配方奶粉一旦从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那么奶粉只能通过大贸的方式进口,进口手续繁杂税费高,最终进入市场后奶粉日期不仅难以保障新鲜,销售价格也将高很多,那些有孩子的普通工薪家庭,恐怕要喝不起了。

我觉得,伊利这么做,吃相实在是难看,正如有人一针见血指出的,“为了一己私利,竟然把全国人民的“后浪”当摇钱树。”

国产婴儿奶粉竞争不过进口奶粉,作为国产乳企,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想通过行政力量的加持,设置不合理市场保护门槛,让国外婴幼儿奶粉进不来。

中国孩子喝什么奶你都要你管,你们的手伸得是不是太长了?我们作为消费者,连这点选择权都没有吗?

有网友调侃,要能这么干的话,兰州拉面是不是要建议肯德基麦当劳从快餐清单剔除?国产车是不是可以建议进口车从汽车清单剔除?山寨机是不是可以建议安卓机苹果机从手机清单剔除?

其实,以伊利为代表的国产乳企,想方设法打进口婴儿奶粉的“主意”,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此前,不少国内乳业专家就向主管部门提出,中国婴幼儿体质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上应该引入一定监管。

这些乳业专家,背后都站着国产乳企,他们为了利益而无视消费者权益,也就罢了,居然还打着“为中国孩子好”的冠冕堂皇旗号,真是厚颜无耻到家了。

有人说,来自伊利的李翠枝代表只是提出“建议”,然而,她一个“建议”恐怕胜过我们一千万个反对。那些国内乳业专家,同样也只是“建议”,但这些“建议”的能量,同样不能小觑。

李翠枝和某些乳业专家背后,是强大的利益集团,围绕着婴儿奶粉的利益博弈,复杂和激烈程度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哪一天,他们真的把婴儿奶粉进口“卡”住了,未必不可能。

事实上,这个利益集团的能量此前就充分显现了。三鹿之后的2010年,国内重新修订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结果以伊利蒙牛为首的国内乳企利益集团,竟然年制定了几乎全球最低乳品安全标准要求:

“每百克生乳的蛋白质含量为大于等于2.80克,而在该标准颁布前的要求是不低于2.95克。生鲜乳菌落总数以前允许每毫升50万个,现在是每毫升200万个。”当时,这个标准曝光后,曾引来舆论的炮轰,但是最终,民意的力量还是在乳企利益面前败下阵来。

所以,绝不能低估他们的力量,“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也绝不只是说说而已。我们的愤怒在他们面前一文不值,只要是为了利益,他们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