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The Key to Fixing Global Warming? China | Magazine

译文:想要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中国是关键

  • 作者:Daniel Roth Email Author
  • 发布时间4月 19日, 2010 | 12:00 pm |
  • Wired May 2010
  • 译者:Rita Lee
    校对:Andy Cheng(@adianch2010)free trans(@newplace2)


Photo: Peter Yang

虽然朱棣文就任能源部长仅一年多时间,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他已经成功地为转变美国奠定了基础。
图: Peter Yang



这是2009年11月下旬,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正靠在一间假厨房里的假水槽旁边。 他62岁,一头运动员似的灰黑色头发。



他穿着一件有点皱褶的细条纹西服,菱格袜,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 朱棣文既是位有名的物理学家,政府内阁提名人,同时,还是位诺贝尔奖得主。 但此时人们把他当作明星一般对待,却不是因为上述的原因。 今天早上,一小群科学家、政客和当地的生意人聚集在他周围,是由于他得到了7500万美元的激励基金,这笔基金将专门用于美国电力(AEP)俄亥俄州分公司的能源工程。




朱棣文爱问问题——问很多问题 ——他可以以极快的速度一头扎进任何科技问题的细节中去。 今天,他正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郊外的一间美国电力公司实验室里为人们做导游,这实验室包括一间充满了节能设备的厨房样本。导游的标准流程只要求他保持无聊的微笑,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就行了。 但突然间,他开始和白胡子的实验室经理雷 黑斯(Ray Hayes)激烈的探讨起来。 他们讨论起功率计和用传感器测量哪种零件吸收哪种能量的可行性。 朱棣文双手揣在裤兜里,对争论乐在其中。包括俄亥俄州参议员谢罗德 布朗(Sherrod Brown)在内的一小群参观者跟随着他俩在屋里转了一会儿,但不久,众人就对他们的谈话丧失了兴趣,纷纷聊起天来。 (“我完全不懂朱和雷(Ray)到底在谈论些什么。”布朗随后承认道)



终于,朱棣文开始言归正传了。 他走到屋外的一个帐篷里,向那儿的美国电力公司员工和政客们宣布此次基金的授予事宜。 他明白在失业率高,工会力量强大的俄亥俄州,所有的政治见解都是本土化 的。 这是”一个有远见的州,”他说;他把托莱多(Toledo)比作”俄亥俄州的太阳能谷”,并盛赞俄亥俄州在制造业上的贡献。



不过,他没法控制住自己,演讲开始几分钟后,他脱离了准备好的讲稿:“我刚陪同总统先生从从中国访问归来,”他说。 当他两年前去中国时,这个国家对任何改善气候变化情况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都毫无兴趣。 “现在情况已经不是这样了。”他说。”中国主席、总理和副总理们都在说: ’我们非常重视这件事,如果我们继续像现在这样进行生产,继续增大二氧化碳排放,那么对世界和中国来说都将是灾难。‘但是他们也说,’这些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巨大机会。’源于这种看法,他们正每年投入10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发展他们的绿色能源产业。”



当朱棣文发言的内容回归到美国本土后,人们才明白他提起中国的原因: 在清洁能源技术上投资并不仅仅是让我们感觉良好而已,它还可以提供工作机会和利润。 总会有人发明出可以让我们的工厂和空气变得更清洁的技术的,没准这个发明家在北京,没准在俄亥俄。


在返回机场的路上,朱棣文仍然就中国能源问题喋喋不休。 他说,他听到美国商人以“如果我们使用清洁能源,我们将无法与对环境不负责任的中国同业竞争”为他们对环境改善工作的不作为做借口已经有太多次了。 他强调说,那个时期早就过去了。 不能用假想中国不作为来作为自己的借口,相反的,中国对环境改善的积极作为应该成为我们的动力。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它的经济飞速发展着。同时,它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在飞速增长。 中国境内不管多老旧多污染的工厂都在为完成西方国家的订单运转着。 为了给新经济 发展铺路,中国以无法想象的产量生产着高耗能的水泥和钢铁。 2006年,中国在二氧化碳整体排放量上超过了美国。



对朱棣文来说,这意味这中国成为了美国未来能源发展的关键。 由于美国和中国的排放量几乎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之多,朱棣文指出其实非要勉为其难的达成多国碳排放协议并不是那么必要。 所有的那些外交手腕和没完没了的妥协让人们很难触及问题的实质,还不如单独跟中国政府协商。 中美两国之间强有力的减排协议和对清洁能源的高额投资将会对控制总体碳排放量有很大影响,同时,这种协议方式也可以为其他国家做出榜样,激发它们采取行动。 部分由于它们巨大的排放量,美国和中国一直是国际碳排放协定签署的阻碍力量。 如果它们双方可以达成协定,其它国家会感到谈判僵局被打破了,进而跟进减排计划。 就像高中电影一样,一旦肌肉男和书呆子为某事联手,其他人都会附和的。


来源说明:本文原文来自文中标明的出版公司,译文1.0版本来源译者团队。

收录说明:本文已经收录到“译者文集”中,同时进入“最新消息”、“译者频道—人物”、“连线杂志”、“译者Rita”索引。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CC协议2.5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