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议题,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展开辩论,这场被指为「双英」会的辩论25日在台北登场,代表 台湾不同利益的领袖,在这场有激情而没有情绪的辩论中,摆事实,展数据,一改台湾政治人物之间的政见碰撞不是谩骂就是出手的惯例。辩论的过程超越了议题本身,两位论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好评,显示台湾两大党派的最高领导力求营造良好政治氛围。以民为本,一项涉及台湾民众的公共政策,让执政和在野的两党最高领袖走上台前,不管辩论有无胜负,最终的赢家还是台湾民众。
马英九亲自披挂上阵,向蔡英文解释签署ECFA的重要意义,其实他早就知道,无论他讲的如何明白,分析的多么透彻,也绝对说服不了蔡英文,在野党的反对派性格,不可能让民进党站过来。但相信马英九也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台湾民众了解他执政为民真实意图的机会。马英九表示,民进党执政8年来,已经拖垮经济,虽然参与世贸组织谈判,但是独缺中国大陆一个贸易伙伴不去谈,使台湾闭关自守。不签署ECFA会使台湾在国际贸易上被边缘化,厂商失去竞争力,签署ECFA有必要性急迫性,台湾经济发展不能再拖,但一定会循序渐进,不会一步到位,一定会步步为营,确切保障台湾的权益。并承诺,政府会花费950亿新台币辅助扶助受影响产业。
让台湾民众了解ECFA意义
相信蔡英文在辩论的自始至终,也并不指望通过激辩来让马英九放弃签署ECFA的主张。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主攻马英九的「亲中」立场,目的是要抓住这一时机,宣示民进党的「独立」理念,并以此确立个人领导威信与恢复人民对民进党的信赖。蔡英文强烈批评马英九出卖台湾,在与对岸谈判ECFA的过程中,没有对外公开内容,是黑箱作业,程序不当。蔡英文指,马政府中很多人都与大陆有利益。她还以自己在陈水扁政府期间,出任陆委会主委,以及代表台湾参与世贸谈判的经验,批评马英九政府没有保护好农民等台湾弱势产业,质疑如果台湾600多项农产品最终要向对岸开放,将会为农民带来巨大打击。不管是马英九还是蔡英文,虽然针锋相对却都以民众为依归。
在台湾,有关ECFA的议题较长时间得到广泛议论,为有别于香港的CEPA,有关议题的名称都改了好几回,执政者的高层和在野党的领袖都下基层向民众阐述各自的理念以寻求支持,尽量取得民众的信任。如今,两大领袖又面对面的互相质疑。一项公共政策的建立,将之提到政治高度,不仅让民间充分表达,还让民众充分关注,这在华人社会中可以称首。事实上,站在辩论台前,民众对两位辩者对垒的关注,已经远远超过ECFA议题的本身。
通过公开辩论,虽然还难以完全解开台湾民众的所有疑虑,但二个多小时,双方已将台湾政治、经济,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以及台湾的未来等讲的清清楚楚,甚至追溯到民进党执政时期政经政策的缺失。横向及纵向的多方比较,至少让民众有可供判断的各种信息。虽然有些信息也存在严重误导,比如还硬把香港的贫富差距、楼价飙升等和实行的CEPA拉上关系。但不管怎么说,民众得到的信息是全方位的。
公开辩论是民主社会真谛
这样的公开辩论,也让台湾领导人在公众面前公开亮相,展示魅力。中国俗语称,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公开站出来,考验的不仅是关于两岸经贸关系的常识,还包括应对质疑、领袖的风度、号召力、感染力等。据媒体报道,从敲定这场辩论后,马团队由萧万长成立辩论小组,广邀政经学界名人拟定提纲,马英九亲自上阵操练。还安排陆委会主委赖幸媛、经济部长施颜祥等小组成员扮演对手,与马英九对质。重视仪容的马英九,辩论前还把头发剪短,务求以最佳状态示人。民众可以在两位领袖唇枪舌剑中辨别的不仅是签不签ECFA的是非,更是选择未来台湾领导人的取向。
公开辩论是以民众为依归,争取的是台湾的民意,不管是认为要马上签ECFA,还是主张不到时候,不该签,在立场和出发点上,举出的都是为民请命的旗号,创导的都是台湾利益和人民利益。一切为了人民,把主张交给人民,这是民主社会的真谛,人民也自有辨别力。「双英辩」,台湾社会、台湾民众成为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