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网络图片

中国人,不,内地同胞不能依法浏览的「推特」(Twitter),近日正疯传一张有划时代意义的照片,显示中国某地有个标示牌,上面以简体字写着「革除陋刃提高文明卫生水平」的标语。「陋刃」两字不见经传,应该是从简体字「陋」(陋习)改写过来的。网民都相信这是避讳,不敢直书习近平的姓。

我一看见这幅照片,觉得中华文化果然伟大复兴起来,不,何止复兴,简直超唐赶汉,把中华文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众所周知,「避讳」是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大概兴于周朝,最初只避讳先帝王名字,生者不讳,如《左传》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是指帝王死了成神,只有神名才须避讳,像犹太人不敢直称上帝神名YHWH,要改叫adonai一样。

后来讳法趋严,秦始皇在生也要避讳,他名「政」,正月就改叫「端月」。古人为了避讳,通常采取改字法、缺笔法或空字法。改字即改成意思相若的字,如汉明帝叫刘庄,东汉人如班固就不写「庄子」,改称「严子」。缺笔法是把字少写一笔,如唐人为李世民避讳,或代以「某」字。

然而古人只避名,未闻讳姓,翻遍陈垣先生大作《史讳举例》,也找不到一个讳帝王姓的例。如今我朝破天荒讳姓,真的令我非常激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按中华文化伟大传统,「习」或可改字为「惯」,或可缺笔为「刁」,甚或直接空掉;现在却把「习」改成音义截然不同的「刃」,突破古人「改字缺笔空字」原则,又一骄人成就!

我心情平伏后,仔细思量,隐觉不妥。「陋刃」殊不可解,还杀气腾腾,到底是避讳抑或丑化?若要避讳,今后难道要写「性相近,刃相远」、「刃惯成自然」?雍正帝曾谕内阁,见本朝人凡遇「胡虏夷狄」等字,每作空白或改字,「如以夷为彝,以虏为卤之类,殊不可解」,虽明白是为了满清忌讳,但改得不伦不类,反而是「背理犯义不敬之甚」,于是下令此后再这样乱改,「照大不敬律治罪」(见《史讳举例》卷二)。哼,我拭目看「革除陋刃」的作者,该当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