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截图在社交媒体传播。
截图显示,林州市教育局与林州市慈善总会联合下发一份文件,要求全市的中小学以及幼儿园捐赠压岁钱,奉献自己的爱心。
这份截图流出后,立即在社交媒体引发争议。
多位媒体人在转发时抨击当地打孩子“压岁钱”的主意,但也有不少人表示截图不像真的。
我们并未找到 截图文件 的具体出处,但当地 某学校的一条微博证实,该活动是真实存在的。
据微博蓝V认证的@林州市横水镇乔家屯学校在3月1日发出了一条微博称:【捐赠压岁钱 奉献一片爱】开学第一天,横水镇乔家屯学校举行了捐赠压岁钱活动,同学们纷纷捐出自己的压岁钱,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自己的爱心。
以上图片来自上述微博配图。同时, 该微博一并@了 林州市教育局与安阳市教育局。
我们查看了上述两家教育局的官微,并未找到相关内容。上述官微显示,林州市横水镇乔家屯学校是一家小学。
事实上,捐赠压岁钱,在林州市似乎已有多年。
而检索发现,不仅是林州,要求孩子捐赠“压岁钱”近来在各地纷纷上演。
3月4日,媒体报道, 近日,英德市英城街中心小学开展“捐赠爱心压岁钱”的主题活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为“广东红领巾基金”募集善款。
2月5日媒体报道,2月1日迁西县山庄里社区两个小志愿者,主动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在社区领导的帮助下,为社区十户贫困户送去米、面和红包,小小志愿者的爱心让居民们感受到了冬日里的温暖。
此外,2月25日,媒体报道说:昨日, 10余名身穿红色义工马甲的家长和学生们来到大连市慈善总会,他们手持红包,喊着“我心有你、助人悦己”地响亮口号,这是市慈善总会“慈爱宝贝”义工项目组的义工捐赠压岁钱。
似乎,捐赠“压岁钱”扶贫,已经成为风气。
实话说, 让孩子合理利用压岁钱,并不是坏事。毕竟可以让孩子从小树立乐于助人的品德,但问题是,捐赠本来就是自发行为,几个部门联合用红头文件下发,似乎已经不是“自愿”行为了。
很多有孩子的父母肯定深有体会。 别说俩部门联合下红头文件 ,就是学校自己组织搞捐赠,名义上是自愿实质上那个家长 也不敢提反对意见。
毕竟孩子还在学校上学。 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多余的钱来捐款,甚至说,有些孩子的家庭本身就是经济就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孩子的压岁钱都来自长辈。有些家庭,父母会让孩子自己保管压岁钱,这是家庭条件允许的,但有些家庭并没有这样的习惯。
日子精打细算,紧紧巴巴的家庭,甚至要用孩子的“压岁钱”应付家庭的开支。
今天下午,一位学生来吐槽的微博用户转发了这条截图称:下发这种捐赠压岁钱的红头文件合适吗?。
截止目前,短短几个小时,就有百余人留言。
从网友的留言不难看出,大多数是不支持的。
一位网友 表示不理解。 这种捐赠压岁钱的文件活动让我们大家感觉真的是有点无语。这是让孩子们买单吗 ?
事实上,很多家长对捐赠爱心也是支持的,只是用红头文件要求孩子捐赠,都表示无法接受。
南方周末的报道指出:既为“献爱心”,那就得充分尊重各方意愿,以红头文件下达捐款“指令”,更像是一种行政“摊派”,而非慈善。
而事实上,严禁红头文件强制慈善,早已被国家批判多次。
多年前,法制日报的一篇文章就指出,据了解,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倡导慈善募捐,曾采用行政手段下文件要求捐款,导致机关各层级不得不上行下效,甚至出现按行政职级定捐款标准、自动看齐的现象。
上述文章引述清华大学教授贾西津的观点说:慈善行为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它的内涵是志愿精神。当精神需求到达一定程度时,公民自然就愿意伸出援手。很多献爱心的人士并非大富大贵,捐赠数额也并不多,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没有想要做慈善的需求。
其实在国家层面也很明确:捐赠没问题,不能下红头文件,不然性质和味道马山就变了。
涉及到企业,国家都禁止下红头文件搞捐赠了,中小学生更应该禁止。
不过,必须说明的,我们翻遍了林州市教育局与林州市慈善总会的官网,都未能找到上述文件。
对于上述文件的真实性,还有待官方回应。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