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日报是由中宣部主办,国新办代管的国家级宣传机构。本文提到诸多中国对外宣传策略如利用李子柒“积累情感资本”“抵御负面舆情”、疫苗援助的“精细化语境”、“先娱乐后新闻,先网络媒体后传统媒体,循序渐进”、“中国治理话语”、“全球治理话语”、“把好国外学术输入的大门”等,而“对外话语体系”即为“大外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3-07 12:02

3月6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网络研讨会举行。来自国内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形式,从理论和实践多个方面论述了当前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策略性建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张毓强教授、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院长施旭教授、上外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任郭可教授和上外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瑛教授进行了主旨演讲与讨论。研讨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沛芹教授和相德宝教授分别主持。

file

作为主办方代表,郭可教授回溯了上外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发展历史,提到上外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资政报告工作。自2019年开始,研究中心走向了将智库建设和学科建设融合的道路,现已入选上海高校一类智库、上海市重点培育智库。此次研讨会将深化对话话语体系的讨论,进一步推进智库建设和学科建设工作。

史安斌副院长提到在后特朗普和后疫情的“双后时代”,舆情生态正发生改变。面临复杂的国际舆情生态,史安斌副院长提出了三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首先,要强化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主导性角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第二要强化“语境化”思维,在疫苗援助过程中要精细化到一国一策、一区一策和一群一策。第三,要构建多元传播主体协同的有机网络。一要重视“意见市场”中“关键意见领袖”(KOL)的培育,也要发掘像李子柒等“文化达人”(COL),积累情感资本以冲抵因危机和负面舆情带来的声誉损害。

张昆院长公布了最新的寰球民意指数数据,指出中国公众大国意识很强,具有良好的大国心态。中国公众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感非常高,同时有拥抱世界、认识世界的强烈需求。中国举国上下,朝野趋同,官民一体,建议在未来的国际传播过程中,先娱乐后新闻、先经济后政治,先电影电视剧后新闻媒体,先网络媒体后传统媒体,循序渐进。

张毓强教授从话语权力和话语权利的角度入手,指出在目前中国整个话语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国际话语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对中国自身的深入理解和认知,生产和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国际话语;同时要坚持国际传播持续稳定的投入,保持开放、交流的状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指导,重新去构建真正的话语体系。

于运全院长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中国专家学者们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所达到的成就、面临的问题以及取得的经验教训。他指出未来的对外话语研究需要从外交和政治话语、文化价值方面、中国治理话语、全球治理话语、基础数据库建立等多个方面重点拓展,让话语体系建设更加深入,更加契合中国对外传播、和世界交往的需要。

当下民族学术对外传播同样存在困境和文化安全风险。在如何重构、强化中国学术对外话语体系的问题下,施旭教授给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他指出中国需要出台培育、扶持、激励中国学术全球传播的政策;建立顺畅的中国学术全球传播的机制、平台、渠道、网络;培育、充实、提高中国学术全球传播的队伍;形成具有文化创意的理论、方法;把好国外学术输入的大门,进化国外学术输入管道;利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亚投行等国际组织,编制学术网络;鼓励建立、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组织、机制;扶持创立全球流通的学术出版机构,出版、发行国际期刊。

郭可院长提出了不确定时代对外话语建构存在的风险,指出当前中国对外话语建构风险从单一领域扩散到包括贸易、科技、国家治理体系等在内的多领域,目前我国还缺乏整体性的对外话语应对战略,外话语建构不仅相对碎片化,而且缺乏灵活性和协调性,甚至产生矛盾的对外信息,造成对外话语被动局面。

隋岩院长从叙事学的角度对言语、语言以及话语进行了深刻的辨析。他提到,对话语的研究,应当超越传统的语言研究的学科,放到更加广泛的学科中去进行研究。结合国际传播与互联网传播,打造一种更符合中国价值观,更符合我们立场,更有效进行传播的话语体系。

吴瑛教授作总结发言并指出,在后疫情时代多主体来看待中国故事,需要超越西方的话语来探索对外话语体系这个领域。(中国日报上海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