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导
中文网络流传说法称,新冠病毒是美国疫苗公司莫德纳(Moderna)制造出来的,有关依据是一篇论文,论文显示新冠病毒含有与莫德纳公司在疫情开始前三年获得专利的序列相匹配的一小段DNA。经核查,莫德纳的一个专利基因序列和新冠病毒本身中存在短而相同的序列,并不能证明该病毒来自实验室。这个序列也可以在其他生物中找到,表明它也可能是自然产生的。
科学家们仍在努力确定新冠病毒的起源。
背景
3月24日,“研究证实新冠病毒是美国公司制造”高居微博热搜第一。
核查
1,有关消息如何传到中文网络?检索相关信息,可以发现“美国莫德纳公司制造新冠病毒”的说法来源于英国《每日邮报》,发布于2022年2月23日,标题为“科学家声称新冠病毒含有一小块DNA,’与疫情开始前三年由莫德纳公司申请专利的序列相匹配’”(Scientists claim Covid virus contains tiny chunk of DNA that 'matches sequence patented by Moderna THREE YEARS before pandemic began’)。
《每日邮报》报道的来源是一篇于2月21日发表在期刊《病毒学前沿》(Frontiers in Virology)的论文《MSH3 Homology and Potential Recombination Link to SARS-CoV-2 Furin Cleavage Site》。
《每日邮报》提到了文中的主要论点:“在Covid的furin酶切位点发现了刺突蛋白的基因匹配;这段匹配的基因序列与莫德纳公司一项为癌症研究申请的专利一致;研究人员表示,新冠病毒自然合成有关的序列只有三万亿分之一的几率”。
与此同时,《每日邮报》也采访了对这项研究持怀疑态度的专家。
报道称:华威大学的病毒学家劳伦斯·杨(Lawrence Young)教授承认这一最新发现很有趣,但声称它的重要性不足以暗示实验室制造了病毒。
他告诉《每日邮报》:“我们谈论的是一个由19个核苷酸组成的非常、非常、非常小的片段。所以坦率地说,这并不意味着什么,如果你进行这些类型的搜索,你总能找到匹配的。有时这些事情是偶然发生的,有时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当生物体独立进化以具有相似的特征以适应其环境时)。”
他说:“这是一个古怪的观察结果,但我不会称它为确凿证据,因为它太小了。这并没有让我们在关于新冠病毒是否被认为设计的辩论中取得任何进展。”
雷丁大学的微生物学家西蒙·克拉克(Simon Clarke)博士质疑这一发现是否像研究报告中所说的那样罕见。
他告诉《每日邮报》:“furin酶切位点内只能有一定数量的[基因组合]。它们的功能就像细胞中的锁和钥匙,两者只能以有限的组合组合在一起。所以这是一个有趣的巧合,但肯定完全是巧合。”
《每日邮报》的报道发布8天后,3月3日,英国反疫苗网站The Expose在一篇文章中援引了《每日邮报》的报道,标题是”突发新闻:生化证据100%证实Moderna制造了新冠病毒“。
19天后,3月22日左右开始,该说法开始在中文网络大规模流传。
2,有关实验说了什么?
这一说法的核心证据是一篇于2月21日发表在期刊《病毒学前沿》(Frontiers in Virology)的论文《MSH3 Homology and Potential Recombination Link to SARS-CoV-2 Furin Cleavage Site》。
该研究的首席科学家是美国俄勒冈大学的研究教授Bala Ambati。该团队还包括来自印度、意大利和瑞士的科学家。隶属于密歇根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和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们也参与了这项研究。
论文的编辑来自中国。
论文称,SARS-CoV-2刺突蛋白基因的一小段片段与 Moderna大约三年前获得专利的改良人类基因序列片段 100% 匹配。研究人员写道:“由于 BLAST 数据库(BLAST是一套在蛋白质数据库或DNA数据库中进行相似性比较的分析工具。BLAST程序能迅速与公开数据库进行相似性序列比较。——注)中任何真核或病毒基因组中没有 [显示 100% 匹配的序列],因此中间宿主中的重组不太可能解释其在 SARS-CoV-2 中的存在”。他们假设该序列是由一种类似 SARS 的冠状病毒在感染实验室培养的人类细胞培养物时获得的,从而产生了 SARS-CoV-2。
Moderna于2017年提交了专利US9587003,修改后基因的完整序列(编号为 11652)显示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维护的核酸序列数据库 GenBank(NCBI)。根据这项研究,修改后的基因基于一种名为 MSH3的人类基因,该基因参与DNA修复。Moderna的专利标题表明他们打算在癌症研究中使用修改后的基因序列。
研究中确定的序列 CTCCTCGGCGGGCACGTAG 有 19 个核苷酸长。核苷酸是核酸(如 DNA 和 RNA)的组成部分。作者表示,他们在任何真核或病毒基因组中都没有发现这个序列,除了 SARS-CoV-2。
不过,使用 NCBI的 BLAST 工具,Healthfeedback的专家从在其他生物中找到了与Moderna 专利的改良 MSH3 基因高度相似的基因:
针对这篇论文,生物学专业科普公众号“飞雪的博物大杂烩”总结:
1、无论是BLAST结果,还是已有的生物学研究都表明,FCS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并且新冠病毒中的19nt序列(核心12nt)序列同样存在于生物界中。
2、错误的BLAST命中了莫德纳专利的MSH3序列,这属于先开枪再画靶子。
3、概率计算方式并无意义。
3,实验研究者如何回应?
3月21日,该研究的首席科学家Bala Ambati告诉在纽约的中国日报记者HENG WEILI:
“我们的同行评议文章是作为一种观点发表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讨论。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白,这种匹配可能是随机的机会,并在文章中非常突出地说明了这一点。
激发我们兴趣的不是这个序列来自Moderna,也不是在BLAST数据库中存在其他匹配,而是它与合成的专利MSH3 mRNA序列反向互补一致。
这使我们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即在含有这种 mRNA 的人类细胞系和类似 SARS 的病毒中可能存在重组以产生 FCS(furin酶切位点)。潜在的实验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测试这个假设。
团队的唯一兴趣是看看是否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我们的假设。如果这样的实验导致了FCS的获得,特别是从合成的mRNA序列中获得,那将非常有趣。然而,还有其他多个有关实验室泄漏的假说,这些假说得到了间接的支持,在这一点上可能比我们的基础更好。
还有许多关于自然溢出的假说也有合理的依据。这些假设中的大多数的问题是它们无法进行前瞻性测试。我们希望激发所有有关各方之间的讨论,以尝试产生能够证明或反驳其假设的前瞻性实验。这就是我们的观点论文的主要目的。
我们并不希望对任何个人、公司或国家进行诽谤。该基因序列是在SARS-CoV-2(冠状病毒)的furin酶切位点(FCS)中发现的,这个部位使它能够高效地感染人,并使它与其他冠状病毒区分开来。
我们无法控制社交媒体及社交媒体上得言论。出于这个原因,我们不参与其中。正确的科学的方式是给我们写一封电子邮件或给《病毒学前沿》杂志写一封公开信,要求我们作出回应。”
4,莫德纳如何回应?
2月24日,Moderna首席执行官Stephane Bancel出现在 Fox Business频道的Mornings with Maria节目,主持人Maria Bartiromo提到《每日邮报》的报道以及有关的研究结果。
Maria Bartiromo问:我们都在试图了解新冠病毒是如何开始的,以及这是否确实来自**(已编辑处理——注)的一个实验室。让我问你,《每日邮报》是这样报道的,它说有更多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在一个实验室内被合成的。现在,科学家发现该病毒含有一小块DNA,与大流行病开始前三年莫德纳的专利序列相匹配。你对此的态度是?你能告诉我们什么?
Stephane Bancel回答:我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这些数据,看它们是否准确。在实验室意外泄露的猜测成为可能之前,结果没有这么沮丧。你知道,人类会犯错。因此,是否有可能**(已编辑处理——注)的实验室正在研究病毒增强或基因修改,然后有人意外地在实验室被感染,然后感染了家人和朋友。就你刚才提到的说法,这是有可能的,科学家需要分析后才能知道它是真的还是假的。
Maria Bartiromo问:是的,我的意思是,我被这个报道震动了。它与莫德纳公司为癌症研究目的而申请专利的一个基因序列相匹配
Stephane Bancel回答:是的,这就是团队正在非常仔细研究的原因,以帮助我们知道这是不是正确的。所以需要一点时间来分析所有的基因序列。
结论
莫德纳专利基因序列和新冠病毒本身中存在短而相同的序列,并不能证明该病毒来自实验室。这个序列可以在其他生物中找到,表明它可能是自然发生的。科学家们仍在努力确定新冠病毒的起源。
资料来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cgE-5a1Ztc
https://dailyexpose.uk/2022/03/03/evidence-confirms-moderna-created-covid-19/
http://global.chinadaily.com.cn/a/202203/21/WS6237da55a310fd2b29e52288.html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viro.2022.834808/full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9587003B2/en
https://www.ncbi.nlm.nih.gov/nuccore/KH664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