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DT 档案卡
标题:李宁帽风波的本质是什么?
作者:照相的宋师傅
来源:微信公众号 “旧闻评论”
发表日期:2022.10.19
主题归类:爱国贼
CDS收藏:话语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针对新品冬帽引发的风波,李宁公司新近发布了声明,致歉那些受到“困扰和冒犯”的人。而这些人即使想看看李宁的正式反应,可是也早早地不准备接受李宁的歉意。其中一些人,将李宁家的帽子争议视作大是大非的问题,他们似乎咽不下这口气。

事发原委很简单,李宁的新帽子被认为形似侵华日军的军帽,进一步地,李宁公司的某位日籍华人高管被挂出来——两相结合,致使那些疑虑深重的人得了证据,认定李宁是精日公司,是在打擦边球,挑衅历史定论,伤害民族感情,所以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宁方面一开始并不准备向这种“解读”低头,电商总经理和执行董事分别在各自社交媒体上发图,展示笠形盔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委婉地自证清白。总经理冯晔更配发图说,说消费者的“中国文化沉淀少”,“教育知识的传承少”,这番说辞火上浇油。

对李宁的讨伐逐渐汇聚为批评和批判两个流向,前一种批评算是客气的,多为自由主义者持有,他们认为李宁向来以国货自居,本次遇到滑铁卢,属于玩火一样的被反噬,是咎由自取。这类意见分子对风波作壁上观,颇有幸灾乐祸的意思。

较之上述,后一种批判的嗓门显然更大,愤恨难平,毫不掩饰诛心之论。李宁家的帽子成为这些人重温标准历史观的最新案例。这样的案例积攒了一长串,从赵薇的旗袍事件到“眯眯眼”模特风波,再到苏州和服事件……李宁帽延长了“罪证”清单。

让这个清单成为可能的,是一种在舆论场上日益激进的民间对日情绪。这种情绪相当广泛,它成为40年代生人直至新世代20后所共享的认知,借助于社交媒体平台的阶层穿透力,经纬交错令其日夜发酵,熏染后的视野笼罩大众,强化偏狭的流行思维。

如果仅仅把本次风波看成李宁公司的过错,不论是说它活该被反噬,还是说它就是居心叵测,批评者都将自己摘出来,虚假地以为事不关己,只要炮轰李宁即可。某种意义上,这是自保式、“捉坏人”的视角,放弃了理解事件的最重要角度。

李宁帽子这类风波之所以发生,关键的动力是民间大众在文化审查上日益浓烈的兴趣。而这种积极性之所以能被释放出来,一大原因在于社会本身的羸弱,独立性与包容性式微,单一的文化趣味取代多元共生的价值观,大众审查与社会贫瘠相互强化。

批判中一个突出的观点,准确说是不耐烦或厌恶,出现在李宁公司高管的自辩之后,它说“只想做回纯粹的消费者,而不是品牌的被教育者”。这当然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宣言,因为就在它拒绝李宁的文化普及时,却指责李宁帽的设计用心。

有人说对李宁帽的不满,乃至于对马面裙之类所谓“文化挪用”的反击,体现了文化上日益自信的坚定。这种判断恐怕也是不确。尤其是在东亚的文化圈中,捍卫文化之举往往暴露了慌张的文化焦虑,特别是在史观介入审美事件的情况下。

不合时宜的李宁被分发了一顶“大帽子”,这不是所谓消费者的“反抗”,也不止于对品牌的软性惩戒,它富含大众名义的审查意味,逻辑性地将个体纳入对象范围,正像苏州和服事件展示的那样。这恐怕才是类似事件的要害,一种看似无意识的蓬勃野望。

引用图作者:秃头倔人(李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