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北京大街上随便抓住一个长得像知识分子的人,问他,老颓是谁?对方一准会这么回答:是个有点老气的编辑。
确实,老颓刚过40,说话的语气总感觉像80多了。这不,刚才他在MSN上闪我:嬷嬷,晚上饭饭一下呗?我说:忙,快交稿了。对面回了一句:讨厌!谁还没有几个Deadline哈?来嘛!然后是一个一脸傻笑的小图标,居然和他一样是个坛子脸,瞧这寸劲儿。
老颓最近很得意,他刚出了一本书《过得去》,据说荣登俺们三联书店畅销书榜首,和俺自己在三联出的书一首一尾遥相呼应。这书大部分内容我以前都看过,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当时我就震惊了!我认识老颓比较晚,那阵子他刚刚娶了个年轻的媳妇,说话一口童音,谁知写出来的文字却稳如泰山,内容更是重如泰斗。敢情新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有名有姓的大小作家,都曾经是人家的“作者”。
我最喜欢的是《虎坊路甲十五号》和《农展馆南里十号》,在《读库》里叫做《老楼的老人》,写的是一帮老作家的故事。这篇文字最有趣的地方不是写了一帮老人的八卦,而是写了一个年轻人和老人们的交往故事。两种观念碰撞之后的火花,比自燃更耀眼。
这本书还写了宵夜的故事和北京城私家地理,读完后我感觉一股“禅意”贯穿其中。别问我什么是“禅意”,我也说不好,我估摸着就是和老头老太、中国文化、和尚尼姑、道士道姑、老子庄子、琴棋书画……等等老东西沾边的思维方式吧。估计很多人和我一眼,对“禅意”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我推荐你去看这本书吧,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完后终于对“禅意”有了个模糊的认识。
我的体会哈,禅意就是什么事都反过来想一想,和流行观点正相反,就禅了。比如老颓写路翎走路目中无人,和其它故意不打招呼的人的区别:“假装不见也是一种打招呼,各自相遇那一刹那,心电图上都会起些涟漪。”
再比如老颓写王朔和某长得“月黑风高”的作者被认错,说明“作者文如其人”的观点有多么地不靠谱。
还有老颓描写作家从维熙爱看人吵架,最后评述道:“明明是虚妄一场,可又老是忍不住凑个热闹。……这个说起来那是人的本能,不必奇怪也不必自责,关键怎么上一个层次说话。……会生活的人,即便是无聊透顶的生活,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你看,真正会写禅的人不写高山大川,而写涓涓细流,那才是真禅。
学完就用。我试着用“禅式思维”来分析一下老颓这本书,也发现了几处漏洞。比如老颓引用老子的话(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来评价东便门角楼“历经朝代更迭、天灾人祸,至今屹立不倒,自有它的道理。”这个逻辑我不能同意,比东便门弱的角楼多了,不都倒了吗?天安门比东便门角楼强吧?人家至今不也屹立得好好的?
还有,老颓写一家广告公司敬业,举例说老板为了录不到一秒钟的顶级跑车刹车声,带着录音师两下香港,花大钱到声音资料库里挑。读到这里我就震惊了,这应该叫敬业还应该叫浪费啊?
嘿,这不就是抬杠嘛?!这事儿我熟啊,这几年没少抬,为此得罪过不少朋友。我明白了,所谓“禅意”就是脑后生反骨的意思,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那么一点点“禅意”,只不过老颓把它写了出来。谁说“禅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不答应!
说正经的。我体会,“禅意”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一个人得用一辈子来修习。抬杠只是初级阶段,不过却是必经阶段。你要先养成抬杠的习惯,再慢慢学会抬杠的技巧,最后在抬杠中把自己夯实,灵魂便会升起,直达禅意。
每日一歌:Stephen Schlaks-《Blue Dolphin》:
我听过的有点“禅意”的音乐很多,一时找不到,只能放一首略微有那么点意思的一段音乐上来,大家凑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