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领域,改变”国进民退” * 旨让民间投资接捧政府投资成为拉动经济主力 * 引导游资进入实体经济,纾缓资产泡沫堆积 * 相关领域的改革,包括制度体制等仍需完善和加力 作者 沈燕/尹源婷 路透北京5月13日电—当中国政府两年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渐近尾声时,培养政府投资的接棒者以及经济内生动力刻不容缓,打破垄断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无疑是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平稳增长的关键. 中国政府日前下发文件,明确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垄断禁区,包括电信、石油天然气等,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同时,显然也在纾缓资产泡沫的堆积. “政策方向是对的,应该打破垄断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称,”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也有助于改变金融危机时期加剧的’国进民退’现象.” 但她同时指出,目前政策只是明确了民间投资可以进入的方向,但能否真正打破垄断以及民间资本如何进入还需从制度上完善,相关领域的改革力度也需加大. 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称,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行业和领域. **疏导社会资金** 尽管中国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创造GDP(国内生产总值)占总值的60%左右,解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但在融资、市场准入及政策支持等诸多方面,享受的待遇与具垄断地位的国企则有着天壤之别. 眼下,虽然依赖庞大政府投资的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复苏中一枝独秀,但经济内生动力的不足以及政府投资不具可持续性均也让中国经济前景蒙上阴霾. 祁京梅指出,改革开放30年,中国虽然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但在一些领域垄断却愈演愈烈,尤其是近两年应对金融危机,社会资源及资金再次大量集中在国企,不仅加剧了”国进民退”,令社会收入分配更加不公平,也使得大量的社会资本无处可去,只能流向股市、房市等领域,加剧了资产泡沫的形成. 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商品批发零售、现代物流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电信、石油天然气、电力和水利工程. 她认为,打破垄断领域允许民间资本介入,无论从收入分配改革,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市场公平环境,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等均有好处. 这一观点也得到银河证券分析师郝大明的认同.他并指出,引导民间投资的合理流向也事关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以及管理通胀预期,”若没有好的投资渠道,资金可能流向房地产炒房价,另外与通胀也有关系,否则将会炒商品,抬高CPI.” 中国年初确定今年GDP增幅目标为8%,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目标3%左右.4月CPI同比上涨2.8%,创下18个月以来高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则同比上涨6.8%. **改革仍需加力** 虽然中国本周公布的经济数据仍显光鲜,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以及在微观领域、行业准入等多方面仍存在法律制度的缺失,也让新一轮改革的呼声渐强,而打破垄断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或许只是开始. 意见还明确指出,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并利用产权市场组合民间资本,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发展成为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集团化公司. 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彭龙运认为,目前的政策只是体现了一个积极的姿态,还需要在制度设计以及市场准入机制等方面细化,民间资本进入後如何体现待遇与国企公平一致,尤其一些垄断领域,如石油、电信等,并不是小额资本就能够进入. 祁京梅也提到,企业的公平竞争并不仅仅是在市场准入方面,还要体现在定价权、决策权等方面,让国企的”保护大伞”越来越小.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一说要调整油价、水价,通常都是垄断经营的相关国企提出,最後涨价带来的好处是垄断企业享受了,而买单的却是老百姓,并没有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机构.”她指出.(完) (北京中文部李然对本文亦有贡献) –审校 张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