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不能好高鹜远 中国不能以举国体制搞尖端技术   2010-6-26 南方都市报       由于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许多出口主导型的企业面临覆灭之灾。       一些人士认为,这正是倒逼中国产业升级的良机,而另一些人认为,面对紧缺的资金、低素质的劳动力、明显不公的激励机制,中国的产业升级又能升到哪儿去?       中国产业升级并非一步登天,升到以高科技企业为主,而是上升到以标准化、精细化的制造企业为主,在产业链条上向前跨出一小步。       中国的制造业具备从低端发展到中端的能力,通过户籍改革与职工培训,将出现世界最大规模的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产业队伍。通过标准制订,最大程度地降低中国小农与小作坊经营模式。与此同时,政府进行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率与公民社会、市场社会匹配,使出口与投资主导转向以内需与投资主导的经济,这不仅是倒逼制造企业,也是在倒逼政府提高行政效率、降低针对企业的各种行政费用,改变恶劣的市场行政分割现状。       目前中国创业板颇具特色,仔细观察这些企业,并非真正的高科技企业,而是沾上高科技色彩的精细化运作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比如饱受质疑的海普瑞,被讥讽为猪小肠上的劳动密集型高科技企业,抛开这样的质疑,我们看到的是一家质量受到国际市场肯定的、以标准化进行生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以及销售渠道通畅、质量得到保障、从医药向日用品过度的企业。       除了海普瑞之外,其他被看好的医药企业都具有上述相同的特征,甚至IT行业也出现了上述趋势,员工众多、渠道通畅、技术被市场接纳。相比而言,美国生产新药周期十年、投资10亿美元以上,而我国制药企业投入数百万元已经算多,就投入与技术而言,中美还无法相提并论。       中国的创业板没有真正的高科技企业并不足惧,只要比现有技术略高一筹即可。应该担心的是,这些企业获得了比真正高科技企业更高的溢价,混淆视听,妨碍了其他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上市。       我国有历史教训。我国作为茶叶大国,从清末后出口大国转到印度,原因是我国茶叶以小农经济模式运作,在生产、技术等方面没有标准可言,现在又加上了化肥与农药的滥用。1833年,东印度公司丧失了对茶叶市场的垄断,把茶叶生产重心从中国转移到印度,成立委员会,从中国移入茶种,从育苗到移栽到收获,有严格的标准体系,而中国茶叶在国际贸易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小。这样的悲剧不能再次上演。       中国产业与其说升级,不如说转变更合适。升级不等于抛弃制造业,一味发展尖端科技,从资金、技术与人员来说,并不现实,或者倾举国之力,花费成本巨大,对消费型经济反而不利。上世纪5、60年代,我国倾举国之力发展核工业,虽然是国防必须,对于我国的经济未带来收益。       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不发达、市场行政色彩浓厚、投资新品研究的比例仅为发达国家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绝大多数企业不敢也不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真正花巨资投资高新技术、进行产品设计的企业会尝到被仿冒者一棍子打死的苦果。       在压缩过剩产能、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背景下,市场型企业在主动进行产业升级、主动扩大内需。       以出口为主的低端制造企业日子越来越难过,香港商会认为沿海有数千家小型企业会因此倒闭。笔者有记者朋友采访了国内知名的缝纫机企业,以内销为主、产品升级换代较快的企业还能够应对成本上升的压力,而以外向为主的企业一筹莫展。笔者上周到广州参加粤商转型小型论坛,出口企业正在进行产品更新,所有高碳的家电产品更新为低碳产品,如热水器等家电企业,而星期六制鞋前几年已经转到内销为主,满足国内中产阶层的女性所需,款项与国际趋同。       位于纽约的顾问公司Rhodium Group创始人、中国业务负责人罗森(Daniel Rosen)说,10年来,中国的消费大幅增长,尽管事实上是有30%的收入被用于存款,剩下的大部分被用来买房了。经济学家们预测,未来五年中,政府将通过继续在某些消费品上提供补贴等刺激措施提振支出。因此,满足国内消费所需、产品质量提升、品质设计与国际接轨的制造品,会受到城市中产阶层的青睐。       这就是未来中国的产业升级,也是中国式的高科技,不必好高鹜远搞什么尖端创新,而是提高质量标准,加上改良产品的性能、外观,培育出高素质的劳动力,以及了解市场的行政官员,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就会得到提升。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 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Originally posted here:
产业升级不能好高鹜远 中国不能以举国体制搞尖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