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以前,拉美各国比今天的中国和美国的关系还要好,也同今日中国一样是美国的原油、汽车、电器和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区域,还同中国一样购卖了很多美国的债券,只是外汇储备没有中国这么庞大。但是,正在经济学家们为通胀还是通缩争论不休时,拉美各国经济迅速陷入长达十几年的萧条。


同样是
1985年,美国商品开始撬开中国的市场大门。美国经济开始从拉美转向中国等所谓的金砖四国。20多年了,中国经济目前呈现的特征,和当时的拉美各国一模一样。那么,我们有权利发问,中国经济是否也要陷入长达十几年的萧条呢?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中国的
2010年和拉美的1985年。


第一个特征,基尼系数接近。
1970年,巴西(试举一国)的基尼系数是0.2261985年经济泡沫破灭时,巴西的基尼系数是0.5221985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2862009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90。国际对基尼系数设置了一个警戒线,标准系数为0.4。中国和当时的巴西一样,大大超过了国际警戒线。


为什么首先谈这个数据呢?因为在经济增长时期,最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的就是贫富差距。也就是说,贫富差距是最后经济走向萧条的主要原因。中国在短短的
25年的时间里,贫富差距拉得如此之大,实属罕见。现在,中央政府靠发750亿失业救济是杯水车薪,不会起多大的作用,经济长期萧条的局面不会轻易改变。


第二个特征是出口和投资的发展模式相同。
1985年以前,巴西依托和美国经济的依存关系,从一个极端贫困的国家,迅速成长为世界钢铁、汽车、化工、航空和农产品的提供者,有长达6年的时间,依靠出口和基础设施投资,使经济增长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但是,接下来,在通胀和外债的内外作用下,巴西这个经济巨人应声而倒,陷入十多年的萧条。


中国也有
6年时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增长。同样,依靠的是出口和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两样东西,都是巴西经济主要的增长点,也是整个拉美经济的发展模式。一夜之间,经济萧条说来就来。在经济萧条到来的时候,巴西和今天的中国一样,因为贫富差距太大,政府失去了民众的信任,失去了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对经济萧条没有回天之力。


第三个特征和美国经济的依存度太大。出口赚的钱,变成了美元,无法换回相应的财富;而进口的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均在上涨,铁矿石、铜铝镍锌锡、各种磁材和农产品价格都在大幅上涨,全部进口品的成本都在上升。这与
1985年时的拉美是一样的。当时拉美各国根本没有防备,因为加大发行的货币支撑了这种不正常的消费力,结果,对通货膨胀淬不及防,说来就来了。


与拉美不同的是,因为担心人民币的贬值,中国民间投资人还将人民币购买了大量的黄金。
2009年以来,国际黄金市场的最大买家是中国投资人,占整个市场购买力的73%,而进入2010年,国际市场90%以上的黄金都是中国人购买。现在的情形是,黄金泡沫将是所有大宗资产泡沫中第一个破灭的。中国财富损失将会极为惨重。

2009年,中国还对开发商和炒房客进行了补偿。在新增的货币当中,补偿给开发商和炒房客的财富,至少到达3万亿。尽管同拉美相比,中国没有外债,但是,仅仅一年的时间,中国地方政府新增债务4万亿,是整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总额达到7.38万亿。据测,2010年,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将突破10万亿。相对GDP来讲,政府债务比巴西当时的债务总额要大得多。


萧条不可避免,也许一夜之间来临。中国经济重蹈的不是日本的覆辙,而是拉美的覆辙。要勇敢的正视这种危机,更要尽快的刺破房价泡沫,政府补偿给开发商和炒房客的财富要收回来,还给全体民众,减少贫富差距,这样,也许中国走出萧条要比拉美少花点时间。

请看原文:
牛刀:中国经济正步入拉美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