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生“输在起点”
南方人物周刊
2010-07-08
何三畏
传统社会主义时期,你一生的道路和命运,在你出生时候,已经被写入一个公开识别的条形码,注册在社会的档案里。你出生在农村,还是城市;出生在小城市,还是大城市;出生在省城,还是出生在京城,你受成长的环境,升学的机会,是不一样的,或者是很不一样的。此外,即便你出生在大城市,但你是普通市民,你是企业子弟,你跟“大院子弟”,还是不一样的。君不见,今天的每一个城市都有几所“著名幼儿园”、“著名小学”、“著名中学”?而它们在一个城市内的分布,拿省城来说,它就在省级权力机关附近。次一级的“著名学校”,就居于市级权力机关附近。再次一点,到各厅局级,至少也有“自己的机关幼儿园”。说白了,它们就是权贵子弟学校。
那个年代,国家再穷,在一个城市重点投入一两所中小学,那还是可以建得不错的。至少在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就有“世界上最好”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此后,政府越来越有钱,全国各地毫无例外地坚持了用公共财政向少数学校堆积的“不平等教育原则”,“重点学校”的办学条件更上层楼。与此同时,由公立学校产导的教育市场开始形成。完成了“优质教育”的大门只向权力开放到向权力和金钱两条通道开放的历史转变。
不过,目前,“教育公正”和“均衡投入”已经成为有关官员的正式会话,“重点学校”的称号大概让人想起“大力办好重点学校”时期的“不均衡投入”吧,所以,现在一般称为“著名学校”了。“著名学校”向社会叫卖受教育权。面对“著名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巨大差距,学生家长毫无讨价还价能力。以至要通过市场掮客或权力线索而暗通款曲才能购买得上。但还不是“教育市场化”的全部味口。“著名学校”纷纷随着城市扩张的步伐走出市中区办“分校”,以及“公办民助”,或者“民办公助”。其实质就是引入公司化的收费主体,完成了收费“合法化”的转变。
这一“改制”在省级城市的第一浪潮已经过去,地市级城市正开始战斗。中国青年报2010年7月2日报道了某地级市在“改制”过程中的事件(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7/02/content_3305436.htm)。它被概括为:教育局长自任董事长,“购买”国立学校实行高收费。这个故事其实是两部分:一是国有资产私有化的别具风光的过程。年前,某省一个拥有几所类似学校的“教育集团”发生教师工潮,当地的人们才发现集团老板是如何在教育改制的轨道上发财的。其二,是“改制”后的学校实行高收费,构成对平民子弟受教育权的剥夺。然而,这不过是在“复制”上级城市已经完成多时的“模板”,也就难怪当地政府对媒体的批评喊冤叫屈。
以下这个现象也许可以说明这一“改制”的浪潮在大城市之风糜:新时期中国的城市一般扩张了一倍以上,假如原来某个城市有一百所中学,按以前的传统,是按阿拉伯数字编序的。但在笔者有限的观察里,未见一个城市新区的学校,是在原来的排序基础上,从一百零一,一百零二……编排下去的,而都是原居于市中心的“著名学校”的“分校”及与它们的“互助”学校。它们往往穿着“XX外国语学校”,“XX实验学校”的马甲。最豪华的新兴住宅区,就是最著名的“分校”和“公私互助”学校,以次而降。几乎差不多有一点点“名气”的公立学校的招牌,都参与了这一改制的分肥运动。
眼下正是中小学生“升学选校”时节。教室里考学生,社会上考家长。它已经活脱脱成了一个“拼爹”的残酷游戏。2010年7月3日,某省会城市的“著名学校”宣称向全省招考200名高中生,6000名学生报考。红了眼的家长们挟数十万重金投奔而来,只怕买不到这一份“优质教育”。实际上,有三个轮级的收费路线图供他们选择:“本部”,“分校”和“互助学校”。家长们只要按规定投入这个缴费竞争游戏中。
其实,教育资源的紧张和教育市场的疯狂,是人为培养的。如果承认每一个公民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便不会堆砌远离平民的“重点学校”;而任何时候开始,实行相对均衡的教育投入和资源调配,已然形成的不平等便会迅速瓦解。不平等学校建制,事实上成为了等级教育的载体,背离了现代教育的精神,使一代又一代的平民或贫困子弟的梦想被断送。当然,公立的“重点”或“著名”学校也是有必要的,但它存在的原则应该是公正,是“有教无类”,智力面前一律平等,而不是金钱无敌。但公立“著名学校”既已被送到市场上去狂奔,还衍生出了“合法收费”的载体,回归教育公正的道路就更加困难了。
(2010-7-5)
请看原文:
多少人生“输在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