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议不公开 公正哪里来?   童大焕—2010年7月7日星期三       历时数月,重庆忠县利用手机平台展开“民评官”第一批试点终于结束。因为参与人数少、范围小, 评议结果不公开,也不作为干部考核的指标,只是报给了县里少数几位领导参阅。此项工程负责人称,试点并不会停下,还会相应扩大。(7月7日《重庆日报》)     这是一个无奈的决定。公开评议,不公开结果,很矛盾。群众参加了评议,当然有权知道结果。但是由于参与者太少,公开似乎也不公平。据悉,在此次试点中,当地组织部针对试点的新立镇领导班子的评议,先后发送了4次信息,随机共抽取了4400名移动手机用户参与了民意调查,但收回全回复的仅有100人。但结果不公开,无疑又会使群众进一步缺乏对此项工作的信任,导致参与者更少。     事实上,仅有结果公开还远远不够。如果只有结果公开,而没有过程公开,那么,结果会不会是被“处理”的结果、公开会不会“选择性公开”,都还是个未知数。那样,人民群众将还会有一个疑问:我为什么要花费对我自己没有任何益处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陪太子读书”?而要过程和内容全公开,成本无疑将变得非常的巨大。     还有,如果过程及过程中的内容没有公开,所谓的公开评议,会不会成为干部同僚之间彼此竞争甚至互相倾轧暗中告密的工具?尤其是在群众参与性并不太高的情况下,干部们要暗中动用各种社会力量进行手机评议,是很容易左右评议结果的。不知有关部门是否想到这些问题?     即使上述担忧一切都不存在,手机评议这种形式虽然也方便、快捷、甚至成本较低,也让基层群众有了对干部考核的表达空间,但也存在很多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如设置的指标太少,将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领导班子或者干部个人的工作情况;如果问题太复杂,群众参与难度增大、积极性自然降低;没有手机的群众意见表达被自然屏蔽,并不符合民主社会“一人一票”的基本原则;万一遇到对干部造谣中伤的行为,由于这种评议方式对干部本人是隔离的,信息传递难免出现单向性特征,干部本人无法知晓也无法辩解;同时,由于干部所处岗位、职能不同,一些特殊岗位如城管、城建、计生、公安部门的干部本身的群众满意度天然较低,等等。     由是观之,虽然手机评议之类的办法形式新颖,也许从有关部门的政绩角度来说容易吸引眼球,但这类评议本身似乎并不具备民主政治本身的核心价值,也不太具备推广价值。干部任免的民主方式,还是要老老实实回到政务官靠选举事务官靠考核的本位上来。在这些核心问题上,哪怕今日进一寸明日进一寸,也比轰轰烈烈的花拳绣腿强。 (作者为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Original post:
评议不公开 公正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