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聿笑笑 | 评论(2) | 标签:德云社, 相声, 文艺界, 戏子, 何云伟, 李菁, 清流, 杂谈

作为观众,咱不能了解真正的细节内情,仅从他们平日里曝光的言论,也能察觉到何李与老郭之间的区别日益加大,老郭提起何云伟,有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整天把自己弄得跟老艺人似的!”调侃是真的,但也有点儿夹枪带棒的小贬损。

其实,郭德纲和李菁本来就不是一路人,李菁的成长,是个“乖孩子”,甭管多喜欢相声、快板儿,那都是爱好,还是好好学习,上个大学拿个文凭的。他的“正经本分”和郭的“市井桀骜”本来就有抵触,当初走到一起,肯定有志同道合、互相欣赏,但也有现实所迫的搭伙儿,那种时候,生存都成问题,名利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求同存异太容易了,所以同患难易、同富贵难,如今大家有了成绩,不再潦倒,分道扬镳,是注定的事儿。当初“反”出德云社的徐德亮也是李的发小之一。

何云伟,也是如此,其实骨子里,是个胆小谨慎的人,和李菁很是一路,而他的很多天赋已经开始让他越来越自信,要我说,他早就该离开德云社了,本来相声行业就是如此,徒弟翅膀硬了,自立门户,理所应当。马季对于侯宝林,不也如此,甚至迫于历史原因,做过更狠的事儿。

相声不是京剧,一个人也能撑起门面,不团结、窝里斗、少义气是这门儿艺术的天性。记得看过一部老电影《方珍珠》,年轻时代的侯宝林先生在里面有过非常精彩的演出,这是根据老舍先生的原著改变的,虽然黑白影像确实老旧,但故事感人,表演精彩,侯先生饰演的一位旧社会的相声艺人,就是善良、胆小、难免自私的人物,很有典型性。

其实艺人的地位一直很吊诡,因为“玩意儿”实在太好太美,可以被拥趸们捧上天,顶礼膜拜的同时,又终究摆脱不了几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社会歧视。

解放初期,从“戏子”变成“文艺工作者”,甚至可以和文化名流、文学泰斗们携手走进“文艺界”,不再被歧视为“戏子”,成了“艺术家”,这绝对是好事,一段儿虽也有点儿过于激情、但起码颇显清流的50年代,但“史无前例”毁了这一切,被请进象牙塔的艺人,刚激情昂扬了几年,又被集体提留出来,成了最先被批斗的牛鬼蛇神,那种被愚弄后的愤怒,必然造成更深层的自暴自弃,80年代,那清流似乎又有点儿回光返照的迹象,但30年的名利冲击,彻底把一切打回原形。水至清则无鱼,可弄得跟今天的墨西哥湾似的,也不成啊。

而最让人恶心的地方就是,明明已经从内心深处彻底走出了“文艺界”的象牙塔,而表面上,还要拿出“德艺双馨”的派头,并对敢于把撂地儿艺人的本色拿出来的老郭颐指气使骂“三俗”,就太有点儿衣冠禽兽的卑鄙、沐猴而冠的可笑、一百步笑五十步的荒诞了。其实也可以理解,老郭的行为举止,对于他们实在是最无情的讽刺了,甚如当众揭他们的画皮。

至于老百姓,我们消费娱乐圈中人的悲欢离合,本来就不怎么高尚,有什么资格拿道德两个字判决别人,其实中国的娱乐圈最无奈的地方就是,被消费虽然是份内的事儿,但被消费过度,承担了他们本不该承担责任、压力和不满。没办法,虽然他们很无奈、很委屈,但好歹也是所谓“既得利益者”,比起更广大的普通人,他们最好还是选择夹起尾巴做人。

老郭是另类,他就是要甩开了大尾巴做人,成名前后,都如此,决不低头。他匪气、江湖气,但他也有骨气,不讲理,胡搅蛮缠,但好歹他还不装德行。虽然有可气,但在这个以装孙子为主流的时代和社会,他的不羁总难免钩起太多人内心的同情和共鸣。

真的讨厌、憎恨、仇视老郭的人,自然希望离开他的人越多越好,现在还有个曹云金,也是羽翼日渐丰满,他倒是和老郭有一样的轻狂劲儿,谁知道将来会怎样,我看只要是相声演员,真的到了有能力自己撑起自己的事业,肯定要单飞,大树底下好乘凉,但那要看你自己到底是什么?是小蘑菇、还是另外一棵日益枝繁叶茂大树。

唯一希望的是,不要有人、有势力,再逼迫何李或其他德云社成员,做出马季当年的无奈之举,否则,那真是历史的大倒退了,我辈的大杯具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51d300100kos9.html

文聿笑笑的最新更新:
  • 以事实为依据此事古难全 / 2010-08-06 12:02 / 评论数(0)
  • 所谓成功 / 2010-08-04 11:51 / 评论数(1)
  • 下注荷兰 / 2010-07-10 17:48 / 评论数(2)
  • 荒谬的“艺术足球”说 / 2010-07-10 10:41 / 评论数(0)
  • 为荷兰队鼓掌 / 2010-07-07 22:07 / 评论数(4)
  • 请看原文:
    何李早该离开德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