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对牛乱弹琴 | Playin’ with IT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9日,  已有 12 人推荐


《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的文章,总能引起行业的讨论和思考,比如他提出的长尾理论,比如免费经济学。这一次他断言:Web已死。Wired杂志的原文:The Web Is Dead. Long Live the Internet

插一句,新浪的中文译文在这儿,不过新浪把Web、Web sites全都翻译成一个词“网站”,弄得文章的意思完全混乱,好像Web的发明者Tim Berners-Lee当年只不过发明了一个网站。此外,把Push技术翻译成“强迫”,也相当搞,倒是很贴近新浪们的思维模式。我的疑问是,译者不懂,新浪编辑也不懂吗?

言归正传。不出所料,安德森再一次引起激烈的争论。我猜测,由于《连线》杂志弄了个昂贵的iPad版应用,首期大获成功,安德森受到启发,才有了Web已死的结论。但我非常怀疑连线那个iPad应用是否会持续成功,尤其是等到大家尝鲜的意愿降低之后,是否还会对这个一期杂志超过500兆的大块头感兴趣。

安德森提供了一张美国互联网流量比例图,来证明Web已死。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所有互联网应用类型的比例都在下降,只有视频在上升。但视频是什么?起码对YouTube这样的主流视频网站来说,视频仍然在Web上传输。而且,视频是大流量应用,访问一段视频所占用的流量,可能超过访问几百个网页,视频占比高毫不奇怪。在所有的互联网应用层协议中,HTTP协议迄今仍然是适应性最广、承载能力最强、最普及、发展最快的协议。

作者说,人们经常把Web和Net搞混,但我觉得恰好是作者自己搞混了。作者认为,商业的牟利性,会让Web趋向于封闭、私有,并且会通过精细化的用户体验,直接让用户掏腰包,而不是通过漫无目的的横幅广告赢利。同时,商业的积极介入,让大者更大。比如Facebook控制了超过5亿人的私密交流,与其说它是个Web站点,不如说它自身就是个网络。再比如,排名前10的网站在2001年占据了美国31%网页浏览量,在2006年占40%,而到了2010年已占到约75%。

这真是概念混乱到无以言说。Facebook再大,也仍然是Web的一部分。你即使只通过iPhone应用访问Facebook,你也仍然是在访问Web,只不过换了个访问方式而已,不是通过浏览器,而是通过应用。而且,封闭、私有与否,跟Web毫不相干,这只是个访问权限控制的问题。

在任何领域,大者恒大都是一种常见现象,在Web上,大网站也同样更容易获得用户、流量和收入,但Web上的大者,却并不总能保证恒大,2000年之前,AOL才是真正的巨无霸,2004年之前,你听说过Facebook吗?

我更愿意把《连线》的这篇文章,看成是唱给乔布斯的赞美诗。作者对iPad备加推崇,却似乎忘记了,iPad上绝大多数需要联网的应用,联的那个网,仍然是Web。

实际上,Web技术的发展,让Web变得越来越无所不能,这正是移动互联网能够风云突变的最关键的前提。同时,移动互联网的迅速进步,不是弱化了Web,而是更加强化了Web的地位。

这篇文章也确实提出了一个问题,只是没有作者演绎得那么宏大。这个问题就是,以应用程序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是否将完全替代手机上的Web浏览器。如果文章的标题改成《手机浏览器已死》,或许更恰当。这可能是这篇文章提出的惟一有价值的问题。

在苹果的App Store中,你输入“Twitter”搜索,可以找到3000多个iPhone应用。而实际上,Twitter自己既提供了适合手机浏览器访问的移动站点,也提供了官方的手机应用(iPhone版和Android版)。

在iPhone上打开浏览器中的Gmail,其体验与本地应用几乎无差异甚至更好,但用户可能还是更喜欢打开一个应用而非浏览器。

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并不是Web已死,也不是商业的力量,而是手机自身的局限。手机不方便输入,浏览大网页也很成问题,应用成为最简洁、最直接的访问特定Web服务的方式。即使YouTube已经完全支持手机浏览器,你或许还是喜欢直接打开YouTube应用,而不是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www.youtube.com。但在桌面上,你却通常不太需要一个YouTube应用,因为浏览器已经足够方便。

此外,3000多个Twitter相关应用,总有一款可以满足你的特定需求,这也是手机作为一种个性化设备的特点之一,也是App Store长尾模式的魅力之一。手机应用的日益丰富,为Web带来更多个性化色彩和新机会。Web不但没死,它正在准备迎接更大的辉煌。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