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最近,北京“人口爆炸”成为重大新闻。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1755万人。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常住人口年增50万人以上。而据北京市人大专题调研的数据,2009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72万人。尽管两个数据相差217万人,揭示的却是同一个事实:北京市人口规模处于失控的状态。
毫无疑问,北京不能成为北京人的北京,用那些违反法律精神的歧视性规定控制人口肯定不可行;但是,北京应当成为北京,不应该因我们这一代的短见被毁灭。北京人口规模的控制,实际上早就引起了重视。1983年《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就要求采取强有力的行政、经济和立法的措施,“坚决把北京市到2000年的人口规模控制在一千万人左右。”然而,据北京市计生委的预测,北京市常住人口在2015年将达到2300万人,2020年势必突破2500万人。经验告诉我们,情况只可能更为严重。
多年来北京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失控,需要检讨的首先还是首都的功能定位。影响北京市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持续至今的经济主义、发展主义思路,将北京改造成一个巨大的工业和经济中心。
据统计,自1949年至1982年,北京的建设投资,用于发展工业的约占45%;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占88%,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0%,重工业的比重超过了重工业基地的上海和天津,仅次于沈阳。另一个统计显示,在此期间,工业总投资共121.5亿元,而同期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仅77亿元。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市骄傲地宣称已经成为“综合性产业城市”:在全国164个工业门类中,北京具备149个;其中钢铁、石油化工、塑料、合成橡胶、汽车、内燃机、胶印机、发电设备等主要产品,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的城市功能和经济结构,在各国的首都中极其罕见。
因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运动中,首都建设方针也成为拨乱反正的对象。新上任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提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的问题。此后,北京市开展建国后第二次大规模的城市总体规划。1983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原则批准《总体规划》并作《十条批复》,明确北京的城市性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去除了“经济中心”、“现代化工业基地”的提法。1993年中央批复的第三次《总体规划》,再次明确北京的城市性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2005年开始执行的第四个《总体规划》,将北京市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再次做出“去经济化”的认定。
然而,这几个《总体规划》得到有效的执行吗?事实上,北京仍然在打造巨无霸式的经济中心,各区县激烈竞争GDP,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打造这个中心那个中心,推动地价和房价高涨,CBD大规模扩张,竞争大楼的高度……同时,早就提出的北京城市功能的分散和转移、卫星城建设,围绕华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布局调整则仍然是纸上谈兵,乏善可陈。北京人口数量和私车数量的无序增长,导致城市不堪重负、环境恶化、资源难以维系,就是最直接的说明。
可见,只要北京仍疾驰在建设“包揽一切的万全中心”和经济中心的高速路上,北京的人口控制就无异于缘木求鱼。几乎可以肯定,如果不改变目前的发展思路和管理水平,北京城市状态的恶化无法扭转。因而,迁都的可能性经常被人提起。真正需要反思的是,人人都知道有问题,知道这样下去不行,然而,我们似乎失去了制衡的力量,失去了为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治理的能力,只能朝着危险的方向疾驰。这才是真正可怕的。http://view.news.qq.com/a/20100828/000009.htm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