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某媒体独家报道《八个复旦教授招不进一个国学“天才”》。8月27日晚,复旦大学回应称,“复旦八位教授从未联名写请愿书,也从未称赞孙见坤是‘国学天才’或‘奇才’……个别媒体对复旦大学录取孙见坤事件的报道有诸多不实之处”。8月29日,当事记者发表回应称,国学“天才”报道不存在虚假成分,但她的回应缺乏说服力。
要厘清“国学天才”神话,必须回到最初的报道之上。在我看来,该报道诸多细节可疑。
先说“国学天才”,当事记者回应说这是“人们对孙见坤的一种称呼”,这种申辩很难经得起推敲,“人们”也曾称呼李一是神仙呢。综观整篇报道,“国学天才”的唯一语源,是陕西一高中老校长称孙见坤为“国学小天才”。可在报道的大标题中,却赫然变为“国学天才”。去掉一个“小”字并非无关紧要,“国学小天才”只是长者对孩子的一种不无爱怜的赞誉,“国学天才”则直接升华成了一代天骄。而报道的第一句话甚至直接称孙见坤作“天才”。于是神话诞生了。
关于“国学天才”,除了高中老校长的言论外,还有两个支撑,一是复旦八位教授的请愿书,但已被校方否认(后面会详谈);二是孙获奖的两个杯赛。一个是央视举办的“开心学国学”,其实是开心辞典的特别节目,属于娱乐节目。至于博雅杯,相对较严肃,但也只是人文知识竞赛,属于复旦自主招生的参考指标之一而非决定因素。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丁光宏就曾说,绝大多数博雅杯获奖者并不能被复旦录取。
对于质疑,当事记者有个万灵药丹,那就是“国学天才”也好,“几年读2000本古籍”也好,都是别人说的,她只是引用。这很值得探讨。新闻记者的秉笔直书,是建立在充分的论据以及对论据的严格审视之上,如果道听途说乃至夸大其词,报道极可能失实——即使未必有意造假。
在不少核心细节上,报道内容也值得商榷。孙见坤今年高考553分,是差复旦大学破格录取线6分,而不是差复旦大学录取线6分。复旦大学今年在陕西最低录取线为639分,孙差86分。(编注:陕西省今年文史类一本录取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为559分)换言之,孙不是差6分没被破格录取,而是差6分没被“破格”地破格录取。这个相当重要的事实,在新闻里却全无踪影。
至于最重要的细节,即八位教授是否联名写请愿书的问题,复旦大学正面回应“从未有过”,当事记者的回应却含糊不清,始终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请愿书的存在。实际上,有高校工作经验的人凭常识即可知晓,请愿书一说近乎天方夜谭。八位教授联名上书请愿,那不止是学界事件了。在请愿书这一关键细节上,复旦的回应显然更加清晰可信。
其实,我也愿意祝福孙见坤在4年后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复旦研究生,但我决不相信这个“国学天才”神话。也许孙见坤确如复旦大学所说,是“在中国古典文化素养方面具有极佳的学术潜力”的人才,可这和“国学天才”是两回事。学术打假者方舟子近日称,孙见坤的博雅杯获奖作品《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不过是东抄西凑普及山海经的大路货,再加上一点自己的胡思乱想,看不出有任何过人的国学修养”;而孙见坤的《祭——纪念国父逝世八十五周年》一文,则涉嫌剽窃自秦孝仪《蒋公纪念歌》。这让“国学天才”神话进一步濒临破灭。
要言之,孙见坤的遭遇本具备相当的新闻价值,反映了大学自主招生权力与地方招办权力之间的冲突,完全可以就此话题深入展开调查。然而,一篇可以做得很深刻的报道,最后却可能误导了读者,甚至可能伤害当事人,令人惋惜。不过,“国学天才”神话只是我们遭遇的诸多神话中的一个,也许还是伤害性最小的一个,其恶劣程度至少远逊大气功师严新、神医胡万林、仙人李一等神话。国人为何总是喜欢制造神话,也容易相信神话?这背后藏着怎样的新闻积习,又有着何种社会土壤?我们应当继续寻找答案。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