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ohmymedia.info/?p=3688

五毛党的网络江湖

CCN记者 张 蕾 北京报道



2004
10月开始,长沙市委外宣办坚持每天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送《长沙舆情快报》。他们从市委办公厅、市委党校等单位选聘了一批网络评论员,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网评员底薪600元,按发贴量加薪,每发一帖,键入“网络评论员管理系统”进行统计,一帖“五毛”。

五毛党和普通网友面对冰冷的电脑,展开舆论争夺,即使现实中身份虚幻,却在网络上真实的对立。他们言语间流露出不满、讥讽,甚至谩骂。

他们活跃在网络论坛。但是,部分政客却要极力证明他们不存在。在某些官方的表述中,他们引导舆论,构建社会和谐。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公权力试图绑架舆论。

五毛党的存在,表明当局面对网络舆论,压力巨大。

 

网评员的前世今生

在谈论网络评论员时,许多官方表述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让网评员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李光华在湖南省官方网站红网论坛上的网名是:上网为公。他并不介意记者称他为“五毛”。因为 “已经习惯了。”他甚至笑称,“我是五毛的头”。

两年前,湖南省衡阳市委宣传部新闻办副主任李光华投身商海。至今,他依然保持着“受党教育多年干部”的谨慎作风。回忆起“五毛党”生涯,李光华内心充满了自豪和荣誉感,同样,更多的是困惑。

在李光华看来,网评员最大的意义是联系群众和政府。“比如网友们反映的各种问题,包括告状无门,上访无果,环境污染,子女升学等问题,我每周都会组织网评员收集,编辑成舆情简报直接上报市委书记,由他责成相关部门限期办理,为百姓解决不了少实际问题。”李光华大隐于网的自豪感来源与此。

在网络极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政府官员日益重视网络舆论。人民网的调查显示,遇到不法侵害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显示,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舆论关注的占30%,显示出互联网巨大的舆论影响。

网评员的出现表明当局对网络舆论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让李光华困惑的是,为什么诸多网友对网评员一致口诛笔伐,甚至讥讽为“五毛”?

李光华并不认为五毛党像网友所说的那样,“为了利益而丧失自我”。“我们做事都是出于本心。所谓‘出卖自己的灵魂’,这只是不同政见者的说辞而已。”

“网络评论员”最早出现于南京大学官方网站上,在“小百合BBS”拒绝按照官方命令进行整改,宣布关站之后,南京大学校方在原域名上开设官方版本的南京大学BBS,指令学生会干部及部分“上进人士”为网评员,纳入学校勤工助学体系,根据每月的考评结果给予补助。

这些网评员发布对学校有利的信息,跟帖抵制负面信息,同时对校内外网站上有关学校的重要信息及时上报学校网络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这种有效的引导网络舆论方式,很快做为先进工作经验推广到全国——媒体报道显示。随后,江苏宿迁、福建泉州等地的政府和高校,都效仿建立“网络评论员”制度,
网评员以普通网友身份发言,参与评论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跟帖,及时批驳“不实”言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则要及时引导网上意见,维护“正面”的声音,最大程度消除各种“负面”影响。

2005 4月,《扬子晚报》报道宿迁市委宣传部在全市范围内招聘了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新闻嗅觉敏锐的第一批26名网络评论员。报道称“该市市委宣传部将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网站评论员组织培训,年终根据发帖量、跟帖量等情况进行综合测评,并列入全市宣传工作表彰奖励范畴。”

曾在某新闻门户任网评员的北风(化名)透露,网评员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新闻网站的专职评论员,另一种是政府系统的兼职评论员,比如各部委、公安系统和理论研究单位。“广东省大概有20个专职网评员,他们每周写2-4篇评论,很少回帖。”  

然而当局在谈论网络评论员时,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让网评员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红网是湖南省官方网站,全省各市州部分县市区建有红网分站。知情人告诉记者,这里的论坛活跃着湖南省内众多网评员。面对CCN记者的采访请求,红网某部门负责人坚定地表示“上班那天,上级领导就告诉我,网评员这个事情是禁区,不能与外界谈论。”

在李光华看来,“中国很多事情是不好说的,说这个事是好事,就是好事,说不好就不好。”在外界一致对网评员持否定态度时,政府的态度也不难理解。

凯迪社区评论总监、版主、高级舆情分析师黎明认为,政府一直让网评员处于地下状态的原因是,一旦公开,网评员就代表了政府的形象,在网络上发言的风险就更大,所以网评员沦为“真实存在着,但是政府却要证明他们不存在”的尴尬境地

2010年初,《兰州商报》报道,甘肃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透露“该省将逐步形成一支网络‘高手’、‘好手’、‘写手’等650人的网评队伍体系”,“了解网上信息并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发帖跟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耐人寻味的是,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各网站转载此文的信息均被删除。

网评员变成了“地下党”。但是在网络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五毛党”的传说

             

专业的“五毛”职业培训

或许不仅仅达到了“邀功”的意图,领导从这些回帖里更能获得虚拟领域里和现实生活中同样“和谐”的管治感受。

 

据媒体的早期报道,五毛党的称呼源于2006年初安徽省宣传部《关于南昌、长沙、郑州宣传文化工作的考察报告》,该报告中透露:
“网络评论员管理系统”对网络评论员的“任务”进行统计,一帖“五毛”。

然而李光华否认了“一帖五毛”的说法,“我们都是在工作之余义务做这些事情,一定的物质奖励是存在的,但是非要说一个帖子五毛钱,这是一些人在刻意羞辱网评员罢了。”

对于CCN记者关于网评员更加深入的问题,李光华讳莫如深。然而一个流传于网络的200810月间衡阳网评员的内部讨论帖子,让网评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一览无余。李光华并不否认这个帖子的真实性。只是该帖是如何流传到外界,李光华不愿多谈,甚至认为,“这个帖子很普通,媒体没有炒作的必要。”

这个帖子透露,衡阳这支网评员队伍遍布各县区和文宣系统单位,人数不详,但有一支由20个人组成的各地小组负责人归网名叫“大隐”的李光华领导,责权明确,发帖任务分解落实到人。

李光华给网评员定位的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党和政府及衡阳的形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李光华给各位网评员下达了“紧急任务”,网评员要编发60条关于“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帖子,并且“需要多少ID就注册多少,ID取名形式越多越好,建议密码统一设为000000,以便大家共享”。上传完的帖子“上传到‘网评员系统’,作为完成任务统计”。

在培训中,李光华告诫属下注意两种情况,第一是要避免直接批评政府,向政府提意见,因为“不论是直接批评政府,还是向政府提意见、希望,在网民中产生的影响,都是‘这个政府不好’,不仅没有正面引导意义,而且还会起负面影响。”

第二是帖子中不要夹杂官方语言。“比如,‘我们的政府’、‘在衡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定有美好的明天’。网民一看就知道是‘政府的人’,起不到引导效果。因此,这两种情况“要尽量避免”。

李光华建议网评员登录各大门户网站,发表新闻跟帖,或参与论坛讨论,或撰写评论文章。同时将在各大网站发表的引导帖文的具体内容和网址、网名,粘贴到网络评论员系统的“工作统计”版,以便管理员进行考核。每天重点关注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中新网等大型知名网站,并且注意搜索“衡阳”,有负面新闻,立刻上报。

宣传部门工作多年的李光华,对网评员的培训非常符合传播学规律。他一一列举出正反两方面的网评示范帖让大家组织学习,如那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是好网评帖子,那些“增加网民们的不满情绪,降低党和政府威信”的是不合格的帖子。

对于一些情况复杂的新闻,比如“交警查县委书记座驾遭殴”之类,李光华认为,“这样的事,确实不好评论,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网民的攻击。”因此要求网评员开动脑筋,“想办法换个角度来引导网络情绪”。

另一则紧急通知则显示“明天上午10点,市委书记将做客红网直播室,与网友在线交流解放思想心得。据此,他要求网评同志们“精心起草向市委书记的提问,并登录直播帖参与舆论引导工作”。

而在当地文宣系统发起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里,李光华通知网评员队伍:“市委领导非常关注发帖情况,《衡阳日报》将报道此次集中发帖的情况,请网评员积极配合!

李光华告诉CCN记者,这些做法无可厚非,网评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网评达不到舆论引导的效果,有时还会起到反作用,因此对网评员培训甚为必要。

“号召网评员参与市委书记的讨论是有些邀功的意思,同时也是将市委市政府的精神快速传达给市民的较好的途径。”李光华说。

或许不仅仅达到了“邀功”的意图,领导从这些回帖里更能获得虚拟领域里和现实生活中同样“和谐”的管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