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讯与360为“用户隐私”的问题大打出手的时候,国内使用量最大的手机浏览器UCWEB浏览器也突然卷入了“涉嫌侵犯用户隐私”这场争论。
UC浏览器的问题起源于一个用户无意发现,UC浏览器在一款自有游戏中向他推荐的两位联系人,均为其现实生活中的好友。该用户认为,UC浏览器私自扫描了自己手机中的电话号码簿。
UC浏览器很快在其博客上发布了一则声明,指出用户使用UC浏览器时并没有扫描和上传通讯录,但当用户访问UC乐园的时候,UC会扫描用户手机通讯录,并将通讯录中的手机号码加密与服务器端的用户进行比较,查找用户好友。
为了验证UC浏览器对于用户手机通讯录的实际操作,我使用Android手机实际进行测试,在一开始安装“UC浏览器 7.4”的时候,Android系统会提示信息:此应用程序有权访问以下内容,其中包括用户的联系人数据。
安装完成后,浏览器主界面上显示三个屏幕,其中最后一个界面的“UC用户中心”中。
使用UC号或者手机号登录到UC用户中心后,会在第一屏看到一条明显的信息,“你的朋友某某某等邀请你一起玩乐园”,这就是那个引起争议的“UC乐园”服务。
点击该链接后,会出现一个注册UC乐园的界面。
注册界面第二页,在一个不明显的位置有一个“隐私说明”的链接。
点击“隐私说明”的链接进去之后,会出现一段说明,说UC乐园会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检索用户的手机电话本。
因此可以看出,内嵌于“UC浏览器”的应用“UC乐园”的确读取了用户的本地联系人,并同时也获取了用户的手机号码(可能是注册UC号时获取),因此根据这些信息对比各个注册用户之间是否是联系人,至于其是否将手机号码加密成为一个字符串,在没有看到源代码的情况下很难判断。
从这种情况下看,“UC乐园”为了提供该应用的注册率,使用了泄漏已注册用户身份的手段来招揽该用户手机联系人上的朋友,这点和以前开心网的邀请方式就不同了,开心网是注册用户主动邀请自己MSN上的好友,而UC乐园是“自动”让用户邀请自己的联系人,使得UC乐园用户的个人隐私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曝光给其他人,让那些没有注册UC乐园的用户,可以看到其朋友在使用“UC乐园”的服务,对于该用户的个人隐私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举一个实例,如果某个“UC乐园”用户的手机联系人中有自己老板的手机号,那么这个老板登录UC浏览器的用户中心后,会看到自己的某某员工正在“UC乐园”里玩游戏,这让该用户“情何以堪”啊。
实际上,UC浏览器做为一个网页浏览器,应该专注于手机浏览器上的技术研究,如果需要开发和运营手机SNS服务,那应该独立于UC浏览器去开发一个单独的应用,让这个应用去读取用户本地的通讯录,否则对于隐私较为注重的浏览器用户很容易会陷入这种隐私圈套。
UC浏览器做为一个手机浏览器,最大的竞争对手恐怕算是腾讯手机QQ浏览器了,一旦该浏览器因为隐私问题出现重大负面消息,那么用户很可能会迁移到其竞争对手的浏览器产品上去。做为对比,我们在Android手机上安装腾讯手机QQ浏览器,系统提示该浏览器并没有去申请读取联系人信息的权限。
另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事情是,UC浏览器在这次“隐私危机”曝光之后的第一时间,突然在自己的新浪官方微博上高调指控手机QQ桌面抄袭手机UC桌面,这的确是件很有趣的事情,UC浏览器的危机公关处理之巧妙可见一斑。
对于UC桌面和QQ桌面之争,这又是另一个话题,月光博客读者越石父为此也专门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内容如下:
越石父:UC桌面和QQ桌面之争
今日,Ucweb的首席执行官俞永福发表一则微博,指责手机QQ桌面软件克隆了UC桌面,从功能架构到界面相似度超过90%。
接下来应该是他们公司的一位员工说了句比较冷的台词:我们确实有想过被抄袭的局面,只是我们失算的是……他抄的这么像,像到无法忍耐。
90%,这确实是个比较狠的数字,但是,问题归根到底要落到腾讯这种做法合不合法的问题,如果合法,无法忍耐也无可奈何,如果不合法,那么腾讯实际上是给了对手一次机会,这是好事。为什么,因为你可以像周鸿祎那样,把战火烧到他们老家,而他们的战果却要受制于法律。
但问题,通常情况下,腾讯总是合法的,如果不合法,请参看前半句。
抛开合不合法的问题,一个无奈的逻辑:如果腾讯只需要做到60分就可以打败对手,那么他干嘛要做到100分?一个比较冷血的观点,真正有深度的创新是挡不住的,搞出不易模仿的产品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其情可恨,其理可恕。
据说金山词典集成了IM功能,这点就莫名其妙,你说它开发这个功能干嘛?开发它干嘛?能干嘛?神经病,画蛇添足,自己找打。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来穿越表象问个问题:手机QQ桌面完全复制UC桌面,甚至100%复制,就换个名字,指责它有意义吗?
没有意义。如果说,明天腾讯依靠这个完全复制版的东西直接秒杀对手,那么,几乎可以绝对的说,腾讯即使只模仿了50%,一样秒杀你。
如果产品更多依靠的是市场占有率或者流量,那么被腾讯百度这种攻击性十足的对手正面冲击到几乎是必然。
这其实不是腾讯跟UCWEB的问题,而是UCWEB跟用户问题。
金山卫士跟360安全卫士有多大区别呢,360刚摆出一个隐私保护器,金山骂完之后立马就发布了一个,怎么没见周鸿祎跳起来?
由此来看,此刻微博上争论的都不是根本问题,而是表象,问题只在于,因为感情上不能接受,让人失去了客观冷静的判断,有时候,往往你觉得吃亏的地方,其实你赚了。
非要说冤哪,那我我也冤哪。
最近越石借给了一个小兄弟500块,我其实跟他不过萍水相逢,相处过几天,他突然打电话问我借,说有急用,我自己穷呢,毫不犹豫给他卡里转了500,看他没按时还过来,想他可能真的困难,就给他拨了一电话,准备告诉他,我捡了1000千块,分享一下喜悦,那500你不用还了,没想到电话不通,这家伙跑路了。
于是我就发了一条微博:
“人难免有穷困到没有办法的时候,君子即使穷困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人一遇到穷困就会无所不为。”
这件事我亏了吗?如果我说我亏了,那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少了这500块我死不了,他也发不了财,但我只用了500块就换了一美名,别人只为了500块就丢了一灵魂,孰轻,孰重?
这是个交换过程,正如同能量守恒一样,这世上利弊也是守恒的,人们对相同的事件感悟不一样,区别只在于你想要的不一样。
为什么说ucweb赚了,其一,机会成本问题,有一个不动脑子只会抄袭的产品经理坐在你的对面,比换上一个动脑子的人坐在的对面要好吧?其二,既然被抄袭90%跟抄袭50%的结局对用户的影响没什么不同,那么,在这个事件里,你赚了美名,还被送上门一个可能利用得到的机会,这本质是他们在犯错。
世人都在说以产品为本,以用户为本,只是……
要修养真正以产品为本,以用户为本的思维是很痛苦很困难的,没承担过刻骨铭心的压力和失败的人未必悟得到,有时候你要泯灭掉你的人性,如果你让人觉得你挥刀自宫都可能做得出来,那……你就接近葵花宝典了。
最后献上一个小思维逻辑,可能对一些公司做产品的人员有意义:
通常优势之所在,优势中的缺陷就会成为最大的隐患所在。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地址 – www.williamlong.info 我的Google Reader – 我的Twitter – 我的Facebook – 月光博客Twitter
月光博客投稿信箱:williamlong.info(a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