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报导说,中国已经在星期四(10月28日)解除了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稀土出口禁运。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稀土资源出口方面的管制有着长远战略利益的考虑,但近期却在利用它作为一种“惩罚工具”。

这条解除稀土禁运的消息是由纽约时报在28日的报导中披露的。报导援引四名未具名产业官员的话说,中国政府当天突然终止了向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出口禁运,但没有正式宣布这个决定;其实中国官员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在实施这样的禁运。

事实上,中国从9月中旬已经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原材料;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禁运则是在上周早些时候开始的。

要求匿名的产业官员对纽约时报说,中国海关工作人员星期四早上开始对前往这三个目的地的(稀土)货物放行;但是对前往日本的货物则要接受进一步检查。

纽约时报说,中国是在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檀香山的一个记者会上谈及稀土禁运问题之前几个小时,开始恢复对美、欧、日三地出口稀土产品的。克林顿在记者会上宣布,她在星期六(10月30日)访问中国的时候,会与中国官员谈及这个问题。

由于稀土已经是现代高科技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目前占全球稀土供应95%份额的中国在近期实施的这些禁运措施,使得美国、欧洲和日本深感担忧。克林顿国务卿在与日本外相前原诚司会谈后表示,这次针对稀土的出口禁令为美、日两国敲响了“警钟”。她说,两国都需要开始寻找稀土材料的其他来源。

*中国减少稀土出口的原因*

中国近几年在逐渐减少稀土的出口份额,官方并不否认这一点,说这样做是为了控制过度开采造成环境恶化。但是前不久中国和日本因为钓鱼岛问题发生争执后,中国事实上对日本实施的稀土出口禁令,让外界对它的真正动机感到忧虑。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亚洲项目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说,中国过去几年一直在对外界释放信号,说它会大幅度减少稀土原料的出口,其原因一方面是环境上的考虑,还有就是要保障本国需求。

此外,易明认为中国有可能想利用稀土来套住外国公司和它们的技术。

她说:“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它是迫使外国公司将各类技术产品的生产留在中国的一个有效手段。因为稀土对许多产品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从汽电混合车到超级半导体,以及iPod等。”

*为何解除稀土出口禁令?*

但中国近期在稀土方面有针对性的禁运手段,却令外界怀疑,它是在把这个战略性资源当作惩罚利器。

易明说:“在减少(稀土)出口方面有长期性政策。但是这方面的短期问题是,它被用作惩罚日本的手段;随后又因为一些贸易问题,被用来惩罚美国和欧盟。我认为这有损中国和它作为崛起强国和负责任参与者的声誉。”

外交关系协会的中国问题专家易明认为,中国悄然解除禁运,或许已经意识到这种以资源作为惩罚手段的短视行为对它的国际声誉造成了损害。

*官司不好打*

稀土出口禁运还引发有关中国限制资源出口是否合法的议论。最近一个有份量的意见出自于前世贸组织上诉机构主席詹姆斯·巴克斯(James Bacchus)。彭博社26日的报导说,巴克斯认为,中国限制稀土或者其他大宗商品出口的作法,有违它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接受的条件。

不过巴克斯说的这场对中国不利的官司,在一些专家看来并不那么好打。智囊机构美国企业研究所的贸易问题专家克劳德·巴菲尔德(Claude Barfield)说,虽然这个官司在理论上能成立,但却很难打:

“这样的官司很难打。因为中国今天可能会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出口限制,即便有过限制,也已经解除了。所以,这等于是在和玩弄稀土问题的中国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因此,我认为从事实依据方面看,这会很难。”

巴菲尔德认为,对于美欧日而言,寻找其他稀土来源是长久之计;但是,由于资源开发需要时日,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仍然需要继续就这个问题向中国方面施压。

请看原文:
中国取消稀土出口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