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训练出来的》连载之一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序言(之一)

 

“和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着的。我们内心的火焰被泼上了一盆冷水,我们的努力被抑制。我们只利用了我们心智中很小的一部分潜力….
只有非常优异的人才会把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利用到极限。”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的先驱威廉.詹姆士(Williams James)[1]

 

 

牛顿是天才。莫扎特、贝多芬是天才。莎士比亚、曹雪芹、托尔斯泰、马克.吐温是天才。爱因斯坦是天才。比尔.盖茨、巴菲特是天才。贝利、阿里、迈克尔.杰克逊、乔丹、科比.布莱恩也是天才。很少有人不羡慕他们的业绩、不想象他们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番作为。于是我们每个人不禁要问自己:“我是天才吗?”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相当理性、实际的,都不相信自己是天才。特别是年过二十几岁以后,当意识到在电视里大出风头的足球明星的年龄已经超过自己时,大多数人对自己是否具有天才素质的问题已经断念。不过我也相信:大多数人在人生的某一时刻,特别是在野心勃勃的青春期,都在心底偷偷地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毕竟,天才是一种令人企盼、渴望的素质。许多人为了得到它甚至可以不惜代价,希望上帝不留神把这个宝贝丢给了自己。只可惜大部分人最后都暗暗地失望:咳,这不是我。

 

为了更科学地界定我们所说的天才,我不妨给一个现代心理学的测试。下面是一系列数码。你不妨请一个人以一秒钟一个数码的速度向你读完一遍,然后等二十秒钟后,看看自己能否记住:

 

8 3 7 2 6 8 9 2 7 8 6 2 7 9 2 5 0 8 9 8 3 6
8 4 0 8 0 4 2 6 2 8 9 1 9 9 9 6 3 9 2 7 7 8 2 1 3 4 3 1 7 1 8 9 6 5
1 8 2 4 6 5 7 5 2 9 1 4 4 5 2 6 4 3 7 8 5 3 5 0 8 7

 

我想,你不仅记不住这些,甚至无法想象一个人听了一遍这么长的数字后能准确无误地复述出来。如果有人能作到这一点,你一定觉得他是个天才。我过去有位朋友,被保送到清华数学系读书。一次我把自行车借给他。等到他宿舍要回自己的车时,他就领我到楼下上百辆清一色的蓝色自行车中辨认。我还没有看到自己的车,他就先给我找到了。最令人惊奇的是,他不是靠记住车的形状,而是车牌的数码,而且在那么都车中,一下子就把这小小的数码捕捉到了,比我靠外形记忆的“形象思维”快得多。我当时感慨:“人家被保送到清华数学系不是没有道理呀!人家是数学天才!”

 

这样超凡的能力,当然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本钱。巴菲特经常在自己的脑子里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声称自己根本就没有计算器。Steve
Ross创建了Warner Communication这么一个商业传媒帝国,最后卖给了时代公司。他干脆说:“我最恨计算器。它把人的能力给拉平了。”理由是,他一向可以不用计算器处理各种数据。计算器的发明则给没有这种能力的对手提供了便利的武器、削弱了他的竞争优势。通用电气的前总裁、为誉为二十世纪的“世纪总裁”的韦尔奇,能一下子从二十四行充满数字的财政报告中挑出问题。他管理着世界最大、最复杂的公司之一,留下了能够记住每个细节的传奇。[2]比尔.盖茨在哈佛的数学教授Harry Lewis在他那本《没有灵魂的优异》 (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 开篇就写到:他一眼就能看出比尔.盖茨聪明绝顶。他在讲授应用数学时,第一堂课给学生们留了一道看似很简单的数学题。对这个问题,他不仅自己无法解答,也不知道其他什么人能够解答。他只不过想用此向学生们说明: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但是,盖茨几天后就到他办公室来,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后来经过深化,和教这门课的另一位教授联名发表在一个数学杂志上。[3]

 

俗话说,“没有那个金刚钻儿,就别揽那个瓷器活儿。”你如果没有上述这些人传奇般的天份,最好不要幻想着能够成就他们的业绩。天才之所以叫“天才”,就是因为那“才”是“天”给的。这是个有或没有的问题。你得不到就是得不到。老友郑也夫在美国的侄儿申请大学时几乎被所有名校录取,最后上了哈佛,而且读书从来不费力。我特别问他和那孩子的母亲(也夫的妹妹):“这是怎么培养的?我可是希望复制这种教育呀。”也夫还是那样快人快语:“这孩子还用培养吗?你打牌摸着好牌了。你用不着是高手也能赢。这孩子暑假来北京,我教他下围棋。但走的时候,我就下不过他了。”看来,我等凡夫俗子,最好早早断了天才的成功梦。

 

但是,事情远无如此简单。

 

对开篇的那组长数字的不可思议的记忆能力,常人经过大约250小时的训练就能够掌握。这是心理学的一个著名案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人对数字的记忆能力是有局限的。超过七位数字,就很难被记住。全世界大多数本地的电话号码(不加区号)之所以是七位数,就是根据这样的假设。[4]但是,1978711日在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实验室,一位寻常的本科生经过训练竟然创造了记住二十二个毫无规则的数字的记录。最后,经过了250小时的训练,他竟能够这样记住八十二个数字!这位在心理学文献中以SF闻名的受试者,并不是个天才。他的一位朋友最后把这个记录提高到了102位数,也不是天才。他们的业绩证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普通人经过训练,会发展出连自己也难以想象的“超常”能力。[5]

 

这一心理学实验的结果对我们理解天才有着重大的影响。天才是先天的,还是培养的?这个问题在西方一直争论不休,但目前心理学的主流更倾向于培养的分析。那么,即使天才确实是培养出来的话,应该怎么培养?是否有什么门径?换句话说,怎样才能成为天才?这已经不仅仅是市场上无所不在的励志图书炒作的话题,更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的核心。近年来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这方面的领军人物编著的系列工具书,如Robert
J. Sternberg主编的《创造力手册》 (Handbook of Creativity) 、《智慧手册》 (A Handbook of Wisdom) 、《智力手册》 (Handbook of Intelligence) ,以及 K. Anders EricssonNeil CharnessPaul J. FeltovichRobert R. Hoffman联合编辑、长达九百页的《剑桥专业与专家表现手册》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 ,综合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无怪乎Anders Ericsson宣称:剑桥决定出版某一领域的第一本工具书,无疑标志着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6]与此同时,一些记者、作家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展开了细致的调查,采访了从企业总裁、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等各个领域的“天才”,为我们理解这个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材料。[7]

 

这些人的研究和调查采访所得出的一个共同结论是: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关键在于怎么培养。现代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神经学、生物学的一系列研究,已经发现了培养天才的重要线索。如果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一个平凡之辈也能成为天才。甚至有人换算出非常具体的造就天才的公式:一万个小时的“深度训练”,即大约十年的专业训练,是你在任何一个领域达到“世界水平”最低要求。更关键的地方在于,除了训练量以外,你要对这种“深度训练”的方法有正确的把握。[8]

 

对于这样的结论,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这岂不是说谁都可以成为莫扎特、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了吗?天下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但是,他们的研究和调查,代表着西方众多科学家、教育学家、新闻记者半个多世纪的心血,绝对不能小看。我认真检视了他们的研究和证据,可以说相当令人信服。这是其一。其二,我虽然仍然不相信谁都可以成为莫扎特、爱因斯坦、或比尔.盖茨。但是,他们的研究足以证明,经过严格、正确的训练,你至少有希望成为成为半个莫扎特、爱因斯坦、或比尔.盖茨。这正是中国传统诗学中所谓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这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得了的成就。事实上,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是低估自己的潜力。其实有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你就能开发出连自己无法相信的能力或“天赋”!对此,我有个人的经验,也愿意和大家分享。其三,在未来全球化的竞争中,才能或者天赋是我们制胜的本钱。如今大量的中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沦为“蚁族”。这当然有种种客观的原因。但是,这些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才能则是一个核心的原因。几年前,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发表报告,称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虽然一年在300万以上,但是能够胜任外企工作的只有110,而印度14的大学毕业生可以胜任。《经济学人》也两次发表文章报道中国的“白领危机”: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立足,需要大量中高层白领,而且开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可惜在中国就是找不到那么多足以胜任的人来,乃至影响到这些企业在中国的扩张。你可以说你没有比尔.盖茨的天才。但是,如果你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把自己训练成能够在这种跨国公司里胜任中高层职位的白领,则完全在你的能力之内。

 

也正是出于上述三个原因,我在本书中尽可能综合美国近半个世纪来的研究成果,为读者把自己训练成“半个天才”、“半个盖茨”提供若干参照。我希望,那些急于求职的大学生、那些野心勃勃的白领、那些在学术界、媒体、艺术界等诸多领域奋斗的人,能够面对这些科学研究和调查的事实,更有效地设计自己的人生战略。记住,这不是如今无所不在的励志,而“引经据典”的讨论。虽然我希望这本书读起来如同小说一样顺畅,但我从不想减弱其学术色彩。这也是本书充满了注释的原因。我无非是想证明,关于天才培养这种题目,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迷团,完全超出了个人经验所能解释的范畴。我尽可能总结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找到一二线索,已经很满意了。我在本书中的所言,并非自己拍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有着相当的研究、采访、乃至心理学实验、医学技术(解剖、X光片、脑电图的等等)所揭示的事实作为基础。

 



[1]
转引自Duckworth, Peterson, Matthews, and Kelly,
1087.


[2]
Colvin, 38-39.


[3]
Harry Lewis, 21.


[4]
至今发展心理学的教科书仍然在讲:五岁的孩子可以记住四五个数字,九岁的孩子可以记住六个,成人能够记住平均七到八个数字。Shaffer,
335.


[5]
Colvin, 36-38.


[6]
 Ericsson, in Ericsson et. al.
 3.


[7]
这方面比较突出、也不断被本书引用的是CoyleColvin的著作。前者是写七届环法自行车赛冠军阿姆斯特朗的传记出身的记者,后者则是《财富》杂志的资深编辑。两人都有接触一流人才的丰富经验,但也都突破了各自的领域,在体育、企业界之外调查了大量天才成长的经验。


[8]
Coyle,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