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风范

 

孔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仁者能够尊重值得尊重的人、厌恶确实可恶的人。因此,只有仁者的态度才值得重视,只要受到仁者(圣贤人物)的肯定,或者“自反而缩”,虽一世非之、天下非之何妨?这叫: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毁之不加沮孟子一句话值得作为座右铭: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小人国里,大多数人的褒贬根本无足轻重。一般君子豪杰,未届仁圣之境,仍缺乏法眼和慧眼,也有可能对大人的思想言论和道德内存产生误会,何况小人呢?

 

小人们即使真尊重大人,也是盲目的,不知其所以然的,并非真的能够了解、理解和认同大人思想的卓越和品德的优秀—-那是需要相当的学识德智水平的。没有基本的了解、理解和认同,就不可能有发自内心的尊重。

 

因此对于大人,大多数人尊之誉之不足为荣,侮之骂之不足为辱,甚至尊之誉之恰足为辱,侮之骂之反足为荣。例如,被红卫兵们反对污蔑侮辱,正体现了孔子的伟大光荣正确。

 

文革大批判有一句常用语:“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殊不知红卫兵及其遗孽们眼里的耻辱柱,恰是光荣榜。凡是被他们“钉”上面的人物,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实的,都是正人君子、英雄豪杰乃至大贤大圣。

 

最近孔子像进入天安门广场,有些网络搞起了民意测验。这当然不无意义,结果如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出中国社会的整体智慧道德水准来。反对的声音越响亮,越说明网民水准的普遍低下,越说明中国的文化、教育出了大问题,越说明文化道德启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当今中国是个典型的小人国,正人君子是极少数,英雄豪杰的更是一小撮。如果有大人出,难免饱受侮辱攻击,甚至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众“垢”所归、千夫所指。涉及大是大非大正大邪问题,大儒自当坚持道义,讲明道理,寸土必争,寸步不让,对于小人庸众的谎谣诬蔑下流攻击,则不必在乎更不必理睬。

 

朝闻道夕死可矣,死尚且无所畏,一己荣辱毁誉算得了什么?微不足道的事,因之而动声色,岂非自亵大人之体?明大儒吕坤教导:“祸福者天司之,荣辱者君司之,毁誉者人司之,善恶者我司之。我只理会我司,别个都莫照管,任由他去。”

 

当然,如果小人诬蔑攻击造成了造成严重的现实灾害,也不妨略予澄清,或者法律问题法律解决。那是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诬蔑攻击之词是伤害不了大人的,落在有识之士眼里,反而正好暴露了诬蔑攻击者自己的“小”。有人说,小人都是自证的。然哉然哉。

 

某人颇为君子,曾受到了捕风捉影无限上纲的攻击,怒不可遏,表示要作出严厉反击,为自己讨一个公道。东海认为完全没有必要。鲁迅不足道,但鲁迅有一句话值得称道:“再高的轻蔑是眼珠子都不转过去”。

 

攻击而匿名,即使不是捕风捉影,也是不敢或不愿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任小人行为,

绝对不值得反击,否则太抬举攻击者了,也等于把自己降到了与攻击者同等的水平。清者自清,“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声,才是大君子的玉振金声大雄之声呢。

 

东海自己就是前车之鉴。当年“落网”之初,忽略了古人“近君子、远小人”的教导,且乏识人之明,曾误交某个海外文痞(好在仅局限于网络论坛的交往,远距离的,公开的。)受其捕风捉影的攻击后又反唇相讥絮絮争辩,而今思之,惭悔无已。2011-1-19东海儒者余樟法

 

要翻墙? 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