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采夫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结束了,但关于春晚的话题还留在热门榜。我跟朋友说,判断央视春晚哪些节目是好节目,别相信央视索福瑞,你一觉醒来,还能想起来的节目就是好节目。大年初一,我能想起来的节目除了赵本山那个“此处略去几百字”,就剩下了旭日阳刚组合唱的《在春天里》,有个叫“西单女孩”的地铁歌手,农民工兄弟跳了个街舞,其他的,印象不太深了。
很多人除夕夜看春晚的理由是等赵本山,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等待一对农民工兄弟出现。在过去的2010年,一个叫旭日阳刚的歌手组合红遍网络,他们在简陋的宿舍里,光着上身抱着吉他,嘶吼着唱着“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感动了无数网友。他们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成为春晚的一个大亮点。两个歌手上台之后,一位紧张得嗓子唱劈了,另一位双手不知道放在哪里只好一直举着,但这种笨拙和本真,瞬间再一次感动了我。
还有在西单地铁卖场的“西单女孩”,举着板砖跳起街舞的农民工(舞姿显然又经过了高人指点),都成为那个晚上的亮点。虽然相对于大量面目不清的节目,他们的数量还少得更像个点缀,但能站上去,已经让我等对春晚又抱有一些小希望。看来,央视春晚也是有可能接上地气的,只要他们愿意。
每次春晚刚刚结束,就有调查机构公布观众对春晚的满意率,都是高度满意,但实际上,春晚每年都遭致大量负面评价,“看本山,骂春晚”,已成为电视观众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春晚正在远离普通老百姓。
春晚存在的问题,可以用《让子弹飞》里的一句台词归纳:“跟着大哥,不轻松。”央视是电视台的大哥,被大家伙盯着,须得老成持重,内容宁要严肃一点,形式宁要保守一点;而央视的春晚,已经从普通的联欢晚会升级为国家联欢,娱乐活动成了政治活动,任务大,责任重,就很难轻松得起来。在这种压力之下,央视春晚就成了一只蜗牛,身上背的壳越来越沉重,步履也就越来越蹒跚了。
很多年以前的春晚,还是挺好玩的,李谷一可以连续唱好几首歌,因为观众点播很热烈,马季可以用相声讽刺卷烟厂,那时候的国企还没这么脆弱,牛群冯巩可以骂官僚主义害死人,观众哈哈一乐,政府也见怪不怪。但这些年的春晚,这些节目没有了,因为他们影响了有些部门的形象,侵害了某些厂家声誉,伤害了和某某的关系。这个时候的春晚,除针砭时弊的作品“濒危”了,只剩了一团和气,很难再看到个性和勇气,用民间的话说,接不上地气了。
如何让春晚接上地气呢?只有给春晚减负,减轻压在肩膀上过多的任务,让春晚只是一台春晚,只要能让老百姓开开心心过个年三十,它就算完成任务了;再给春晚松松绑,让它少一些挑刺的公公婆婆,少一些部门决定节目的生死;再给导演鼓鼓劲,赋予导演更多的艺术权力,在不违反政策的情况下,老百姓喜欢的节目,就尽量搬到春晚舞台上。这样,才能让春晚更靠近观众,更接近娱乐,更贴近民生。
相对央视春晚,北京台的春晚和网络春晚让我更加“嗨皮”,由于没那么多任务,北京台的春晚形式更活泼,演员发挥更自由一点,冯巩演的小品就比他在央视春晚的小品好得多。更让我开心的是,北京台邀请了“民生歌手”川子上了春晚,这位以演唱“郑钱花”“幸福里”等反映底层民生疾苦走红的民谣歌手,牵着他的老狗走上舞台,抱着吉他自弹自唱。北京台的网络春晚还上一个创意新鲜的节目,邀请网友跟龚琳娜一起上台演唱神曲《忐忑》,当龚琳娜表情怪异地唱起不知所云的歌词,她身后的上百名网友齐声表情丰富地高唱“带着个刀割蛋带着个刀割蛋带着个刀割蛋”,让观看的我和家人们笑翻了天。
什么叫接地气?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自由开心,这就是接地气。如果这两个节目被搬上央视春晚,电视机前的老百姓会有多么开心!想想都高兴。

潘采夫

更多翻墙方式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CDTcaonimaA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