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泡沫接近崩溃
2011-4-8 每日经济新闻
民间金融正在进行最后的狂欢。
高利贷无孔不入,成为民间金融的常态,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着中国的实体经济。媒体披露,温州民间高利贷月息最低4分,最高月息1毛5,是银行贷款利率的几十倍,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疯狂年景,除了贩毒、洗钱、赌博、在证券市场有特殊渠道的公司,没有任何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能够承担得起这样的资金成本,这样的利率等于在逼实体企业自杀。根据笔者了解的情况,不只是温州,其他各地的情况大同小异。
高利贷并非民间个体借贷者们的专利,散兵游勇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集团军作战。其中穿针引线的是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地下钱庄等,这些公司或者通过与银行的关系,使银行既成为融资来源,也成为项目接盘者。担保公司离开银行基本独木难支,按照规定,担保公司必须和银行合作,向银行打入保证金获得银行认证后,担保公司才可以通过银行将保证金放大5倍,给相关方进行担保。业内人士介绍,“相对于正规担保公司行业而言,‘黑担保’的利润能多起码30倍”。
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与融资租赁公司或者发放高利贷,笔者曾经担心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难以为继,遭到了地方企业家的嘲笑:如今,小额贷款公司的牌照就是进入高利贷市场的掩护,谁还会用四倍的利率规规矩矩地向实体企业贷款呢?
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异化为高利贷公司,成为附着在经济肌体上的吸血鬼。根据2008年年中的数据,温州工商注册的担保公司有近200家,但各级经贸委备案的担保公司只有40余家,之所以不去经贸委备案,是怕被主管部门监管,无法进行暗箱操作。在毒性土壤上,民间金融机构没有成为中国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催化剂,反而成为民间金融恶化的罪魁。
高利贷盛行之时,就是实体经济大规模倒闭之时。
以高利贷盛行的2008年为例,飞跃集团邱继宝、金乌集团董事长张政建都倒在高利贷之下,据当时台州市发改委紧急组织的一份民间融资情况调研显示,2008年一季度台州市规模以上企业亏损1111家,亏损面达到20%,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09亿元,增长55.7%……再看最新的数据:2010年,温州市有2000多家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半数为制造业及关联企业;温州制鞋企业从2003年的4000多家,下降到目前的3000多家;温州紧固件行业近几年已消失的企业超过上千家;温州金属打火机行业企业从鼎盛时期的500多家,减少到仅剩100家。浙江的实体经济空心化十分严重,或许会造成失落的十年。
高利贷资金流向高赢利的特殊行业,比如地下赌场,而另一些则流向某些特殊目的公司,如一些企业要进行规模扩张进军资本市场,通过银行掩盖了真实负债率,争取一朝上市之后还清所有债务。更有甚者,高利贷不是贷给谁的问题,不是投资到什么领域的问题,业已成为一场以较为廉价的资金追逐高价资金的钓鱼游戏,钱本身成为惟一的标的物。
高利贷已经成为经济鸦片,让大众不能自拔。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受调查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如果浙江富姐吴英因为非法集资判死刑,不知道目前甚嚣尘上的高利贷风潮会使多少人身陷囹圄?更可怕的是,黑社会化的趋势加重,笔者在一些县城看到当地人住高级宾馆,被告知是高利贷者豢养的护院家丁,一旦高利贷无法收回,就是家丁出门之时。
疯狂的民间地下金融已经有盘崩趋势。在一篇题为《温州经济出大事了,几百亿高利贷跑了》的文章中,作者披露:
“随着今年金融资金的控制,在温州有资产抵押无绝对关系是贷不到钱的,大部份的钱都被银行信贷负责人勾结担保公司给贷走了,银行职工一年工资几十万,与担保公司合作,每年最少赚上千万。所有在温州开设分行的各大银行,只要与信贷有关的员工,都与高利贷的担保公司有关。
在温州办企业必须保证每年30%的利润,否则利息付不出,只能跑路,所以今年跑了已知的七个企业,但产生了连锁反应,间接逃了七十个,其中跑路的有建行、深发行、交行、工行、温州商业银行等信贷负责人,牵涉到金额约几百亿元。”
该文内容未经证实,但从利率之高、实体经济之低迷,可以从侧面得到佐证。同时也证明温州等地通胀早已到达无以复加的地步。如今实体经济资金池,紧缩到如大旱期间的鳄鱼池,自相残杀。如果政府还不能建立公平的投资市场放宽资金投资渠道,如果还不能建立筛选出诚信高效企业聚拢资金,金融市场的崩溃将不可避免。
注:4月7日,欧洲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
全球紧缩大势所趋,美国无法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但紧缩步伐缓慢,欧央行行长特里谢表示,无法确实此次加息是否是加息周期的开始。人民币压力极大,持续升值,过一天汇率就创一天新高。
油价上涨,发改委解释不含税价低,但民众消费的成品油包括所有的税费,不是吗?税务局是否考虑降税?
晚上到上海财大讲座,与学生对话,小小的阶梯教室站着、坐着都是人,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大家关心经济与自己的未来。
有大学生省下钱进入股市试水,那地方,冷血动物多。
写宝安,有人说是向企业摇橄榄枝,想必这些人摇惯了橄榄枝,下流惯的人见谁都希望是同道,好取得心理安慰。只要是合法的财富,他赚他的,与我何干?写文章的时候想着钓企业的鱼,是极下流的事情之一。
至于东方园林,放心,对园林股一直非常关注,与地方形象工程结合,加上特有的赢利模式,大有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