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在古戈群组上开设了一个“kindle图书分享组”,大部分早期的用户都来自推特,后来传播开来,也有很多用户来自于iPDA和豆瓣网站,可见很多用户的讨论区域来自这几个社区。作为一个交换群组,主要利用邮件交流Kindle的使用心得,以及一些特别推荐的图书。为了分享尺寸比较大的书,群组内还有用户开始创造新的分享方式,例如使用Dropbox 和Wuala 来共享更多经典书目。 而朱峰则马上建立了一个图书的投递服务Kindle.im,主动为Kindle阅读者提供推荐图书的送达面前。
在一些线下机会我也常为周围的人展示电子书的优势,例如日常带着Kindle行走阅读、处理日程信息(而不是手机)的优点,总的来说有几个方面:一是舒适,Kindle 所采用的电子墨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阅读质量非常之高,在地铁或公共场合阅读时,周围会有很好奇的目光,应当是无声的羡慕;二是专注,使用Kindle时,大部分的意识都集中在阅读上,无论是图书、个人文档还是浏览器,都不提供额外过多花哨的功能,所以你的意识很难被分心(想象iPad吧);三是分享,Kindle设备和网络的连接本来就很诱人(尤其是3G国际版),加之能够与推特和脸谱直接串联,让分享阅读笔记心得成为顺手为之的便利。各种基于Kindle的分享工具,已经开始从不同的客户端开始发芽,慢慢形成一个整体,最后都汇聚到阅读终端上,增强阅读体验和满足感。
毋庸置疑,建立一个Kindle图书分享组是一个闪念间就完成的事情,但是这就是一个开关,决定了是否“可分享”(Shareable)。 加入群组的人们都喜欢获得最好的阅读感受,或者是自己需要的书,或者是别人推荐的书。但是光谈对获益者的快感,正成为简单反“盗版”义士的口实,如同针对百度成建制地盗版作者图书而不分享利益一样,”你分享了图书,就是不尊重作者,作者是如何心情?“。
在版权法律框架之下,没有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协议(如果有的话),当然是一种灰色的行为, 但是在真正的图书领域,作者未必真正是版权的直接理解者,他们只是懵懂地把图书的各种权利交给出版商,而出版商当然希望获得最大利益,或者不希望人们逃脱在其发行体系之外的任何阅读机会。网志作者阮一峰最近的一段思考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阮一峰一直坚持用网志分享知识,他获得了很多读者的鼓励,并更进一步下决心翻译了一些书籍。 最近他翻译的《黑客与画家》就是一本选题不错的书。事实上在Kindle 图书分享组中,已经有人将此书做了分享。 随后看到他在自己的网志上谈到此书”书价的问题“:
因为大家都在网上购书,而网络书店全部都是七五折,所以36.80元就可以买到。出版社知道这一点,定价的时候就有意拉高书价,反正大家都以打折后的价格购买。
出版社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逼得读者只能在网上购买,让实体书店陷入绝境。单单看书价的折扣,就知道实体书店很快将全行业消失。
傅志红老师就对我说,以目前的国内图书市场状况,不可能考虑向市场投放PDF格式的电子版,一则没有成熟的销售平台,二则PDF文件的盗版根本防不住。—– 《谈谈书价》
阮一峰希望看到能够串联其作者的分享路径,这样就让电子书的分享属性和真实世界的创作价值衔接起来。他想到了一个出路,但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开放和加速分享。如果这样说,有人会马上跳起来,分享和盗版有什么不同吗?解说这一点之前,好在我们已经有长达几个世纪之久的图书馆经验在先,大家可以接受图书的价格并非阅读成本,借书和买书可能有相同的阅读体验,但是并非需要支付相同的代价。 而阅读者在阅读后产生的价值判断究竟几何,也从来没有考虑到图书经济其中,因为事实上知识无价是很好的托词。
在Kindle图书分享群组的描述中,借用了“分享主义”的格言:分享越多,收获越多(The more you share,the more you gain)。分享主义旨在阐述这一点,就是要有快速便捷的路径,尽力让万物增加“可分享”能力(包括人,例如图书的作者),也要和整个分享的管道结合起来,形成可以回溯的价值链条,则可以让经济上产生可持续性。但是这样的简单表达必须要引申一下,否则只有空泛的精神主张。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分享图书不必为道德担忧,而更可能加大对著作者的价值。
这里不是为了免费获得图书而辩解,而是会和诸位共同考虑到分享的结果是什么。 Kindle 图书分享组的一位特邀的图书师Lind不但在分享小组中每周分享一书,而且还在豆瓣上建立了一个豆列,每本书上都有一个很好的链接,可以让你把喜欢的图书都一股脑地加入到自己的购买清单中。为什么人们会从分享中产生购买欲望呢?因为购书的动机有很多,有对质量的要求、对纸张的痴迷,或者纯粹是作为礼物,在没有获得分享的信息之前,这些动机甚至得不到触发。而从一个简单的书单,这条价值链就可以成型了。只是你购买了盗版书,就会切断到作者的价值路径,所以在购买的瞬间,选择好购买的来源还是一个值得评判的决定。 所以从小范围的分享到延长路径价值体现了分享的实质,让每个人在分享中都获得利益,而不是将作者从分享价值链中切割开。
分享主义(Sharism)强调不是鼓励孤立的分享,而是分享的链条和延续,当我们建立了分享的一贯路径,实际上有了一条增值路径。在这条增值路径上,可以实现现实世界价值与分享价值的统一。在一个私有环境分享一本图书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算计一下回报,如果因为这些分享行为而增加了外界购书的愿望和实际数量,作者是该先放弃成见(事实上也是无法不放弃),而鼓励更多此类分享,事实上,也确实有越来越多作者加入主动分享的DRM-free 行动中。《2013》作者陈冠中调侃“自己盗自己的版”,实际上是对知识路径被切断后的主动手段,和自由世界的分享却不谋而合。
事实上,只有阅读功能的电子书是没有“可分享”能力的,亚马逊此前只做到了第一步,Kindle与推特和脸谱进行连接,给分享增加了一点点尾巴。他们也逐步改进了Kindle网站的社会性(虽然还有很多空间),进一步允许用户间相互借阅和与实体图书馆借书相结合,这样的举措势必会增加人们与“书”之间的关联级数,扩大阅读和购买基数,让图书的作者最终受益。 事实上,单从美国的数据来看,二月份同期的电子书销售数量超过202%,预计在更多创新的分享功能后,还有可观的潜力(10倍也未可知),毕竟阅读是不变的普世需求。而分享经济,是让人人得到放大的利益。
回到个体,数年来,本人从分享中深得好处,也力图将更多价值分享给别人。最近从Kindle 图书分享组中偶遇了郑念的《上海生死劫》(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自此就爱上了这位已经不幸却有智识和力量的老太太。 在中国时局颇有再度反复的时代,阅读郑念的书,就如同找到对比的标杆,和值得深思的文化政治逻辑。我不但对其人生充满敬意,也最终放弃了对世界的怨念。 希望下次到华盛顿,亲自去为郑念老太太的陵墓(我需要努力去找到)送上一捧鲜花,从某君分享这本书的微小行为,到鼓励更多人对她和她的时代的记忆,应当也是一个最好的分享增值的范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