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3日)
一
国家审计署上周五发布17家中央企业2007—2009年财务收支审计结果,由此暴露出来的领导职务消费不清、假发票、违规发薪酬、少缴税收等问题,得到媒体重点展示。
虽是周末,那些一直抱怨央企“垄断”、“蛮横”、“与民争利”的评论员仍纷纷出动。《南方都市报》感叹:“此次审计报告所呈现出来的‘一箩筐’问题,并不能对公众的不公平观感有实质性的增加或者减损———意料之中的事情,实在无法有太夸张的故作惊诧状”;《生活新报》干脆将南方电网、中石油等直接比作“家贼”;《京华时报》头条评论抨击“这不仅背离了央企的全民属性,也伤害了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新京报》则用社论呼吁“必须逐步压缩央企的排他性红利,将其投放到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二
上周三,国务院会议通稿中出现三峡工程“不利影响”的公开表述后,那些长期反对该工程的人得到了激励。他们更踊跃地利用网络平台宣讲三峡大坝的“祸害”、人定胜天的“虚妄”,痛心于当年政府“强行上马”是多么的武断错误。言辞中,他们最常提及的一个人是黄万里,一位曾建言反对修建黄河三门峡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已故水利专家。
晨间,在网易新闻首页上,最大一张图片正是一双武汉农民的赤脚站在开裂的鱼塘地面上。在《楚天都市报》头版,5月20日是“国家防总全力支持湖北抗旱”,5月21日是“武汉遭遇60年最大旱情”,5月22日是“我省200多万人抗旱保丰收”和“千艘船屋趴湖底,洪湖不见浪打浪”,今天头条则说“一场喜雨,受旱农田面积减三成”,但“久违暴雨只够洪湖‘润嘴唇’”。据国家防总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达到50年来最低水平,主要江河累计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少一至七成。
在过去五天里,这些灾情消息如同三峡放水一般泄出,也成为那些反对水利工程者的最好论据。在中国,反对三峡大坝(甚至是所有大坝)的民众意见一直受限,如今得由政府公告“背书”放行,自然如同“猛虎下山”,网络响应者众。搜狐专题以“公布真相:晚说比不说好”为题,引用“终于有人承认问题了!说句真话真不容易!”的网络留言,称“三峡从从来没有负面报道到现在自曝出现了问题,从网友的留言我们不难看出大家现在对于政府已经是很不信任了。”不过,也有包括方舟子在内的少部分意见领袖,批评“环保主义”过于天真理想、缺乏因果实证,片面夸大不利影响,以及“神化”黄万里的预言。
腾讯《今日话题》编辑显然也不愿意加入到“倒三峡”的大合唱中。在“治理洪患,不能靠三峡一蹴而就”、“环境影响:可能被夸大,仍然很严峻”、“航运作用还需要长期开发”的三段论后,专题结语:“‘原生态’固然好,但建水坝也是全世界140多个国家的选择,库区生态和地质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是国务院《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牵涉政府决策合理性及退位领导人评价的话题,正式出版的纸媒还是表现谨慎——即使是在那些遭遇了干旱、地震灾情的省份。仅有的评论为上周五《华西都市报》所刊《处理三峡蓄水影响需要全民参与》,以及《长江日报》的《充分发挥三峡工程之利》。后者是武汉市委机关报,文中沿用国务院会议通稿基调:“三峡工程客观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并不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情。任何人类活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也都必然存在利弊两面性。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改善自身生活处境的同时,也需要不断面对和克服这些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承认利也要承认弊,才是理性的态度。”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