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建党伟业》上映已有时日,争论不断,但是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客观上多数人还是受到了感染,即便是那些最愤青或者最坚持自己观点的老辣之人、对今天社会不公最不满的义士,也很难对中共一大那13个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前辈的建党动机和赤诚进行责难。这其中的奥秘,很值得宣传部门反思。
负面之中透正面
我们先看愤青们的言论:“看完《建党伟业》,我有一种要建党的冲动!”;乃至“一想到能在电影院和电影里的共产党人一起高呼‘打倒独裁,还我民主自由’!就激动地睡不好午觉。”;还有什么“真想高呼‘结束一党专政,民主自由万岁!’”等等,以至于有人胡传“这这部电影要禁播啦”。可能宣传机构、网管机构、维稳机构以及其中的一些官员已经本在能地担心了,只是因为这是建党90周年献礼片,说不出口而已。可是反过来想:这些愤青们能够“冲动”地要“建党”,起码说明当时建党的历史正当性、合法性和一片赤诚的前辈们史诗般的英雄主义已经在潜意识里被愤青们承认了,这可能连这些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否则他们怎么不说“袁世凯当皇帝真爽,搞钱那么容易、住那么大房子、有那么多美女,我有一种要当皇帝的冲动”呢?孰善、孰恶,一目了然。这不就是宣传教育的意义嘛?
影片能够做到这一点,一是探索救民于水火本身的道义正当性,其次就是表现和刻画人物生动而不刻板,不灌输、重艺术表现,因为激情和真诚而富于感染力、尽量尊重历史事实,
至于有人借古喻今,那正是这部影片的另一个意义所在,即警示和鞭策的作用,而这是英文《金融时报》专栏文章的观点。
通过电影,看看当年怎么对待和处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等“不稳定因素”,了解什么叫“劳工神圣”,难道对建立“和谐社会”没有益处?
对中国的各级领导人来说,难道不应该对为理想现身的建党前辈抱有真诚的敬意吗?人家当年可是不为搞钱、不为安排子女,把脑袋拎在手上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救民于水火,外争民族独立和尊严的,今天,我们坐拥世界第二的庞大财富,建立和谐社会难道不是分内之事吗?
对比生硬、机械、陈旧的拙劣宣传,影片产生的这种在看似负面的的评价里也有肯定,负面之中透正面以及警示的鞭策的效果,对陈旧的宣传教育方式不是一次有益的启示吗?
对影片商业模式的争议
对影片商业模式的最大争议,莫过于“这种模式还能不能复制?”
制片方声称:8000万党员,一半人来看,每张票20元,就是八个亿。实际上,这个帐算得恐怕未必准确,因为8000万党员中,农村党员占有相当数量,按照保守的推算,不少于三千万,这部分票房除非免费,否则应该可以忽略不计。
还是按照工会会员的人数推算市场比较合理,因为工会会员可以覆盖党员数量,而发电影票又是工会的传统福利。根据2008年的数据,中国当年有接近2点1个亿的工会会员,减除农村党员,再算上共青团员,市场在1点5个亿以上,这还没有算上如我般自费掏腰包看电影还买碟收藏的。谁能否定这个庞大人群不是一个市场呢?至于大家质疑的包场方式是不是商业模式,我看完全是见仁见智了,毕竟是中国传统,现在也还存在,而且,用某导演的话说,党费又不是伪钞,也是真金白银,工会会费也是如此。
至于100多位中外大牌明星免、减片酬争相出演角色,起码说明这些人还是想和当局搞好关系,这当然也是市场成本因素。
只要上述两大因素存在,这种模式就一定可以复制。
唯一的问题是,难以拿到国际电影市场按照商品交换原则销售,问题是,即便是在西方国家,此类需要相当丰富历史知识才能看懂的电影,票房价值一般也都不高。票房价值当然,这里也确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差异形成的因素。
总的来看,这种模式中国特色显著,但是它是一种模式。
寄语韩三爷们
最后,有几点建议给韩三爷以及他的同行们。
以后再制作此类影片,不必实质性征求这些历史人物后人的意见,除非涉及重大历史事实或者有可能涉嫌诽谤。在《建党伟业》中,据说我的毛新宇师弟干涉原来片中设有毛泽东初恋女友,实际上,毛泽东青年时代有女友有何不可?就算是艺术创造,难道这就会有损毛泽东形象?毛泽东青年时代就高、大、全啦?实际上在影片中,青年毛泽东形象的塑造是相对较差的,不知道和这些人的后代是否有关。
以后再制作此类影片,应该考虑增加普通人的戏,伟人也要更加平民化。我们看看几部票房价值高、宣传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美国二战大片,例如《兄弟连》、《拯救大兵雷恩》等,都是描述普通人命运的,刻画伟人,也很普通人化。
还有就是,影片中共产国际对建党的帮助部分应该有所增加。没有共产国际帮助和指导,就绝没有中共的建立,这些资料在莫斯科的档案里应该不难找到。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