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5日 13:14:01

 发生于温州境内的“7-23”动车追尾特大交通事故,截至昨日下午已导致35人死亡,210人受伤。事故发生不久,有乘客在微博上发出求救信息,随即在网上形成舆论关注热点。24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初步了解,事故原因是雷击造成设备故障导致的。
 
 类似说法,人们并不陌生。本月上旬,京沪高铁刚开通,短短四天内就发生了三起停运事故。其中发生于7月10日的接触网故障,就是因为行经路段供电线路遭受雷击所致。这不能不让人质疑,为何中国高速铁路如此脆弱,不堪“雷”击?
 
 照理说,动车、高铁运行必须要有很好的避雷防护装置,而在如此短时间内却连续发生类似事故,这究竟说明了什么?相应地,一旦查明事故确为上述原因引起,铁道部门还必须回应如下疑问:这究竟是发生事故地段气候实在恶劣,还是相关防护装置和技术不过关,这才导致了悲剧发生? 不得不说,即便气候恶劣程度超乎想象,这也只能说明国内相关技术尚未达到高速铁路实际运行所需水平。否则的话,这种遭雷击导致列车停摆的状况,不要说设计上应当“50年一遇”,最起码也得“10年一遇”。
 
 设备故障导致列车停车,并不是发生追尾的充分理由。列车在一条铁轨上跑,紧开慢开都需要服从调度,并采取相应防追尾技术手段。据介绍,我国拥有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足以防止动车追尾。可为什么,事发前这套系统为何完全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前方动车停开后,后面列车为什么不仅未收到预警,反倒一路狂奔,冲向前方动车?这究竟是因为时间来不及,还是因为预警通讯系统发生故障?必须说,在现有技术手段下,时间来不及完全不能成为理由。那么,为何通讯系统不起作用后,调度部门没能启动其他安全预案,而是眼睁睁(或全然不知情)地让惨剧发生?据悉,前方列车D3115停车时间长达25分钟。在这么长时间内,铁路部门都做了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做吗?
 
 悲剧发生后,上述疑问让人们感到十分困惑。要彻底揭开谜团,恐怕只能等到事故调查结果出来,或许有些问题永远也不会有答案了。但这还只是关于事故本身的疑问。这里还有必要指出,温州列车追尾并不仅是一起交通事故。无论列车追尾是天气原因、设备故障或调度系统失灵所致,这都表明动车运行安全出现了纰漏。列车运行发生问题,当然与铁路部门的运作和管理出现漏洞直接相关。正如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蔡奇所说:“这么大的事故,怎能归咎于天气和技术因素?”因此,彻查事故原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起事故还应引起人们对铁路运行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思考。
 
 近些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一跃而成为世界高速铁路“大国”。然而,作为国内唯一政企不分的产业,中国铁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大量的制度性问题。去年以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等高官纷纷落马,正是中国铁路管理体制“有恙”的标志性事件。一个政府部门既充当行业监管者又直接参与市场运作,其中弊端不言自明。事实上,政府高层及铁道部并非没有洞悉其中弊端,无奈沉疴日久,部门利益纠葛太深,致使相关改革迟迟难以提速。
 
 据报道,铁路体制改革步履缓慢,原因在于相关部门提出,当前铁路仍然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且体制变了会影响协调问题,最后影响运输安全。但所有这些理由,在现实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事实上已经成了“集中权力搞腐败”的代名词。铁路体制改革会影响协调以及运输安全等说法,不仅在理论上难以成立,而且因为7-23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已显得不堪一击。这起事故表明,权力的集中并不能保证铁路运行的安全顺畅。相反地,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反倒可能导致管理不善与监管缺失,从而酿成更多悲剧。
 
 让政府归于政府,企业归于企业,这是铁路体制改革的第一步。而日前发生的京沪高铁停运事故,以及刚刚发生的这起动车追尾特大事故,使得加快迈开改革的这一步,显得尤为迫切。随着这起事故现场救援工作的结束,以及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的开展,这些问题值得好好地讨论与反思了。
 
 2011年7月24日
 《上海商报》社论
 

上一篇: “达芬奇”的陷阱 下一篇: 治超载不如学习“桥坚强”

阅读数(1604) 评论数(9)

9

本博文相关点评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