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史無前例遭調降,對全球經濟再陷低迷的憂慮落井下石,而各方更擔心的是,這次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可能無法再扮演「救市主」的角色。

華爾街日報指出,在雷曼兄弟倒閉引爆全球金融風暴時,中國率先祭出人民幣4兆 (6220億美元)的刺激計畫,不僅確保了中國經濟成長,而且在重要關頭發揮穩定全球經濟的作用。

中國修建鐵路、橋梁、房屋,提振了對澳洲、巴西等國家的原料需求;中國消費者大買汽車、電腦等產品,也填補了已開發市場減弱的需求。

但大規刺激計畫卻造成沈重的代價,包括通貨膨脹、房地產市場泡沫、和不斷增加的債務,這些因素限制了中國政府再次重振全球經濟的能力。

雖然中國家庭支出持續增加,工資也繼續提高,但金融海嘯後海外投資在中國GDP所占比例有升無跌,中國推動本土內需的努力仍處於初步階段,如果這次美國和歐洲的需求減弱,北京將無法依賴家庭需求來彌補缺口。

英國「每日電訊報」也認為,中國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拯救世界經濟。表面上來,中國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9.5%,出口比去年同期成長24%,同時擁有3兆美元外匯存底,足可賣下義大利。但中國政府面對國內問題,主動出手救市的機會不大。

4兆刺激計畫留下的高通膨,加上外部需求減少,預料下半年中國出口會走低。而中國共產黨領導階層將在2012年秋大換班,現階段北京政府的主要目標是控制通貨膨脹、同時降低人民不滿情緒。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