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周报:【CDT周报】第171期:伊朗人民欢庆“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之死

过去一周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新增文章1篇,【每日一语】新增网语5条,【大事记】收录热点事件2条,刊登读者投稿2篇,投稿请点此

编者的话:

5月24日-31日 这一周。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一段线上内部讲话流出,迅速成为了全网吐槽对象。在这次618前夕的高管会上,刘强东先是宣布了为采销员工涨薪,随后猛烈抨击公司内部的“躺平”现象,并表示:“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很快有人根据刘强东多年来对“兄弟”的发言,戏谑总结出了“京东的兄弟宇宙”,调侃刘强东掌握了对兄弟一说的最终解释权。例如,2018年,刘强东曾说“京东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2022年,他又说“我一直在思考应该为兄弟们做点什么。”然而从2023年开始,刘强东突然“希望兄弟们绝不躺平”。直到今年,他给出了兄弟的最新定义,下一步京东或将开启大裁员,对失去“兄弟”资格的员工任意处置。早在去年,有观察人士就指出“京东的高净值用户增长已接近天花板,而在下沉市场方面,它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种状况使得整个公司逐渐面临困境。还有网友则总结道“京东不是败给拼多多,而是败给这个时代”,在经济衰退、消费降级的大形势下,京东不过是中产阶级崩溃的缩影。因此,“京东的兄弟宇宙”一方面反映出整体环境的恶化,经济低迷之际自然要抛弃部分“兄弟”。另一方面,谁是兄弟谁是敌人,一切由最高领导决定,恰如“人民”与“公敌”的划分。还有网友感叹,中国顶尖的企业家至今仍张口闭口大讲人情社会概念,在职场中不讲法律、不讲权利、不讲契约,实在是巨大的悲哀。这种情况同封建王朝打天下、坐天下的“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何其相似,左右一个兄弟,说来说去,其实只是当作工具,看成利益。

img

近期,由于山西太原频发跳桥自杀事件,(网民统计称两周内已发生十余起)当地于25日左右在多座大桥上增派了临时守桥人,再度呈现了一个相当魔幻的场景,也构成了对“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一称号最有力的讽刺。(太原在2023年被评为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四通桥抗议事件发生后,为防止有人再次在行车或行人天桥上悬挂抗议横幅,自此“看桥员”便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维稳岗位,且在北京有常态化的设立。在诸如悼念李克强等事件中,个别地方也出现了看桥员的身影。然而,出现在太原汾河桥上(共有15座)的看桥员,并非是为了表明当局对陷入绝望的民众有多么关心,真正目的只是为了防范“多连跳”引发更大的舆情事件,这给人一种“自杀请选其他地方”的冷漠、残酷意味。直至今天,太原方面都没有正面回应为何会出现跳桥自杀潮,只道是“属于个人原因”。也正因如此,那些决绝而去的生命,我们完全不知道ta们的名字、故事,甚至都不知道一个具体的数字。在一些人的眼中,ta们大概只是给政府添乱、给地方抹黑,是可有可无的、无足轻重存在。其实,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能够意识到,短时间内出现多起连续自杀事件,背后必然隐藏着不容小觑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因素。即便这些事件真如“胖猫事件”(胖猫从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跳下)般有个人情感原因,但同样也为整个社会舆论提供了一个深刻反思的契机。正如网友的评论“跳桥者们走上大桥时,虽然带着各自不同的苦衷,有着具体且不尽相同的经历,但一些宏观的命题,将不同时空的他们连接起来。我们理应追寻这些绝望下坠之前、之后的社会原因与普遍问题。跳桥者纵身一跃所划开的裂缝,当引出叩问之举。”目前,网上传出多地给大桥安装防护栏的图片,甚至有地方还在大桥边沿安装了刀片。这种措施看起来既不想让自杀者轻易行事,也不希望周边的人施以救助。还有一幅疑似恶搞的图片也在网上热传,上面写着一句“珍爱生命,禁止跳河,违者罚款1000元”。对此,有网友指出,这种无时无刻不在的惩戒与监控,可能恰恰才是跳桥者激增的原因,因为压力型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应激源。(如果您发现自己或者身边人士出现心理健康危机,请联系干预机构为自己和他们寻求帮助。)

img

28日,人民日报在一篇题为《“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的报道中提到,习近平于近期在济南市主持召开了一个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期间有人就“创新与投资”问题进行了发言。在提到关于中国独角兽企业问题时,习近平追问“我们的独角兽企业新增数下降的主因是什么?”独角兽企业是一个投资界术语,它指的是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具有高成长性,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中国目前总共拥有独角兽企业300多家,2023年新晋独角兽企业有51家,而这一数字已比2022年(74家)减少了23家。不过福布斯表示,2023是全球独角兽最冷淡的一年,许多国家的增长都不如预期,包括美国、印度。因此,倘若习近平的提问是“原因有哪些”,其中“全球经济放缓”、“风投市场降温”等因素或也能列入。但他问及的是“主因”,因此有不少网民一致回应道“您就是主因啊,主席”、“一个答案在问答案”。早在今年1月,在A股大跌之时就有网民调侃“只有噩耗才能救股市”,其中“噩耗”指的就是习近平的暴毙。因为在许多人看来,习近平的倒行逆施本身就是对经济的最大利空。在过去数年间,他主导的整顿民企、强化国企、打击教培、糟蹋香港、管控金融以及动态清零等政策,无不严重损害了人们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与期待,所以接下来,还有什么是比终身执政更糟糕的消息呢?还有网民统计,习近平在任内9年多来,不厌其烦的为中国和世界“指明”了将近“250次方向”。这种政治凌驾一切且缺乏纠错机制的情况造成了当下的诸多困境。对此,前中国政协委员刘梦雄还曾批评道:“问题在经济,根子在政治。”有网友调侃称,习近平的提问本身,构成了一个让苏联笑话黯然失色的巅峰作品,仿佛就是“周处问第三害”。作为一个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亲自加速的人民领袖,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只能由他亲自举起镜子才能揭晓。

img
img

一周荐读:

2024年4月,中国数字时代搜集整理了过去一个月(2024.5.1—2024.5.26)期间反映国内热点事件的网络视频,以时间为序进行混剪制作了本月月度视频——《五月之声(2024)》。

【CDT报告汇·六四35周年】大声专访吴仁华:天安门事件35周年,再追问屠杀与镇压

大家好,我是吴薇。我现在在美国西岸。今年是六四35周年,作为时政记者,我非常熟悉并不断地报道记录六四20年之后,我发现我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回忆、纪念和保存关于六四的讨论,使这样的讨论对当下更有意义。

这些年,办理的这些死刑案件,一次次见到这一个个活生生的“局外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其本人以及其家人在生死之间的挣扎煎熬,二十多年前那深深刺进我脑海的一幕,慢慢地释放、演化成了一个清晰的声音、一种明确的结论:任何人都不应该被人为的终结生命,任何人。

一周词条:

在六四事件35周年之际,本周中国数字空间推出六四主题馆。六四馆中,特别推荐“无法落地中国的博物馆”,一个专为保存六四记忆而建的线上博物馆。六四馆里还有【六四影视馆】【六四歌曲】,分别保存了丰富的影视资料以及大量六四歌曲。

一周百科:

5月35日在现实的时序里面并不存在,然而在中国的审查制度之下,网友用这一想象出来的一天,来指代发生天安门事件的6月4日,即通过5月31日加4天的方式来暗指6月4日,以避开审查。1989年6月4日前后,中国首都北京和各地发生了血腥镇压和平民主抗议的事件。因此,在中国的互联网上6月4日成为了一个被审查的日期,由此诞生了无数隐晦的暗喻,指代这一天和相应的天安门事件。

一周关注:

5月23日,习近平在山东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此次会议是为7月在北京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准备。5月28日,《人民日报》在一篇题为《“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的报道中提到,在座谈会上,有人围绕“创新与投资”问题进行了发言。习近平随后追问道:“我们的独角兽企业新增数下降的主因是什么?”

在今年5月初,就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消息称,在五一假期返程高铁上,自己被列车乘务员选中当“一日乘警”。据这名网友介绍,乘务员先是询问她是否为全程票,然后就将她拉进了列车警务团队群。相关话题曾登上微博热搜。

在解读这起跨省的全椒水污染事件时,窦局他们如何以松弛感取得群嘲,确实是一个搅动舆论风暴的触发点,群嘲既正当又有力。但深究起来,群嘲不能触及的各种权力界面,以及它们那些幽暗的交界处,只怕才是至今保存完好的风暴源头。

一周惊奇:

太原、南宁等地出现市民跳桥自杀现象,具体的人数和原因,都还有赖官方公布。各地都在采取措施。有视频显示一些地方抓紧在桥上安装防护网。有些措施看上去很荒唐。比如“严禁跳桥,违者罚款1000元”。我更愿意相信是恶搞,哪个自杀者会在乎罚款呢……

近日有读者反映,由朝华出版社2019年出版、全套120册的《中国近代各地小报汇刊续编》所收录的近代文献影本,存在着多处令人触目惊心的挖空现象。有证据显示,这些挖空现象并非主编所为,而是出自出版社编辑及统、审稿人员之手。主要原因是为了逃避图书审查制度而进行的自我阉割。

一周讽刺:

我也是小人物,也因此格外警惕和反感这种论调,一个良好社会应当容许每个人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潜力,而不是利用各种名义驱使人们为某个未必符合自身利益的宏大目标努力,谁也不能让我承担超出我个人责任之外的责任。我们是时候摆脱这些思想的枷锁了。

对于新闻人而言——这种事情还是有着丰富的启示与意义……我们看到了在这种恶性事件下,熟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媒领导们是如何运用无形的大手让学校全身而退,让我们这些初入新闻行业的小登知道了新闻学的魅力所在,以及新闻学应当如何服务于该服务的人。

一周声音:

一位上海朋友给我发来那段传播很广的视频,在公园,保安禁止一个人读外国诗歌,“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为什么不读中国诗?”他希望我能写一下。“看到这个新闻,比看到100个贪官都难受。”我能理解他。这样的上海,肯定让人伤心。

之前,毕业生哀叹“孔乙己竟是我自己”,媒体要年轻人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没脱下孔乙己的长衫;现在,毕业生吐槽一下选调生,媒体又让年轻人反思为何要有浓烈的上岸思维了。

很多人骂明朝多昏君,包括崇祯,看似勤政,结果却越作越死,成了时代的加速师。其实昏君也只是一个幌子,清朝皇族家教算是成功的,几乎没出过一个昏君,最后也照样弄得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这是王朝的一种宿命……

在东亚社会,有无数人曾经历逼婚和逼生孩子之苦,这之中的道德绑架与裹挟,恰恰是现代文明最反感的东西,却也是儒家道德里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生育率的走低,很大程度上正是来自于这种文明的冲突。

去年10月7日以来,有许多分析都指出以色列和中国在种族灭绝和定居者殖民上互相借鉴“反恐”策略和监控技术,但甚少看到有关两者相似于强迫劳动和资本统治的讨论。本文将从左翼视角分析巴勒斯坦人和维吾尔人所受强迫劳动和资本剥削的结构异同。

一周故事: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政”,一些酒店从业者在旅界搭建的行业社群纷纷交流接下来如何应对。湖南酒店从业者A君担心的是,若没有涉外资质接待了外宾,到时候酒店不会被查处吗?他的理由是接待外宾需要去当地公安局领取涉外经营许可证,这几乎是每家酒店开业前的常识。

最近,“美国登月造假”又成了网络暴民的热点。为此中科协、《解放日报》、中国探月领域的核心专家欧阳自远院士,都纷纷出来辟谣。但令人惊讶的是,一向相信国家说啥都对的网络暴民,这时候连这些官方辟谣都不信了,上述专家,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网友“围攻”和讽刺,认为他们屁股也是歪的。

2023年,我在香港访学了三个月。去报到那天的座谈会上,我向一位同学介绍自己说:我叫徐凯,内地执业律师,我是来凑数的。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当时想要更多的个人时间和空间,理清自己来时的路。我后来才知道,这个座谈的主要缘由,就是欢迎我过去。

对外卖骑手来说,在用餐高峰走进华强北70层以上的摩天大楼,进入错综复杂的电梯迷宫,意味着订单将大量超时。一群五十来岁的阿姨接过送餐最后一棒,在午高峰爬几十层楼梯,收取两块钱一单的代送费。

一周视频:

5月16日,河南濮阳县城市综合执法局渣土办主任、濮阳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宋亚萍在一段视频中表示:目前社会上也有一些人对我们城管工作是有一些偏见和误解的。作为一名十几年的城管工作人员,在此我也想替我们城管人员发声。

5月21日,浙江温州乐清,一段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在质疑交警暴力执法之后,遭到该交警锁喉对待,同时被该交警逼问“还暴不暴?”该视频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关注,微博话题“#交警锁喉执法反问暴不暴”获得400余万阅读量。5月22日,奔流新闻发博称,根据其记者多方证实,视频中的交警是乐清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北白象交警中队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