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访谈是环球时报英文版做的,形式是邮件问答。成文地址可以点击这里,原记录如下:

1、是什么令您有感而发,写了那篇“微博上的记者”一文?

答:近年来的一些社会事件,微博上的讨论极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就发现微博上的话,真伪莫辨。关于微博纠错这个机制,我个人以为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什么样的信息可以被纠错。我认为是简单事实有被纠错的可能,而不是所有信息。一些价值判断、复杂事实,很难通过140字来搞什么纠错;第二个层面,纠错效果如何?我记得在好几个月前,有一位媒体人发过一条后来证伪的信息,他事后补发了一条信息道歉,并对前一条信息进行了删除。但我注意到,那条不实信息的转发数达到数千,而这条道歉信息转发数只有几十。换句话说,即使删除,不实信息也已经传播出去。微博上的一个重要传播机理是:传播的链条并不受博主自己控制。有时候,几个大号微博参与转发后,你这条微博信息的传播链条就会很长。但有时候,在没有大号的帮助下,传播链条会很短。

2、从您的文章中看来,微博之前的时代,除了那些在电视上的经常露脸的外,大部分传统媒体从业者,特别是纸媒的记者,不会得到多少的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相比起来,西方国家的传统媒体记者,是否在微博时代之前,也处在同样尴尬的境地呢?此外,您在文章中提到BBC记者跳槽引发BBC在推特上的粉丝损失6万一事,请问这名记者是因为推特而获得了巨大的关注,还是在微博时代之前,就已经家喻户晓?

答:媒体人,特别是纸媒记者,不受大众关注是很正常的。写文字的,不是靠脸吃饭的。常年跑新闻写报道,也很难有这个空闲静下心来好好写本书。杨继绳是新华社名记者了,但也是晚年的时候相对空闲,就多年采访所得,静下心来写书,才进入公众视野。纸媒记者重在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事实,人物访谈时的重点应该是人物,而不是自己。西方社会的名记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除非你搞出了非常石破惊天的东西,比如尼克松的水门事件。至于BBC那位记者,也是twitter出现后成名,而不是本身就是一个公众视野中的名人。

3、您觉得是微博造就了今天大批的“明星记者”,还是这些记者,本身就具备成为明星记者的素质和条件?

答:与前辈记者比较而言,当下的记者的确还有很多台下功夫要做。不过,话要说回来,资讯的发达,使得今天记者台下功夫怕是时间不够。对于今天记者而言,7×24小时待命不算夸张。公众对新闻的及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白天发生的事,当晚没看到报道,就要认为这个媒体不专业了。总体说来,记者的专业功夫还需提升——我这里所谓的专业功夫,不是指文字写作或采访技巧,而是你涉足某个领域,就得对这个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道理,对于记者这行,也是成立的。

4、您提到“粉丝多寡,和记者本人严谨与否,成反比关系”。那么在您看来,中国媒体界现在是否存在着一些媒体人,为了增加关注率,而故意发布不严谨的信息的行为呢?这种不严谨的信息通畅还有那些特点?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从一个更大的角度来说,是不是传统媒体的恶性竞争(标题党、抢新闻),在微博上的延续呢?
记者利用媒体资源发微博得到关注甚至成名,那么如果记者在微博上发表不实信息甚至诽谤重伤,是否也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报社是否受牵连?报纸如何约束其记者在微博上损坏媒体的形象?

答:媒体人是否有故意发布不实消息,这是阴谋论动机论,我觉得这个视角不好。别人的动机属于人内心里的东西,怎么判断?不过,这句话大致成立:媒体人有更强的表达欲与成名欲。微博上的不实信息随处可见,不能说是媒体或媒体人恶性竞争,这个提法不好。我更愿意说的是,发布信息工具的简易再加上媒体人的表达欲,造成了这个结构。简单和严谨是成反比的:越容易上手的东西,越容易产生不严谨。

5、从您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中国和海外传统媒体,在对于微博的理解和使用上,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这是为什么?而这种不同,是否反映了我们整个媒体行业的不成熟和不规范呢?

答:中西方在微博的使用和理解上出现不太一样的根本原因,在于媒体的体制不同,不是中国媒体就特别的不规范、不成熟。黄色新闻在国外一样大行其道。

6、有观点认为,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分裂和与对抗正在中国的微博上形成,有不少媒体,也先后投入了这种对抗。也有人认为这种对抗,是舆论对政府监督的一种体现。在您看来,您认为微博上所上演的,到底是由意识形态所主导的政治观点对抗,还是一种舆论的监督呢?而作为传统媒体,是应当投入其中,还是应当抽身出来,去审视和观察这一切呢?

答:微博上所表现出来的,是公众舆论的一种监督。媒体人应该参与其中,但需要冷静。而对于媒体,也应该如此。热情洋溢地参与其中,不等于把客观冷静淡定给丢了。故而,既非完全投入,也非完全抽身。一种古老智慧:中庸之道,在这里再一次得到体现:美德应该在两个极端中的合适位置。


Copyleft ©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
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浏览我收集的信息图 关注我的微博 访问我的分享

无觅猜您也喜欢:


微博上的记者


社会化媒体的社交网络之路


微博上的记者(外一章)


微博:媒体?社交网络?(续)

无觅

与本日志可能相关的文章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