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离我们不远
(2011-10-07)
早报导读 |
财经透视
伍治坚
如果这次金融危机再次发生,则是在2008年经济衰退之后的3年,实体经济比当时要脆弱很多,失业率也要高出很多,因此对普通老百姓的冲击会更大。
种种迹象表明,如果欧洲政府和中央银行再不采取果断的措施,世界经济很有可能再次跌入衰退的深渊。
很多人对2008年的金融风暴仍然记忆犹新,但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境况可能比2008年还要严重。主要原因有三:首先,2008年的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当时的美联储和联邦政府财政部为了应对危机,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比如在短时间内通过TARP(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以及联储的第一次量化宽松。这次的金融危机更多源于欧洲,而由于欧洲独特的政治体制,以及其央行对待危机不同的态度,很难像美国那样,在短时间内通过大规模的金融方案以稳定市场的信心。
其次,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全球各国央行纷纷降息,政府纷纷增加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作用,令全球经济在2009年迅速探底回升。 但就今天而言,大部分国家的利率已经处于零位或者接近零位,因此下调空间十分有限。同时,大部分政府都为过高的债务,而不得不紧缩开支或者增加税收,要这些政府再一次启动新一轮财政刺激几乎不太可能。因此,如果金融危机再袭,能够应对危机的政策工具已经少了很多。
最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时机在21世纪头10年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前10年发展的积累,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产生一定的缓和作用;如果这次金融危机再次发生,则是在2008年经济衰退之后的3年,实体经济比当时要脆弱很多,失业率也要高出很多,因此对普通老百姓的冲击会更大。
很多人觉得,发生在欧美的金融危机可能和自己关系不大,比如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依然高于欧美诸国,失业率仅为2%,房价也节节攀升,似乎天下太平。但经历过2008年危机的人们都会记得,当欧美经济陷入衰退的时候,海外订单可能会大幅缩水,各银行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海外雇员很可能由于失业,不得不回去他们的家乡,造成人去楼空的结果。因此即便经济危机由欧洲而起,但由于国际经济的相关性,新加坡几乎难以避免被波及。
那么这次危机的出路在哪里呢?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治理危机还是需要回到危机的源头,即欧洲。欧洲金融危机的着眼点在于意大利(而非希腊)。意大利政府的债券殖利率(yield rate)从月初的5%,慢慢上升到目前的5.6%。一般认为,如果意大利债券殖利率超过6%,意大利政府就有可能发生违约的风险。由于意大利政府的债务远大于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规模,意大利的违约将直接威胁欧元的生死存亡,到时候引发的金融海啸,绝对要远远超过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动荡。
目前看来,防止这一灾难性后果发生的策略大致有两条:一是财政手段,即EFSF(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通过欧元区所有国家按比例贡献的财政收入,来购买南欧诸国的债券;二是欧洲央行大规模购买南欧诸国债券,将这些问题债券移到央行的资产中,稳定市场信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