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9日,北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總書記胡錦濤发表重要讲话,虽对辛亥革命语多肯定,但无视中华民国的建立,还嫁接中國共產黨为孙中山的继承者。
胡錦濤强调,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國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胡錦濤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两岸人都是百年庆典现在进行时。在台湾,中华民国百年庆典主委是苏进强,1996年作家开会,我与他“同居”一个房间,今天找出他的名片:苏进强(履强)《新台湾》(New Taiwan)总编辑。实话实说,履强的小说相当优秀和独特。履强坦诚:“我就是李登辉的追随者。”这位台湾云林县褒忠乡人,后来还担任过台湾团结联盟黨秘书长、主席和《台湾时报》社长。
马英九为什么任命苏进强当主委呢?他的竞争对手蔡英文为我们解答了这个疑难。蔡英文关于“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说法,不只是蔡英文个人与民进黨在政治立场上的重大转变,也将成为影响台湾2012年大选结果的关键变量。当蔡英文公开抛出“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说法、不再把“中华民国”视为“流亡政府”、“外来政权”的时候,“中华民国”已不再是国民黨专属的“政治禁脔”;或许,在某个时点上,当蔡英文高高举起“中华民国”国旗、在民进黨的群众场合“中华民国”国旗飞扬时,马英九的“连任”大梦大概就宣告结束了。
中华民国的版图早就已经不是 “秋海棠”了,但是,变成了各取所需的“政治禁脔”。1949年以来,尽管中华民国在北京眼中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因为“中华民国”对于北京统一阵线的拉开,仍然具有利用价值,北京多少还容忍台湾 “中华民国”这块“番薯”。
孙中山先生历尽艰难,终于扳倒了腐败封闭的满清王朝,建立东亚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成功后的中华民国,至今100年,经历多少波折动乱,从军阀割据、日本侵略、二战到台海分裂,两岸在不同体制与意识形态下,各自经历不同的动荡、痛苦与成长。中华民国一路走来,仍然是反抗專制,逐渐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在中华文化圈里,建立起了深信民主、尊重人權、自由开放的价值理念。
“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理论是孙中山设计的政治路线图。1923年1月29日,孙中山于《申报》50周年纪念专刊上发表《中國革命史》一文,称:“从事革命者,于破坏敌人势力之外,不能不兼注意于国民建设能力之养成,此革命方略之所以必要也。余之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政时期。”。孙中山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會主義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國传统制度机构——监察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國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產主义派对中國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这,恐怕就是大陆自由派宪政推动者最感怀的民国百年“政治禁脔”。
明天(2011年10月10日)德新社的记者要来采访,电话里他嘱咐我穿典型中國服装,准备拍照刊登于德文日报。什么是民国服色呢?我还真的是第一次想这个问题。自古以来,服色往往就是王朝的一张脸面,有怎样的王朝,就有怎样的服色。晚清末尽头是民国。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为实践人们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的主张,政府废弃了千百年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的传统习惯及规制,仿效西方国家的服饰,颁布了《服制条例》,规定了男女礼服的式样,要求官吏士庶一律遵循。
但是,《服制条例》作为民众衣着的准则,该条例吸取民国初年所定条例不符社会实际的不足,只对男女礼服和公务人员制服作了规定,对于平时百姓所穿的便服,则不作具体规定。
民国初年,男人服装仍以中装,即长袍(长衫)和马褂为主。长袍与马褂多为圆领、窄袖,后来不少长袍是企领的。长袍为大襟,马褂是对襟。作为便服,颜色可以不拘。在初春或深秋,人们还喜欢在长袍外加一件马甲,代替马褂。
民国成立以后,清朝的服饰制度大部分被革除,20年代的女子流行穿着上衣下裙,上衣有衫、袄、背心;款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领、袖、襟、摆等处多镶滚花边,或加刺绣纹饰;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上衣下裙的女装后来一直流行,但裙式不断简化。旗袍本是满族女子喜爱的服装,20年代以后,汉族女子也开始穿着,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终于成为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中國女性的主要服装。旗袍的流行,原因有二:一是简洁;二是具有民国神韵。旗袍加上高跟皮鞋的衬托,最能体现出民国女性的优雅俊美。
2001年我的餐馆装修,让妻子回上海买一些能够代表中國的画,这位在大学里教德国人汉语的老师,从上海带回来几幅画,全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背景的优雅民国美女”。妻子说:“这最能体现中國特色!”
现代人寻找民国符号,往往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黄埔军校、商务印书馆、乡绅、军阀、买办、胡适、孙中山、长衫、旗袍、有轨电车、上海滩、百乐门等。海内华人海外华人承接了民国什么?
面对欧美的中國城,我第一次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中國城,建造成清末民初的样子,因为我们的祖辈离乡背井时,中國就是那个样子。
“秋海棠”中华民国,被我们这些海内华人海外华人各取所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肉,独自占有而不容别人分享,“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
(谢盛友, 2011年10月9日,德国班贝格)
作者:谢盛友
中国报道周刊, 2011-10-12.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中华民国不是秋海棠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历史长河.
欢迎大家投稿,点这里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 马英九胜选的十大启示 (19)
- 马英九胜在老谋深算 (0)
- 马英九应小心谢长廷的大“奥步” (0)
- 陈水扁其人 (0)
- 陈水扁——又一个兔死狗烹的可悲下场 (35)
- 阿扁一石击起千重浪 (0)
- 金门战役检讨 (24)
- 重读台湾的军事战略价值 (2)
- 这样的马英九——台湾“弃马保蓝”? (1)
- 走访台湾有感! (1)
- 谁使台湾越走越远? (2)
- 评陈水扁的“善意姿态” (0)
- 论台湾战争必胜 (13)
- 美国会抛弃台湾吗? (0)
- 真实的台湾很中国,很现代 (0)
- 民国百年土地资产 (0)
- 析《旧金山和约》与“台湾地位未定论” (0)
- 杠杆效应和链式反应 (0)
- 日台关系暗流涌动 (0)
- 既是同根生,待以同根情 (0)
- 我没有看见过有能力攻打台湾的大陆军队 (14)
- 我在台湾看禁书的故事 (1)
- 我在台湾体验文革 (0)
- 对台海局势的预测——两岸必将和平统一 (27)
- 大陆麻雀变凤凰,台湾还有多少机会? (1)
- 大陆和台湾:大舜号和八掌溪 (0)
- 大陆人与台湾人 (1)
- 大选在即——我向台湾进一言 (18)
- 吕秀莲岂是“深宫怨妇”? (0)
- 向浴火重生的国民党学习 (42)
- 向台湾人民致敬 (35)
- 台湾面对内外变局 (0)
- 台湾遮住美国的眼 (1)
- 台湾选民明天投票,中国“打扁”台选现变数 (0)
- 台湾选战——正在进行的游戏化政治实践 (10)
- 台湾经济的沉沦 (1)
- 台湾的战与和 (1)
- 台湾的今天,大陆的明天——台湾大选观感 (20)
- 台湾民选——七大谎言的破灭和三大启示的烛照 (65)
- 台湾民主在美国对撼 (0)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