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

这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是专为各级领导采写和编译的国际国内新闻。这些报道属于国家秘密,有多种秘密等级,只供相应级别的官员阅读,普通人看不到。

它叫“内参”,中国一种独特的新闻产品。

参考消息》——这份由新华社主办、目前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就曾经是一份内参。

北京宣武门西大街57号这座大院的记者编辑们,肩负着两项特殊使命——党的“耳目”和“喉舌”,这是新华社成立第一天就被赋予的使命。

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在江西瑞金成立,《参考消息》于同一天创刊。当时,红中社被赋予的任务和功能,是党的“耳目喉舌”。“喉舌”指的是,对外播发宣传共产党、苏区和红军的新闻,编印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耳目”则指编印供领导决策的内部参考消息。《参考消息》的名字,也是在那时出现的。

当时的《参考消息》主要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的电讯以及少量外文电讯,每期油印四五十份,为中央苏区和红军领导层判断形势、做出决策提供参考。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仍然沿袭过去的办法,继续编印出版《参考消息》,只是阅读范围稍有扩大,也不过两三千份。稍有扩大的原因是,领导层扩编,又要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对民主党派高层领导人不能不提供一定的外部信息,以取得政策上的共识。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参考消息》一直是仅供中共党政军领导干部参阅的秘密级内部刊物,”新华社参考资料编辑部原负责人张辛民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是专门为‘大读者’服务的。”

50年代:扩大到中层

进一步扩大《参考消息》的阅读范围,仍是毛泽东一直考虑的问题

1954年,张辛民从云南日报社调到新华社国际部《参考消息》编辑组,接替原任组长林克的工作。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交接工作时,林克特别向他强调的几个办刊原则,第一条就是情报观点。

张辛民执掌《参考消息》没多久,国际社会接连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先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全面否定了斯大林。接着,国际共运内部冲突加剧,社会主义阵营相继爆发波兰和匈牙利事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层以下的干部和群众对于外部世界知之甚少。长期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倒向苏联。媒体的宣传报道也只说社会主义国家光明的一面。那时,社会主义阵营出了大问题,毫无思想准备的广大党员和干部受到巨大冲击,都感到难以理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6年11月,中共中央八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倡议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12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中共中央关于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的通知》。《通知》说,为了使我们的同志避免“在观察时事问题时的片面性和思想僵化现象”,党中央认为“有必要使我们的干部,及时地知道我们的敌人的情况和敌人的观点,以及我们朋友的那些与我们有所不同的观点”。

毛泽东也多次在党内高级干部会议上阐释了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的好处,那就是要让干部群众“经风雨,见世面”,给大家“种牛痘”,增强“免疫力”。

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说,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跟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见面的政策是危险的政策。这一条我们跟苏联的做法不同。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

1957年3月1日,对于张辛民这些《参考消息》的老报人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这一天,《参考消息》由刊物改为报纸,一张4开4版的特殊报纸面世了。而且,发行范围大大放宽,从“高级的党内外领导干部”扩大到“县委委员以上或相当于他们的党内外干部”(简称副科长级干部)。

据最新发现的文件档案表明,1956年冬扩大订阅范围时还包括大学生,只是后来没能通过。在扩大发行的《通知》下发前一周,1956年12月11日,中宣部专门召开了一个范围较大的座谈会。会上,大家讨论了是否将订阅范围扩大到大学生的问题。除北京大学的负责人以外,参加座谈会的人绝大多数主张暂不把订阅范围扩大到大学生,以避免思想工作赶不上而发生的混乱现象。后来,“根据座谈会上大多数人的意见”,中宣部对《通知》草稿作了修正,没有提大学生可以阅读《参考消息》。

然而,进一步扩大《参考消息》的阅读范围,仍是毛泽东一直考虑的问题。1958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后的一次谈话中谈道:“要把《参考消息》的阅读范围扩大到全国的高等院校学生。让他们经常阅读《参考消息》,经常比较敌我两方的宣传。让他们知道世界是复杂的,每个问题都有对立面。这样才能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

1958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参考消息〉阅读范围的报告》。报告规定,凡高等院校的教职员和学生,中等学校的教职员,都可以阅读《参考消息》。

当时,《参考消息》编辑部收到“许多读者欢呼这一德政”的来信。新华社高级编辑卫广益从1957年到1978年一直参加编辑《参考消息》。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当时有一个大学生写信说:“中国的大学生有福气,天天能看《参考消息》。”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