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在交出这篇专栏稿件之后,事情又有了一些进展,而我自己,因为采访了一直研究空气问题的专家,也增加了不少知识和资讯。
1。杜少中和潘石屹在北京环保局检测中心见面了,杜少中还透过微博,邀请了不少关心这个问题的网友去参观。不过一提到地产商,学者也是咬牙切齿,因为工地越多,空气就会越差,这是没有办法的。
2。不少环保部门过去一直在做pm2.5的检测,包括北京环保局,还有很多科研机构,但是如果要统一公布,问题在于,测试仪器是否统一,操作人员的操作是否保证规范,学者还担心一点,地方的数据,如果成为一个硬指标,是否能够保持独立真实。
3。原来拿北京来说,pm2.5,只有去到密云,数值才会有所不同,在市区,不管哪个地方,没有区别。
4。说到尾气,油的质量非常重要,北京的油品质量,已经是全中国最好的了,和其他一些地方相差太大。
5。还是那句话,环保部从三年前就开始推动pm2.5的测量,学界更早,但是地方阻力很大,因为这和经济发展的理念,在很多人看来,是对立的。不过,不开始做,就不会有改变,学者回忆当年设定国标一,很多地方反对,甚至担心打击汽车行业,但是开始做了,汽车行业自己转变跟进,一些不做的城市,民众不满意了,于是政府也就跟着做了。所以,学者认为,北上广先公布pm2.5,会是比较符合国情的做法,也是他们在呼吁的。
6。二手烟会产生大量pm2.5微粒,在美帝使馆门口,用网友自备的机器测试,同事的二手烟飘过来,数值马上上升了二十多倍。嗯,二手烟呀,大家的肺呀。
字不准确,这是因为,空气质量这个问题,在现在,要故意隐瞒或者欺骗,已经是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如果换算的标准不同,或者公布的数值、检测的对象不同,肯定会损害公众知情权。北京市环保局的副局长杜少中,并没有回避微博上网友们的质疑,但他的回应是否能够消解公众的质疑? 北京空气之所以引发大家关注,是因为郑渊洁在微博上七问环保部门,以及潘石屹贴出美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潘石屹说,他接到官员的电话,让他不要添乱,理由很简单,因为大家的标准不同。当我采访杜少中的时候,他也一再强调标准不同,他说,如果在pm10的超标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时候,去谈pm2.5,显然不太合适。只是作为一名公众,我依然不太理解这些技术上的分别,我只能不断提出我的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何不直接公布pm2.5的监测数据?我也终于得到了我的答案,那就是,是否公布,不是北京市环保局说了算,他们一直以来都有检测pm2.5的数值,如果国家同意公布,他们马上可以做到。 一个其实很简单的问题,却变得很是复杂。首先因为有了美国大使馆的数据,争论变成一种民族主义情绪的对立,看看商业民族主义代表、《环球时报》的社论,就暗示“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媒体可能是为了迎合或者煽动读者情绪,但如果官员也带着这样的想法,就让我觉得很想不通。杜少中说,他们尝试联系美国大使馆,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数值和对方进行PK,得不到回应。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最权威的官方机构,即便对方同意PK,但是公众依然得不到这个数据,这难道就算是回应公众质疑了?就算证明美国大使馆的数据偏高,但是公众依然不知道中国的官方数据到底是多少,意义又在哪里?因为就算不偏高,也不代表没有超标。 很多人批评潘石屹,自己作为房地产商,没有做好工地扬尘的工作,却来质疑环保局的数据。他也被杜少中在微博里面公开反问,有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对于这一点,杜少中在和我说起来的时候,用了“将了一军”这个词来形容。我很好奇,难道潘石屹就不能用一个北京居民的身份来要求获得数据吗?杜少中的回答非常确定,“不能,因为他是公众人物,他是地产商。”而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只要看看给潘石屹微博留的评论。 我不想为地
广告一下:本周五,也就是11月18日,凤凰卫视中文台,晚上0720,走读大中华,更加详细的报道。
补充:在交出这篇专栏稿件之后,事情又有了一些进展,而我自己,因为采访了一直研究空气问题的专家,也增加了不少知识和资讯。 1。杜少中和潘石屹在北京环保局检测中心见面了,杜少中还透过微博,邀请了不少关心这个问题的网友去参观。不过一提到地产商,学者也是咬牙切齿,因为工地越多,空气就会越差,这是没有办法的。 2。不少环保部门过去一直在做pm2.5的检测,包括北京环保局,还有很多科研机构,但是如果要统一公布,问题在于,测试仪器是否统一,操作人员的操作是否保证规范,学者还担心一点,地方的数据,如果成为一个硬指标,是否能够保持独立真实。 3。原来拿北京来说,pm2.5,只有去到密云,数值才会有所不同,在市区,不管哪个地方,没有区别。 4。说到尾气,油的质量非常重要,北京的油品质量,已经是全中国最好的了,和其他一些地方相差太大。 5。还是那句话,环保部从三年前就开始推动pm2.5的测量,学界更早,但是地方阻力很大,因为这和经济发展的理念,在很多人看来,是对立的。不过,不开始做,就不会有改变,学者回忆当年设定国标一,很多地方反对,甚至担心打击汽车行业,但是开始做了,汽车行业自己转变跟进,一些不做的城市,民众不满意了,于是政府也就跟着做了。所以,学者认为,北上广先公布pm2.5,会是比较符合国情的做法,也是他们在呼吁的。 6。二手烟会产生大量pm2.5微粒,在美帝使馆门口,用网友自备的机器测试,同事的二手烟飘过来,数值马上上升了二十多倍。嗯,二手烟呀,大家的肺呀。 广告一下:本周五,也就是11月18日,凤凰卫视中文台,晚上0720,走读大中华,更加详细的报道。 南都周刊专栏 ——————- 如果不是因为微博上关于北京空气质量的问题谈论得如此热烈,我不会关心这个议题。这是因为,美国大使馆的空气质量预报,已经发布了不短的时间,而北京的空气质量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就算数值再差,总不能拒绝踏足这个城市,也没有办法避免呼吸这里的空气,当然环保部门每天也公布自己的数据,看过几次,就没有再关心,因为太专业,实在看不懂。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北京环保局的数
南都周刊专栏
——————-
如果不是因为微博上关于北京空气质量的问题谈论得如此热烈,我不会关心这个议题。这是因为,美国大使馆的空气质量预报,已经发布了不短的时间,而北京的空气质量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就算数值再差,总不能拒绝踏足这个城市,也没有办法避免呼吸这里的空气,当然环保部门每天也公布自己的数据,看过几次,就没有再关心,因为太专业,实在看不懂。
补充:在交出这篇专栏稿件之后,事情又有了一些进展,而我自己,因为采访了一直研究空气问题的专家,也增加了不少知识和资讯。 1。杜少中和潘石屹在北京环保局检测中心见面了,杜少中还透过微博,邀请了不少关心这个问题的网友去参观。不过一提到地产商,学者也是咬牙切齿,因为工地越多,空气就会越差,这是没有办法的。 2。不少环保部门过去一直在做pm2.5的检测,包括北京环保局,还有很多科研机构,但是如果要统一公布,问题在于,测试仪器是否统一,操作人员的操作是否保证规范,学者还担心一点,地方的数据,如果成为一个硬指标,是否能够保持独立真实。 3。原来拿北京来说,pm2.5,只有去到密云,数值才会有所不同,在市区,不管哪个地方,没有区别。 4。说到尾气,油的质量非常重要,北京的油品质量,已经是全中国最好的了,和其他一些地方相差太大。 5。还是那句话,环保部从三年前就开始推动pm2.5的测量,学界更早,但是地方阻力很大,因为这和经济发展的理念,在很多人看来,是对立的。不过,不开始做,就不会有改变,学者回忆当年设定国标一,很多地方反对,甚至担心打击汽车行业,但是开始做了,汽车行业自己转变跟进,一些不做的城市,民众不满意了,于是政府也就跟着做了。所以,学者认为,北上广先公布pm2.5,会是比较符合国情的做法,也是他们在呼吁的。 6。二手烟会产生大量pm2.5微粒,在美帝使馆门口,用网友自备的机器测试,同事的二手烟飘过来,数值马上上升了二十多倍。嗯,二手烟呀,大家的肺呀。 广告一下:本周五,也就是11月18日,凤凰卫视中文台,晚上0720,走读大中华,更加详细的报道。 南都周刊专栏 ——————- 如果不是因为微博上关于北京空气质量的问题谈论得如此热烈,我不会关心这个议题。这是因为,美国大使馆的空气质量预报,已经发布了不短的时间,而北京的空气质量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就算数值再差,总不能拒绝踏足这个城市,也没有办法避免呼吸这里的空气,当然环保部门每天也公布自己的数据,看过几次,就没有再关心,因为太专业,实在看不懂。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北京环保局的数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北京环保局的数字不准确,这是因为,空气质量这个问题,在现在,要故意隐瞒或者欺骗,已经是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如果换算的标准不同,或者公布的数值、检测的对象不同,肯定会损害公众知情权。北京市环保局的副局长杜少中,并没有回避微博上网友们的质疑,但他的回应是否能够消解公众的质疑?
北京空气之所以引发大家关注,是因为郑渊洁在微博上七问环保部门,以及潘石屹贴出美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潘石屹说,他接到官员的电话,让他不要添乱,理由很简单,因为大家的标准不同。当我采访杜少中的时候,他也一再强调标准不同,他说,如果在pm10的超标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时候,去谈pm2.5,显然不太合适。只是作为一名公众,我依然不太理解这些技术上的分别,我只能不断提出我的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何不直接公布pm2.5的监测数据?我也终于得到了我的答案,那就是,是否公布,不是北京市环保局说了算,他们一直以来都有检测pm2.5的数值,如果国家同意公布,他们马上可以做到。
一个其实很简单的问题,却变得很是复杂。首先因为有了美国大使馆的数据,争论变成一种民族主义情绪的对立,看看商业民族主义代表、《环球时报》的社论,就暗示“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媒体可能是为了迎合或者煽动读者情绪,但如果官员也带着这样的想法,就让我觉得很想不通。杜少中说,他们尝试联系美国大使馆,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数值和对方进行PK,得不到回应。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最权威的官方机构,即便对方同意PK,但是公众依然得不到这个数据,这难道就算是回应公众质疑了?就算证明美国大使馆的数据偏高,但是公众依然不知道中国的官方数据到底是多少,意义又在哪里?因为就算不偏高,也不代表没有超标。
字不准确,这是因为,空气质量这个问题,在现在,要故意隐瞒或者欺骗,已经是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如果换算的标准不同,或者公布的数值、检测的对象不同,肯定会损害公众知情权。北京市环保局的副局长杜少中,并没有回避微博上网友们的质疑,但他的回应是否能够消解公众的质疑? 北京空气之所以引发大家关注,是因为郑渊洁在微博上七问环保部门,以及潘石屹贴出美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潘石屹说,他接到官员的电话,让他不要添乱,理由很简单,因为大家的标准不同。当我采访杜少中的时候,他也一再强调标准不同,他说,如果在pm10的超标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时候,去谈pm2.5,显然不太合适。只是作为一名公众,我依然不太理解这些技术上的分别,我只能不断提出我的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何不直接公布pm2.5的监测数据?我也终于得到了我的答案,那就是,是否公布,不是北京市环保局说了算,他们一直以来都有检测pm2.5的数值,如果国家同意公布,他们马上可以做到。 一个其实很简单的问题,却变得很是复杂。首先因为有了美国大使馆的数据,争论变成一种民族主义情绪的对立,看看商业民族主义代表、《环球时报》的社论,就暗示“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媒体可能是为了迎合或者煽动读者情绪,但如果官员也带着这样的想法,就让我觉得很想不通。杜少中说,他们尝试联系美国大使馆,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数值和对方进行PK,得不到回应。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最权威的官方机构,即便对方同意PK,但是公众依然得不到这个数据,这难道就算是回应公众质疑了?就算证明美国大使馆的数据偏高,但是公众依然不知道中国的官方数据到底是多少,意义又在哪里?因为就算不偏高,也不代表没有超标。 很多人批评潘石屹,自己作为房地产商,没有做好工地扬尘的工作,却来质疑环保局的数据。他也被杜少中在微博里面公开反问,有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对于这一点,杜少中在和我说起来的时候,用了“将了一军”这个词来形容。我很好奇,难道潘石屹就不能用一个北京居民的身份来要求获得数据吗?杜少中的回答非常确定,“不能,因为他是公众人物,他是地产商。”而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只要看看给潘石屹微博留的评论。 我不想为地
很多人批评潘石屹,自己作为房地产商,没有做好工地扬尘的工作,却来质疑环保局的数据。他也被杜少中在微博里面公开反问,有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对于这一点,杜少中在和我说起来的时候,用了“将了一军”这个词来形容。我很好奇,难道潘石屹就不能用一个北京居民的身份来要求获得数据吗?杜少中的回答非常确定,“不能,因为他是公众人物,他是地产商。”而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只要看看给潘石屹微博留的评论。
我不想为地产商辩护,事实上,环保是每个人的事情,开车的更无法推卸责任,因为只要车子上道,就排放尾气,而尾气是pm2.5微粒的主要来源。众多的北京开工地盘,同样不能推卸环境污染的责任。但是所有这些,都和这次辩论的实质性问题没有冲突,很简单,大家要一个现在还看不到的数值,pm2.5到底多少,在过去这些年,和接下来的日子里面,这个数据有怎样的变化。要求公布一个数字,和大家必须从自己做起,为改善空气污染做努力,为何在一些人看来,变成了对立的事情?
杜少中承认,美国大使馆的数字走红,这是因为,对方能够用通俗的方法进行描述,发布的手段,页面的设计,都更加人性化。但如果打开环保局的网页,到底怎样的数字意味着应该减少户外活动,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应该避免上街,所有这些民众真正关心的实质性内容,都没有提供。
产商辩护,事实上,环保是每个人的事情,开车的更无法推卸责任,因为只要车子上道,就排放尾气,而尾气是pm2.5微粒的主要来源。众多的北京开工地盘,同样不能推卸环境污染的责任。但是所有这些,都和这次辩论的实质性问题没有冲突,很简单,大家要一个现在还看不到的数值,pm2.5到底多少,在过去这些年,和接下来的日子里面,这个数据有怎样的变化。要求公布一个数字,和大家必须从自己做起,为改善空气污染做努力,为何在一些人看来,变成了对立的事情? 杜少中承认,美国大使馆的数字走红,这是因为,对方能够用通俗的方法进行描述,发布的手段,页面的设计,都更加人性化。但如果打开环保局的网页,到底怎样的数字意味着应该减少户外活动,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应该避免上街,所有这些民众真正关心的实质性内容,都没有提供。 争论越激烈,对官员的回应批评得越多,显示公民意识在提升,而官员的及时回应,也反映出,至少有一些官员,意识到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人们在未来可能会看到一些改变,至少杜少中透露,会组织专家,来确定和空气质量对应的自我保护措施。虽然他挨骂,但是他也感谢公众,因为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阻力一直很大,而现在,因为公众的参与,事情可以做得快一些了。
争论越激烈,对官员的回应批评得越多,显示公民意识在提升,而官员的及时回应,也反映出,至少有一些官员,意识到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人们在未来可能会看到一些改变,至少杜少中透露,会组织专家,来确定和空气质量对应的自我保护措施。虽然他挨骂,但是他也感谢公众,因为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阻力一直很大,而现在,因为公众的参与,事情可以做得快一些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