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仁勇 | 评论(1) | 标签:农民

最近,甘肃省发布了针对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办法》规定,被征地80%以上农民视为完全失地农民,剩余土地上交村集体,转为城镇户口。

我还记得,以往农民要获得城镇户口,要么是通过读书考出去,要么是通过招工挤出去。其艰难程度超过了获得外国国籍。我们知道,有的姑娘会通过嫁给一位外国人,然后获得该国国籍的方式,达到曲线出国的目的。但这一招在中国的城乡壁垒面前完全行不通。农村姑娘嫁给城里小伙子,她的户口还是在农村。甚至他们的孩子都仍然是农村户口。现在,可以通过土地来换取户口了,这无论如何应该是一个进步。人家以色列是用土地换和平,咱中国农民用土地换城市户口,都算一大创意吧?

不过,为数不少的评论者对此不太看好,质疑这是为政府蚕食农民的土地埋下伏笔。素以中立、客观、冷静著称的网易“另一面”评论也为此做了一期专题,题目就很彪悍:土地换户口是陷阱不是馅饼,认为“户口只是诱饵,圈地才是目的。”担忧其结果可能辉导致农民“不但城里的社保保不住,失去土地后也无处为家。”这种担忧当然有道理,但应该指出,就算是“圈地”,相对于那些仅仅用几万块钱就把农民从土地上赶出去的做法,用户口换土地厚道多了。

今年国庆节期间去了一趟舅舅家。他家住在农村。10年前那还是一个热闹的小山村,现在人烟稀少,十家倒有七八家是大门紧锁。村外的田地大部分都荒着,偶有一两块地种着庄稼,野草比庄稼还长得茂盛。据我所知,这种现象在中国不少地区都存在。人都跑到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打工去了,也许进了一家血汗工厂,每个月争一千来块钱,可算来算去,都比呆在农村种庄稼划算。

至少在中国,土地用来种庄稼不划算,这几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常识。政府要用户口来换农民的土地,显然不是为了要在上面种庄稼。做什么呢?不外乎是两种可能。一是“种企业”,即搞工业园区。二是“种房子”,即搞房地产开发。这两种做法哪一种利润会更高,不太清楚,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不管哪一种做法,都比在上面种庄稼划算(土地一到政府或者企业家或者开发商手中,立即成倍地增值)。换言之,不管你在土地上种什么,都强过种庄稼。但是,为什么农民不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企业”和“种房子”呢?是农民特别傻,没有企业家、开发商聪明吗?当然不是。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权力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企业”和“种房子”。法律已经明明白白地规定了,农民的土地只能种庄稼,哪怕大家已经知道,这种做法只会导致亏钱的结果。农民没有办法,既然种庄稼不划算,那我就只好不种了,出去打工。

综上所述:农民对于土地没有自主权,导致了他们守着“金饭碗”过穷日子。怎么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呢?很简单,赋予农民对于土地的自主权。他想种庄稼就种庄稼,他想种房子就种房子,他想种企业就种企业。有人会说,如果中国所有的(或大部分)土地都拿去种企业或者种房子,我们将来吃什么?这种忧虑无异于杞人忧天,这种情形也永远不会出现。如果农民对于自己的土地有自主权,那么房价高的时候种房子,那么,等大米涨到10块钱一斤的时候,他自然会转身过来种庄稼了。最近几年,粮食价格有一定程度上涨,不是有很多农民工回家重新种田了?

因此,能不能用户口换土地,并不是问题的实质,关键在于双方要自愿。户口换土地,就是一场发生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交易。如果农民不同意这种交易,这种交易就不应该发生。否则政府就违法了。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只要政府想要农民的土地,还很少有不能得逞的时候。为什么呢?还是那句话:农民对于土地没有自主权。如果有自主权,农民对于自己的土地如何处置,不须外人置啄。如果没有自主权,那么土地是在农民手中还是在政府手中,相差真的不是很大。

何仁勇的最新更新:

送校车不如送公务员 / 2011-12-06 22:23 / 评论数(2)何处安放打工子弟的梦想? / 2011-11-22 22:57 / 评论数(2)怎样让申纪兰们敢投反对票 / 2011-11-16 12:33 / 评论数(3)孔乙己之公知版 / 2011-11-09 22:31 / 评论数(1)治安联防队应转型保安联防队 / 2011-11-09 22:22 / 评论数(1)

美国私立高中搜索引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