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改革风”
(2012-03-12)
|
● 韩咏红
中国早点-京城偶寄
本次中国全国“两会”召开前,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发表了《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等一系列疾呼推进改革的文章,大有为改革重振旗鼓的气势。到了“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也阐述了当前的改革需要,明列今年的改革重点任务。
正如学者受访时的分析,本届政府要在任期最后一年里,以最大力量推进改革,这个信号表达得很清楚。
迄今“两会”已进入第9天,官场大员、众多代表委员对改革的态度如何,推进改革是否再次成为体制内共识?从各家的公开讲话中,外界已能看到答案。
沿海的广东省再次将自己展现为站在中国改革前沿的桥头堡、排头兵。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表明,他要延续中国改革开放初年的道路,打造有限权力的政府,支持民意经济。这个立场从他公开指出解决利益格局“要从执政的党和政府头上开刀”,广东要做“放权的试点”,以及省长朱小丹对人大广东代表团发言时所说的:“革命革到自己的头上”,清晰可见。
广东是从减少政府的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行政管理事权,以及把一些社会管理职能转交社会组织承担,所谓的“减、放、转”三个方法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履新三个月,与汪洋同样有浓厚共青团背景的朱小丹之后也在记者会上宣布,在这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之后,广东将推进政府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改革。
姿态上并不高调,但务实而社会极有活力的浙江省则从现实需要出发,大呼加速推进金融改革。从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夏宝龙到多名代表,几乎众口一词要求放活民间资本,“尽快启动实施温州金融改革试点”。
浙江去年陷入民间借贷断裂的危机,该省代表对金融体制的缺陷有切身之痛。有代表就痛批当前的金融环境是“资本剥削”,疾呼打破金融垄断,鼓励民营银行发展,让民间借贷“阳光化”。
不过,如果要说大力推进改革已成为一致共识,又似乎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更准确地说,以政府限权、推进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改革没有成为“两会”最强音。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